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2777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至少一个反射板;散热组件具有隔膜、间隔部及压电驱动的致动器,致动器、间隔部及隔膜之间形成激励腔,在隔膜的与激励腔相对的区域至少贯穿有一个连通激励腔的孔部,隔膜背离致动器的一侧间隔设有反射板,使反射板与隔膜之间形成导流腔,反射板靠近孔部的一侧设有与孔部相对设置的反射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反射面,以使得由孔部喷出的气流与反射面碰触后发生流向偏转而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喷出,热源侧向设置于散热装置的喷流方向上,从而实现了侧向出流和定向散热,契合终端产品的薄型化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将以压电换能器作为致动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1490419b声明的一种压电泵、公开号为cn102597520b声明的一种流体泵、公开号为cn101542122b声明的一种压电微型鼓风机,设置于终端产品的内部空间被认为能够产生较大的热收益。

2、然而,一方面,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能量传递和利用效率低,难以输出更大流量;另一方面上述气体发生装置是以气体作为换热散热媒介,通常将热源正对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设置,以使得由气体发生装置喷出的气流直接冲击热源表面,提高换热散热效率。

3、但由于上述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出气口均位于厚度方向所在侧,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与热源在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导致整体厚度增大,不利于终端产品的薄型化而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具有更大流量输出的同时,还具备侧向喷流的功能。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至少一个反射板;

3、所述散热组件具有隔膜、间隔部及压电驱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第一主面或/和第二主面接合有所述间隔部,所述间隔部靠近致动器的一端端部与致动器接合,所述隔膜固定连接在所述间隔部背离致动器的一端,使致动器、间隔部及隔膜之间形成激励腔,在所述隔膜的与激励腔相对的区域至少贯穿有一个连通激励腔的孔部;

4、所述致动器用于促使隔膜产生振动,所述孔部布置于隔膜振动的波腹位置或波腹位置的邻近区域;

5、所述隔膜背离致动器的一侧间隔设有所述反射板,使所述反射板与隔膜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反射板靠近孔部的一侧设有与孔部相对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在隔膜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孔部,所述孔部的轴线与所述反射面呈夹角α布置,以使得由孔部喷出的气体射流与所述反射面碰触后发生流向偏转而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喷出,夹角α为锐角。

6、进一步地,在所述反射板的与孔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部,所述反射部靠近孔部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反射面。

7、反射面的配置方案一,所述反射面为一个,一个所述反射面在隔膜上的投影覆盖所有的孔部。

8、反射面的配置方案二,所述反射面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面在隔膜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所述孔部中的至少一个。

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反射面所碰触的气流发生流向偏转后的喷出方向相同,均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喷出。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反射面中在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的反射面为上游反射面,在第一方向的下游侧的反射面为下游反射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投影面内,上游反射面的正投影与下游反射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1、所述下游反射面所碰触的气流发生流向偏转后均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喷出;

12、所述上游反射面被偏置,而使所碰触的气流发生流向偏转后均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的近似第一方向喷出,所述第一方向与近似第一方向之间夹角β为30°-45°。

13、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还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的挡板部,所述挡板部用于使得由上游反射面喷出的气体射流与所述挡板部碰触后发生流向朝第一方向偏转。

14、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部有两个,两个挡板部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向流道,所有反射面均被布置于定向流道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部与反射板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致动器在电信号的激励下振动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以促使隔膜产生至少具有两个波腹的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所述隔膜振动的至少两个波腹位置或波腹位置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孔部。

17、进一步地,所述致动器在外部激励下产生振动,同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从而促使隔膜产生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合围成激励腔的隔膜振动的每一个波腹位置或波腹位置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孔部。

18、进一步地,所述高阶次共振模式的范围为二阶次共振模式至九阶次共振模式。

19、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为30°~70°。

20、进一步地,所述隔膜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或由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构成。

21、进一步地,所述致动器包括基板和压电片,所述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接合有至少一个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与基板接合形成致动器,所述压电片在电信号的激励下,促使致动器发生振动;

22、所述间隔部与致动器围成背离致动器的一端具有开口的槽部;所述隔膜固定连接在所述间隔部背离致动器的一端,并封盖槽部的开口,使致动器、槽部及隔膜之间形成激励腔。

23、致动器的安装方案一,还包括壳板和具有弹性的连接部,所述壳板围住所述致动器的周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壳板连接,另一端与致动器连接,所述反射板与所述隔膜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壳板。

24、进一步地,所述壳板隔着间隙的围住所述致动器的周围,所述连接部位于间隙内。

25、进一步地,所述隔膜与所述反射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壳板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正对所述孔部设置有过流孔。

26、致动器的安装方案二,所述致动器朝向所述反射板的一侧表面凸出有至少一个位于间隔部外侧的连接凸台;

