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悬置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974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悬置和车辆,所述电机悬置,包括:外骨架,外骨架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构造为朝下敞开;内芯,内芯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内芯外形成有橡胶体,橡胶体包括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第一限位支撑部位于内芯与外骨架之间,第二限位支撑部位于内芯的底部;内芯构造为多边形块状,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内芯的多边形的安装腔。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悬置,通过使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形成多边形的安装腔,即可通过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的多个侧面共同承受外部剪切力,以减小外部剪切力对橡胶体的影响,可提升橡胶体的疲劳耐久性和隔振性能,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悬置和具有该电机悬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动力总成通过电机悬置与车架相连而形成的系统,动力总成自身的振动与路面激振力经由电机悬置向车架传递,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用于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向车架传递,并提升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及nvh(noi 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粗糙度)性能。具有良好隔振性能的悬置系统,不仅能够降低振动和噪声向车架底盘的传递、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还可对发动机动力总成进行保护。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向车架的传递,是汽车整车减振、降噪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电机悬置中常用的橡胶体结构为圆形,受外部剪切力的影响较大,耐久特性差,导致车辆的nvh特性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悬置,所述电机悬置通过使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的多个侧面共同承受外部剪切力,以减小外部剪切力对橡胶体的影响,进而可提升橡胶体的疲劳耐久性和隔振性能,提升整车的nvh性能,以及,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可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悬置,包括:外骨架,所述外骨架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构造为朝下敞开;内芯,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内芯外形成有橡胶体,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位于所述内芯与所述外骨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位于所述内芯的底部;所述内芯构造为多边形块状,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内芯的多边形的安装腔。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悬置,通过使外骨架形成安装空间以对内芯进行安装,使内芯外形成橡胶体,橡胶体包括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通过使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形成多边形状的安装腔,即可通过第一限位支撑部和第二限位支撑部的多个侧面共同承受外部剪切力,以减小外部剪切力对橡胶体的影响,进而可提升橡胶体的疲劳耐久性和隔振性能,提升整车的nvh性能,以及,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可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构造为三角形块状,且所述内芯包括一个内芯底面和两个内芯外侧面;所述安装腔构造为三角形腔,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内的两个侧支撑面,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内的一个下支撑面,所述内芯底面支撑于所述下支撑面,两个所述内芯外侧面与两个所述侧支撑面正对分布。

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包括两个形成有所述侧支撑面的侧支撑部,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顶部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底部间隔开且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的两侧边沿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内芯的顶部形成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弧形配合面支撑配合。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外骨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间隔开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顶板朝下延伸且相对分布以与所述顶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两个所述侧板均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位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且朝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翻边设有用于与车架相连的连接部。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内形成有主安装孔和辅助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孔与所述辅助安装孔沿z向间隔开分布,且所述主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辅助安装孔的孔径。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的底部形成有至少部分朝下凸出的安装柱,所述主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安装柱内;和/或,所述辅助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内芯的顶部。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内还形成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安装孔和所述辅助安装孔的连线的两侧。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悬置,所述橡胶体的顶部两侧形成有相对分布的顶部翻边,两个所述顶部翻边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外骨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顶部翻边相连。

1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动力总成、车架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与所述动力总成相连,所述外骨架与所述车架相连。

14、所述车辆和上述的电机悬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构造为三角形块状,且所述内芯包括一个内芯底面和两个内芯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包括两个形成有所述侧支撑面的侧支撑部,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顶部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底部间隔开且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的两侧边沿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内芯的顶部形成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弧形配合面支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间隔开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顶板朝下延伸且相对分布以与所述顶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位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且朝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翻边设有用于与车架相连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内形成有主安装孔和辅助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孔与所述辅助安装孔沿Z向间隔开分布,且所述主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辅助安装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底部形成有至少部分朝下凸出的安装柱,所述主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安装柱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内还形成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安装孔和所述辅助安装孔的连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的顶部两侧形成有相对分布的顶部翻边,两个所述顶部翻边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外骨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顶部翻边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车架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悬置,所述内芯与所述动力总成相连,所述外骨架与所述车架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构造为三角形块状,且所述内芯包括一个内芯底面和两个内芯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撑部包括两个形成有所述侧支撑面的侧支撑部,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顶部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底部间隔开且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支撑部的两侧边沿相连,两个所述侧支撑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内芯的顶部形成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弧形配合面支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间隔开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顶板朝下延伸且相对分布以与所述顶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悬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均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位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且朝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钊孙伟谷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