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属于碳纤维色差检测。
技术介绍
1、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耐摩、耐老化、耐腐蚀、导热、导电等优良特性,碳纤维复丝可用于制备碳纤维机织物、预浸料、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等民用工业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2、碳纤维拉伸性能、上浆剂含量、密度等项目有直接可靠的数据来判定是否合格,而色差的合格判定没有直接可靠的方法。视觉评价本身受各种条件影响。由于纤维颜色缺陷,将导致制备的机织物或预浸料色差缺陷,制备的碳纤维制品外观不合格,从而导致客户生产中止、产生废弃物料、从而提升运营成本。所以在碳纤维制备成中间品或复材成品前,对碳纤维复丝的色度色差进行定量评价具备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以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为区分,可进行直接色度测量或制样后色度测量,判断待测碳纤维色差是否合格,从而在制备的机织物或预浸料前剔除色差不合格的碳纤维,减少废料的产生和运营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包括:
4、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对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
5、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
6、可选的,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对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包括:
7、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表面的受损纤维丝束退绕去除;
8、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去除受损纤维后的标准样丝锭,测量标准样纤维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9、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去除受损纤维后的待测碳纤维丝锭,测量待测碳纤维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0、将标准样纤维的色度参数和待测碳纤维的色度参数进行对比,得到标准样纤维和待测碳纤维之间的色差数据;
11、根据色差数据是否在容差标准内,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
12、可选的,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样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然后对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其中选取缠绕板制样,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包括:
13、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表面的受损纤维丝束退绕去除;
14、取去除受损纤维后的标准样丝锭上的一段纤维丝束,并在缠绕板一上进行均匀分层缠绕,得到标准试样;
15、取去除受损纤维后的待测碳纤维丝锭上的一段纤维丝束,并在缠绕板二上进行均匀分层缠绕,得到纤维试样;
16、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标准试样,测量标准试样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7、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纤维试样,测量纤维试样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8、将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的色度参数进行对比,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之间的色差数据;
19、根据色差数据是否在容差标准内,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
20、可选的,所述缠绕板制样的过程中,缠绕的层数为三层,且分层均匀缠绕时利用与纤维丝束色差明显的标志贴进行区分,使得同一层内纤维无叠加、无缝隙、无反转。
21、可选的,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样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然后对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其中选取检测盒制样,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包括:
22、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表面的受损纤维丝束退绕去除;
23、取去除受损纤维后的标准样丝锭上的一段纤维丝束,将该段纤维丝束放入安装有透明石英玻璃的检测盒一,保证透明石英玻璃被纤维丝束覆盖,并将检测盒拧紧使得纤维丝束团形成扁平状,得到标准试样;
24、取去除受损纤维后的待测碳纤维丝锭上的一段纤维丝束,将该段纤维丝束放入安装有透明石英玻璃的检测盒二,保证透明石英玻璃被纤维丝束覆盖,并将检测盒拧紧使得纤维丝束团形成扁平状,得到纤维试样;
25、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标准试样,即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检测盒一的透明石英玻璃表面,透过透明石英玻璃测量标准试样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26、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纤维试样,即将色差仪的测量口贴紧检测盒二的透明石英玻璃表面,透过透明石英玻璃测量纤维试样的色度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27、将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的色度参数进行对比,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之间的色差数据;
28、根据色差数据是否在容差标准内,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
29、可选的,所述色度参数包括亮度l、红绿色度a和黄青色度b;所述色差数据包括dl、da、db、de*ab。
30、可选的,所述标准样丝锭为日本东丽碳纤维丝锭。
31、可选的,所述容差标准包括:dl=2.00、da=2.00 、db=2.00和de*ab =2.00。
32、可选的,所述检测方法用到的检测设备包括色差仪、缠绕板、剪刀、检测盒;其中,检测盒包括可螺旋拆卸的上盖和下盖,下盖中间嵌入透明石英玻璃;所述上盖和下盖均呈现黑色,避免漏光影响色差测量结果。
33、可选的,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的大小与色差仪的测量口相匹配。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3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以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为区分,可进行直接色度测量或制样后色度测量,判断待测碳纤维色差是否合格,从而在制备的机织物或预浸料前剔除色差不合格的碳纤维,减少废料的产生和运营成本;有助于定量表征碳纤维色差,为下游碳纤维机织物及预浸料、复材的使用提供基础数据,适于应用推广。
3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在缠绕板制样过程中采用与纤维丝束色差明显的标志贴进行分层均匀缠绕,实现同一层内纤维无叠加、无缝隙,使色度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在检测盒制样的色差检测方法中能够有效避免光源对色度检测的影响,色度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避免对于颜色质量的争议是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对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样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然后对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其中选取缠绕板制样,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板制样的过程中,缠绕的层数为三层,且分层均匀缠绕时利用与纤维丝束色差明显的标志贴进行区分,使得同一层内纤维无叠加、无缝隙、无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样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度参数包括亮度L、红绿色度a和黄青色度b;所述色差数据包括dL、da、db、dE*a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样丝锭为日本东丽碳纤维丝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差标准包括:dL=2.00、da=2.00 、db=2.00和dE*ab =2.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用到的检测设备包括色差仪、缠绕板、剪刀、检测盒;其中,检测盒包括可螺旋拆卸的上盖和下盖,下盖中间嵌入透明石英玻璃;所述上盖和下盖均呈现黑色,避免漏光影响色差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石英玻璃的大小与色差仪的测量口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对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样得到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然后对标准试样和纤维试样进行色度检测得到色差数据,并根据色差数据和容差标准判断待测碳纤维的色差是否合格,其中选取缠绕板制样,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板制样的过程中,缠绕的层数为三层,且分层均匀缠绕时利用与纤维丝束色差明显的标志贴进行区分,使得同一层内纤维无叠加、无缝隙、无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待测碳纤维丝锭的纤维缠绕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先将标准样丝锭和待测碳纤维丝锭分别进行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丽,王芬,张迎,刘亮,杨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