27、所述反射板与所述连接凸台相对的区域具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形成有弹性支撑部,所述连接凸台和与其相对的弹性支撑部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凸台具有弹性,所述连接凸台与反射板靠近致动器的一侧固定连接。

28、进一步地,所述隔膜与所述反射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连接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正对所述孔部设置有过流孔。

29、致动器的安装方案三,还包括外圈和支承部,所述外圈围住所述致动器的周围,且在沿着所述致动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突出于所述致动器的高度;

30、所述支承部包含悬臂部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接合在所述致动器振动的波节位置,所述保持部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第一主面,所述悬臂部的一端与所述保持部的背离所述致动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圈的背离所述反射板的一侧接合,所述外圈朝向反射板的一侧与所述反射板固定连接。

31、进一步地,所述隔膜与所述反射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正对所述孔部设置有过流孔。

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3、1)、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反射面,并将孔部的轴线与反射面呈夹角α布置,以使得由孔部喷出的气流与反射面碰触后发生流向偏转而朝向导流腔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喷出,热源侧向设置于散热装置的喷流方向上,从而实现了侧向出流和定向散热,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发生装置与热源沿厚度方向堆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组件和至少一个反射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板(3)的与孔部(11)相对的区域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3)的反射部(31),所述反射部(31)靠近孔部(11)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反射面(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11)为一个,一个所述反射面(311)在隔膜(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有的孔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11)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面(311)在隔膜(1)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所述孔部(11)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面(311)所碰触的气流发生流向偏转后的喷出方向相同,均朝向导流腔(6)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F)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面(311)中在第一方向(F)的上游侧的反射面(311)为上游反射面(311),在第一方向(F)的下游侧的反射面(311)为下游反射面(311b),在垂直于第一方向(F)的投影面内,上游反射面(311)的正投影与下游反射面(311b)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3)还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3)的挡板部(32),所述挡板部(32)用于使得由上游反射面(311)喷出的气体射流与所述挡板部(32)碰触后发生流向朝第一方向(F)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32)有两个,两个挡板部(32)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F)延伸的定向流道(7),所有反射面(311)均被布置于定向流道(7)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31)与反射板(3)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在电信号的激励下振动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1),以促使隔膜(1)产生至少具有两个波腹的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所述隔膜(1)振动的至少两个波腹位置(1-1)或波腹位置(1-1)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孔部(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在外部激励下产生振动,同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1),从而促使隔膜(1)产生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合围成激励腔(5)的隔膜(1)振动的每一个波腹位置(1-1)或波腹位置(1-1)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孔部(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阶次共振模式的范围为二阶次共振模式至九阶次共振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30°~70°。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或由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包括基板(41)和压电片(42),所述基板(41)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接合有至少一个压电片(42),所述压电片(42)与基板(41)接合形成致动器(4),所述压电片(42)在电信号的激励下,促使致动器(4)发生振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板(8)和具有弹性的连接部(81),所述壳板(8)围住所述致动器(4)的周围,所述连接部(81)的一端与壳板(8)连接,另一端与致动器(4)连接,所述反射板(3)与所述隔膜(1)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壳板(8)。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板(8)隔着间隙(82)的围住所述致动器(4)的周围,所述连接部(81)位于间隙(82)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与所述反射板(3)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61),所述分隔板(61)与所述壳板(8)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61)上正对所述孔部(11)设置有过流孔(61-1)。

19.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朝向所述反射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组件和至少一个反射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板(3)的与孔部(11)相对的区域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3)的反射部(31),所述反射部(31)靠近孔部(11)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反射面(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11)为一个,一个所述反射面(311)在隔膜(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有的孔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11)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面(311)在隔膜(1)上的正投影分别覆盖所述孔部(11)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面(311)所碰触的气流发生流向偏转后的喷出方向相同,均朝向导流腔(6)的外周侧的第一方向(f)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面(311)中在第一方向(f)的上游侧的反射面(311)为上游反射面(311),在第一方向(f)的下游侧的反射面(311)为下游反射面(311b),在垂直于第一方向(f)的投影面内,上游反射面(311)的正投影与下游反射面(311b)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3)还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反射板(3)的挡板部(32),所述挡板部(32)用于使得由上游反射面(311)喷出的气体射流与所述挡板部(32)碰触后发生流向朝第一方向(f)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32)有两个,两个挡板部(32)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f)延伸的定向流道(7),所有反射面(311)均被布置于定向流道(7)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31)与反射板(3)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在电信号的激励下振动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1),以促使隔膜(1)产生至少具有两个波腹的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所述隔膜(1)振动的至少两个波腹位置(1-1)或波腹位置(1-1)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孔部(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反射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在外部激励下产生振动,同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隔膜(1),从而促使隔膜(1)产生高阶次共振模式的振动,在合围成激励腔(5)的隔膜(1)振动的每一个波腹位置(1-1)或波腹位置(1-1)的邻近区域分别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