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凝汽器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排汽管道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排汽管道是连接直接空冷凝汽器和汽轮机排汽口的管道,主要作用是将汽轮机的乏汽输送到空冷凝汽器内进行冷凝;管道直径一般在dn1000以上,长度在10m~30m之间不等,中间设置有弯头,三通、膨胀节,支吊架等管道附件。
2、目前该管道的设计压力一般为0.1mpa(g),管道现场焊接组装,焊接后对环纵焊缝进行20%无损检测,焊接完成后整体和空冷器一起进行气密性试验,无泄漏即证明管道安装验收合格。但随着市场的需求,特别欧洲以及俄罗斯市场,整个直接空冷凝汽系统设计压力逐步抬高至0.35mpag,排汽管道设计步入压力管道范畴,且现场组装后不仅仅要求气密性试验,还要求进行现场气压试验。
3、目前排汽管道的布置结构为,一端连接空冷凝汽器入口,一端连接汽轮机的排汽口,现场无论是气压试验还是气密性试验都必须从汽轮机排汽口端对排汽管道做临时切断然后封堵。由于结构的原因汽轮机排汽口往往无法实现封堵,所以一般只能取中间管道某一处进行切断然后焊接临时盲板才能实现气密性试验或者气压试验,但这样会有如下几点缺陷:
4、(1)管道现场切割焊接拆除盲板,施工困难造且造成附加成本增加。
5、(2)切断点至排汽口的一段管路始终无法参与到试验中。
6、(3)临时切断只能是一次性试验,机组大修后再启动后进行第二次气密或者气压试验需要再次切断。
7、结合以上几点,目前排汽管道现场气密性试验和气压试验很难实现,所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及试验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包括:
4、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汽端和出汽端,所述进汽端用于接通汽轮机的排汽口;所述出汽端用于连接凝汽器的入口;
5、曲管平衡补偿器,至少包括相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主管道的进汽端相连接;
6、对接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于曲管平衡补偿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轮机的排汽口;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沿第一轴线方向同轴且可拆卸地连接;
7、垫片,可拆卸地垫设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垫片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后续用于封堵第一管道第二端的盲板的厚度。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通过法兰组件相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法兰组件包括能够通过螺栓组件相同轴对接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法兰固定于第二管道的第二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和/或所述第二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片周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吊耳。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为竖向,且第一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下方。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汽管道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于曲管平衡补偿器下方用于竖向支撑曲管平衡补偿器。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簧支架。
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1、对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进行相互拆卸,使得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第二管道的第二端解除连接;
17、s2、施力驱使第一管道的第二端沿第一轴线方向向远离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一侧移动一段距离,以使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松开对垫片的夹持;
18、s3、施力抽出垫片;
19、s4、提供一能够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的盲板,并将盲板插入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之间后,将盲板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相连接以封堵第一管道的第二端;
20、s5、向所述排汽管道中通入试验气体以进行气密/气压试验。
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试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22、s6、在步骤s5完成试验后,拆除盲板;重新将垫片装入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之间,并重新连接固定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
23、较之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24、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曲管平衡补偿器、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来对接主管道和凝汽器的入口,并将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沿拆卸地连接,同时设置垫片;
25、如此,在需要进行气密/气压试验时,可以拆卸解除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的连接,然后抽出垫片,将用于封堵第一管道第二端的盲板连接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以对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进行封堵即可进行后续的试验操作。
26、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汽管道,可用于进行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工况;而且无需为了试验对整个排汽管道做局部切割、焊接盲板等操作,简化了操作难度;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进行试验。
27、值得说明的是,垫片的主要作用在于填充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二者的第二端之间的空间,以使得后续垫片在取出后使得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之间具有足够的间距供盲板装入。
28、而之所以设置曲管平衡补偿器,其意义在于:
29、首先,其在汽轮机-凝汽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吸收主管道等所产生的热位移。
30、其次,由于垫片是装夹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二者的第二端之间的,因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二者的第二端会对垫片产生较大夹紧力,如此后续在需要将垫片从两管道的第二端之间抽出时非常困难;因而设置曲管平衡补偿器,因为曲管平衡补偿器自身能够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例如本专利技术中,其至少在第一轴线方向(即竖向)上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即能够竖向移动一段距离,如此在解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二者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后,可以施力驱动第一管道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从而使得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对远离,以松开对垫片的夹持,没有了两管道的夹持力,垫片便较为容易被抽出。
31、而且,本方案中,盲板封堵位置是在第一管道的第二端的,是处于较为靠近汽轮机排汽口位置的,如此便使得整个排汽管道能够尽可能多的管路参与试验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通过法兰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组件包括能够通过螺栓组件相同轴对接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法兰固定于第二管道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和/或所述第二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周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吊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为竖向,且第一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管道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于曲管平衡补偿器下方用于竖向支撑曲管平衡补偿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簧支架。
9.基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的第二端通过法兰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组件包括能够通过螺栓组件相同轴对接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法兰固定于第二管道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和/或所述第二法兰和垫片之间设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气密/气压试验的排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王展翅,胡毅,杜弘宇,冯毅雄,胡炳涛,刘玉军,蒋辞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