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致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致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245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9
一种致动器装置,包含底座单元、滑座单元、泄压单元及驱动单元。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座本体、第一端座组及第二端座组,所述第一端座组具有通气孔、第一注油孔及第一注油嘴。所述滑座单元包括滑台、螺帽座及接孔,所述接孔连通至所述滑台与所述底座单元之间。所述泄压单元能由所述容置空间朝所述底座单元外部产生单向泄气。利用所述第一端座组的第一注油孔及所述第一注油嘴能对所述滑座单元供油,且当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滑座单元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位移时会产生牵引气流,通过所述泄压单元可以调控所述底座单元内部压力状态,达到防止泄漏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致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致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1、jp6025625专利案揭露关于致动器装置中,增加除湿单元来减少内部湿度。

2、另外,jp5968732专利案揭示关于致动器容易组装和拆卸,并且能够提高防尘防水性能。其一个外壳主体和一个前托架之间夹有一个前盖密封件,该外壳主体和一个后盖之间夹有一个后盖密封件。

3、因此,能够可靠的防止异物进入,水滴、灰尘不会在该外体主体的两端面进入一个壳体,能够提高致动器的防尘防水性能。由于该前托架设置有一个第一杆密封件和一个第二杆密封件,该第一杆密封件安装在该壳体的外部,该第二杆密封件安装在该壳体的内部。因此,即使异物、水滴等从该第一杆密封件和相对的一杆之间的间隙进入,该第二杆密封件也能防止异物、水滴等进入该壳体。此外,在该第一杆密封件的内周面的后端侧设置有一个软质擦拭器,该第一杆密封件被该软质擦拭器擦拭。异物、水滴等可以被捕获在该第一杆密封件和该第二杆密封件之间。该第一杆密封件和该第二杆密封件可防止该壳体内部产生的诸如油脂和磨损粉末的异物从该壳体的内部流出到外部。

4、但是上述专利案件并没有针对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防水性进行设计。就以jp5968732专利案而言,因为当一个螺杆驱动且带引一个滑台移位时,此时在该外壳主体内部会产生气流,这些气流会导致该外壳主体无法真正气密,无法产生较佳的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防水性的致动器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包含底座单元、滑座单元、泄压单元及驱动单元。所述底座单元沿长轴向延伸,并包括界定出容置空间的底座本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端座组,以及沿所述长轴向相反于所述第一端座组且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二端座组,所述第一端座组具有由外部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的通气孔、第一注油孔,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注油孔且伸设至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注油嘴。所述滑座单元能沿所述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底座单元,并包括滑台、连接于所述滑台的螺帽座,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一注油嘴的接孔,所述接孔连通至所述滑台与所述底座单元之间。所述泄压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座组的通气孔,并能由所述容置空间朝所述底座单元外部产生单向泄气。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底座单元,并能带动所述滑座单元沿所述长轴向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位移。

3、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一端座组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注油座,以及相反于所述底座本体固定于所述注油座一侧的泄气座,所述通气孔具有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第一孔段,以及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一注油嘴设置于所述注油座。

4、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反于所述注油座且设置于所述泄气座一侧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带动且螺合于所述螺帽座的导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螺杆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具有连接于所述滑台的内侧端部、一相反于所述内侧端部且伸设于所述第二端座组外部的外侧端部,以及由所述内侧端部延伸至所述外侧端部的内孔,所述导螺杆具有穿设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所述第一孔段与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段、相反于所述连接段的末段,以及安装于所述末段且能沿所述内孔滑动的滑动环。

5、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座组的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对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第二端座组之间供油。

6、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二端座组具有主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座体的端盖,所述主座体与所述端盖共同界定出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相邻于所述外套管。

7、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滑座单元还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滑台的滚珠循环器、两个安装于所述滚珠循环器中的滚珠组,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台的导油座,所述接孔设置于所述导油座,所述导油座还具有连通所述接孔与所述滚珠循环器的导油槽。

8、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泄压单元具有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单向膜片,所述单向膜片允许由所述容置空间朝所述底座单元外部产生单向泄气。

9、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泄压单元的单向膜片为高分子薄膜材料。

10、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装置,所述泄压单元的单向膜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滑座单元趋近所述第一端座组时,利用所述第一端座组的第一注油孔及所述第一注油嘴能对所述滑座单元供油,且所述滑座单元相对于所述底座单元位移时所产生的牵引气流,会通过所述泄压单元朝外排出,可以调控所述底座单元内部压力状态,达到较佳的防水、防尘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装置,包含底座单元、滑座单元、泄压单元及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一端座组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注油座,以及相反于所述底座本体固定于所述注油座一侧的泄气座,所述通气孔具有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第一孔段,以及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一注油嘴设置于所述注油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反于所述注油座且设置于所述泄气座一侧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带动且螺合于所述螺帽座的导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螺杆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具有连接于所述滑台的内侧端部、一相反于所述内侧端部且伸设于所述第二端座组外部的外侧端部,以及由所述内侧端部延伸至所述外侧端部的内孔,所述导螺杆具有穿设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所述第一孔段与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段、相反于所述连接段的末段,以及安装于所述末段且能沿所述内孔滑动的滑动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座组的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对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第二端座组之间供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二端座组具有主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座体的端盖,所述主座体与所述端盖共同界定出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相邻于所述外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单元还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滑台的滚珠循环器、两个安装于所述滚珠循环器中的滚珠组,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台的导油座,所述接孔设置于所述导油座,所述导油座还具有连通所述接孔与所述滚珠循环器的导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单元具有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内部的单向膜片,所述单向膜片允许由所述容置空间朝所述底座单元外部产生单向泄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单元的单向膜片为高分子薄膜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单元的单向膜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装置,包含底座单元、滑座单元、泄压单元及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一端座组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注油座,以及相反于所述底座本体固定于所述注油座一侧的泄气座,所述通气孔具有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第一孔段,以及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一注油嘴设置于所述注油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反于所述注油座且设置于所述泄气座一侧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带动且螺合于所述螺帽座的导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螺杆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具有连接于所述滑台的内侧端部、一相反于所述内侧端部且伸设于所述第二端座组外部的外侧端部,以及由所述内侧端部延伸至所述外侧端部的内孔,所述导螺杆具有穿设设置于所述泄气座的所述第一孔段与设置于所述注油座的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段、相反于所述连接段的末段,以及安装于所述末段且能沿所述内孔滑动的滑动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坤成苏明淇
申请(专利权)人:东佑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