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载监控,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传输作为一种现代常用的能量输送技术,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为防止电能接收部件过载,造成电能接收部件发生损伤,此时便需要用到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对传输电能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从而防止负载监控装置发生损伤,而现有的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因其缺少防护辅助部件,当冲击力传导至负载监控装置的内部时,无法防止装置内部的部件受损,进而影响负载监控装置的使用体验。
2、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添加了防护辅助部件,当冲击力传导至负载监控装置的内部时,可防止装置内部的部件受冲击影响发生硬性碰撞,进而提升负载监控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壳和遮挡盖,所述固定壳的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遮挡盖;
3、所述固定壳的外表面包裹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包裹连接有遮挡壳;
4、所述遮挡盖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
5、优选的,所述遮挡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十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外表贯穿开设有螺纹固定孔。
6、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背面贯穿安装有八组插入接口,且插入接口的尾端延伸至遮挡壳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电流检测器。
8、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电压检测
9、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缓冲层和遮挡壳的外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换气孔,且换气孔位于固定栓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背面贯穿安装有电源连接线,且电源连接线的尾端延伸至遮挡壳的外侧,所述电源连接线的尾端安装有电源插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缓冲层和遮挡壳,遮挡壳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当冲击力传导至遮挡壳的内部时,遮挡壳对固定壳提供遮挡,并将冲击力传导至缓冲层的内部,缓冲层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当冲击力传导至缓冲层的内部时,缓冲层发生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吸收,进而提升固定壳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包括固定壳(1)和遮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遮挡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壳(4)的外表面安装有十组固定栓(6),所述固定栓(6)的外表贯穿开设有螺纹固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背面贯穿安装有八组插入接口(8),且插入接口(8)的尾端延伸至遮挡壳(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电流检测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电压检测器(10),且电压检测器(10)位于电流检测器(9)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缓冲层(3)和遮挡壳(4)的外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换气孔(11),且换气孔(11)位于固定栓(6)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包括固定壳(1)和遮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遮挡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壳(4)的外表面安装有十组固定栓(6),所述固定栓(6)的外表贯穿开设有螺纹固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背面贯穿安装有八组插入接口(8),且插入接口(8)的尾端延伸至遮挡壳(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传输用负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安装有四组电流检测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翠兰,熊昌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众信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