【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新能源充电控制导引电路是根据充电需求和条件,对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保护,用于控制和引导新能源电池充电的电路,目的实现高效、安全和稳定的充电。因此实现对充电控制导引的有效控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及用电装置,能够实现对充电控制导引进行有效的控制。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唤醒模块、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唤醒模块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以及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用于与充电设备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接口连接,唤醒模块用于唤醒控制器;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以及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且充电控制导引模块与接地端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被唤醒后控制充电控制导引模块的状态。
3、控制器的第三端与车辆的第二连接确认接口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二节点通过第八电阻连接参考地,且第二节点通过第九电阻接入第一电源,车辆的第二连接确认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二充电连接确认接口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电压,确定车辆的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的充电标准。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设置有控制器、唤醒模块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其中,唤醒模块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以及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唤醒模块用于唤醒控制器,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接口连通后,充电设备
5、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和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以及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还连接接地端。
6、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
7、控制器在确定车辆所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不同的充电标准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具体的,在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控制器可控制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且控制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这样可使用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进行充电控制和/或检测;在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控制器可控制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且控制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这样可使用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进行充电控制和/或检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保证控制器能够基于不同的充电控制导引模块进行充电控制和/或检测,使车辆充电时兼顾不同的充电标准,提升车辆充电的普适性。
8、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唤醒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
9、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与充电设备的第一充电连接确认接口正常连通后,第二电阻的分压传输至控制器,从而实现唤醒控制器,确保控制器处于工作状态,能够实现对充电控制导引模块的有效控制。
10、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多个支路,支路与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控制器的第二端以及接地端连接,各个支路均包括开关。
11、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多个支路,且每个支路都包括开关,这样每个支路都可以单独控制,如此一来,部分支路可作为与第一充电标准匹配的支路,部分支路可作为与第二充电标准匹配的支路。可理解的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部分支路即可作为与第一充电标准匹配的支路,又可作为与第二充电标准匹配的支路,即,不矛盾的情况下,部分支路可被两种甚至更多种标准共用。
12、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开关,第二支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二开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第四电阻和第二开关串联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
1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状态,从而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节点的电位产生变化,进而在基于第一充电标准充电时能够实现不同状态的控制和/或检测。
14、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
15、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处于用于进行充电检测的初始状态,即第一开关闭合并且第二开关断开。进而,控制器可以按照第一充电保准的充电流程对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中的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实现充电检测。
16、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于第一节点和接地端之间,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五电阻和第三开关,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第六电阻和第四开关,第五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七电阻和第五开关,第一节点包括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和控制器的第二端的连接节点。
1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的状态,从而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节点的电位产生变化,进而在基于第二充电标准充电时能够实现不同状态的控制和/或检测。
18、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第二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第三开关闭合,且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
19、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在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处于用于进行充电检测的初始状态,即第三开关闭合并且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断开。进而,控制器可以按照第二充电保准的充电流程对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中的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实现充电检测。
20、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信号采样电路。
21、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唤醒模块、充电控制导引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和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在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多个支路,所述支路与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接地端连接,各个所述支路均包括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且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于第一节点和所述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五电阻和第三开关,所述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第六电阻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五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七电阻和第五开关,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的连接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第二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断开。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唤醒模块、充电控制导引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和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一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在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的充电设备符合第二充电标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充电控制导引模块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多个支路,所述支路与所述车辆的第一连接确认接口、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接地端连接,各个所述支路均包括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控制导引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廷廷,叶伏明,陈伟杰,王兴昌,李前邓,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