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拔出力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车用软管多采用软管和快插接头组合,以达到管路低渗漏或无渗漏、安装使用便捷、整车轻量化以及降低整车成本的效果,软管和接头的拔出力对评价软管连接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拔出力测试工装采用夹持与快插接头匹配的芯棒的方式进行测试,测试过程无法保证上下夹持位置对中,接头位置可能存在径向应力,影响测试数据,测试过程中需反复插拔芯棒并对中试样,需根据不同管径、不同连接方式配套定制芯棒,测试过程繁琐,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拔出力测试工装,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测试过程简单,测试成本低,测试效率高,测试数据准确度高。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拔出力测试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夹持部,所述工装主体适于与拉力机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工装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相对且间隔开以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间形成装配空间,所述夹持部限定出与所述装配空间连通的夹持缺口,所述夹持缺口具有相对的内端和敞开端,从所述内端至所述敞开端方向,所述夹持缺口的宽度尺寸逐渐增加。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拔出力测试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夹持部,工装主体适于与拉力机固定连接,夹持部与工装主体固定连接,夹持部和工装主体相对且间隔开以在夹持部和工装主体间形成装配空间,装配空间用于装配接头,软管拔出力测试使用两个拔出力测试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且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间形成所述夹持缺口。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拔出力测试工装还包括:连接臂,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工装主体固定连接。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排布方向,所述夹持部面向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面构造为倾斜面,且从所述内端至所述敞开端方向,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工装主体间的间隔距离逐渐减小。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倾斜面与垂直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排布方向的方向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4°≤β≤6°。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排布方向,所述夹持部面向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面的部分形成有摩擦部,所述摩擦部与所述敞开端邻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面向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面的另一部分形成有光滑面。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装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拉力机配合装配,以使所述工装主体与所述拉力机固定连接。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轴向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排布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孔的轴向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工装主体排布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通。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孔的周向围绕所述第一孔布置。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0)包括:第一夹持臂(22)和第二夹持臂(23),所述第一夹持臂(22)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3)相对且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22)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3)间形成所述夹持缺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臂(40),所述夹持部(20)通过所述连接臂(40)与所述工装主体(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夹持部(20)和所述工装主体(10)排布方向,所述夹持部(20)面向所述工装主体(10)的端面构造为倾斜面(25),且从所述内端(211)至所述敞开端(212)方向,所述倾斜面(25)与所述工装主体(10)间的间隔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25)与垂直于所述夹持部(20)和所述工装主体(10)排布方向的方向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4°≤β≤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0)包括:第一夹持臂(22)和第二夹持臂(23),所述第一夹持臂(22)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3)相对且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22)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3)间形成所述夹持缺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臂(40),所述夹持部(20)通过所述连接臂(40)与所述工装主体(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夹持部(20)和所述工装主体(10)排布方向,所述夹持部(20)面向所述工装主体(10)的端面构造为倾斜面(25),且从所述内端(211)至所述敞开端(212)方向,所述倾斜面(25)与所述工装主体(10)间的间隔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25)与垂直于所述夹持部(20)和所述工装主体(10)排布方向的方向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4°≤β≤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拔出力测试工装(1),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奇,李军,滕腾,黄忆南,于洪阳,刘思旸,麻文涛,刘宏宇,王泽庆,范艾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