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003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进料方法成本较高且配置繁琐,原料浓度容易波动以及进料系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该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包括:气化炉;烧嘴,分布在所述气化炉进口处,所述烧嘴包括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料浆通道、油品通道和氧气通道;料浆制备与输送系统,用于制备料浆并将料浆输送至料浆通道;油品储存与进料系统,用于存储油品并将油品输送至油品通道;供氧系统,用于提供氧气并将氧气输送至氧气通道;通道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油品和料浆的进料量配比,在所述多个通道中选择所述料浆通道和所述油品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具体涉及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各地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硫石油焦出厂禁令的逐渐扩大,延迟焦化已不再是重油加工技术的首选方案。近几年炼油技术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渣油溶剂脱沥青和渣油加氢技术因其诸多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两种渣油加工工艺,都会产生一定量更为劣质的渣油,解决这部分劣质渣油的处理成为两种技术推广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加氢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解决氢气来源的问题。炼厂氢气来源主要有催化重整副产氢(约占20%)、各种干气分离副产氢气(约占7%),其余氢气需要制氢装置提供。随着煤气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以煤为原料的为炼厂提供氢气的煤气化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劣质重油的加工处理,国内研究者开展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可行性研究,从理论角度验证了两种原料共气化的可行性。

2、传统工艺中,通常将油品和高含碳料浆两种原料制成特殊的料浆体系作为一种原料进入烧嘴发生反应,该方法只需要配置一种进料系统,氧碳比的调节同一种原料气化工艺一致,控制系统较简单,但是为配制混合的料浆体系,往往需要选择一种特殊的复配添加剂,成本较高且配置繁琐,原料浓度容易波动,另外为降低混合料浆的粘度,防止管线堵塞,保证原料的正常进料,需要提高混合料浆的温度,这就容易造成磨煤机、高压料浆进料泵等因温度高而跳车,系统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进料方法成本较高且配置繁琐,原料浓度容易波动以及进料系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包括:

3、气化炉;

4、烧嘴,分布在所述气化炉进口处,所述烧嘴包括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料浆通道、油品通道和氧气通道;

5、料浆制备与输送系统,用于制备料浆并将料浆输送至料浆通道;

6、油品储存与进料系统,用于存储油品并将油品输送至油品通道;

7、供氧系统,用于提供氧气并将氧气输送至氧气通道;

8、通道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油品和料浆的进料量配比,在所述多个通道中选择所述料浆通道和所述油品通道。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道控制系统配置为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在0.02~1时,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大于1时,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氧气通道包括中心氧通道和环隙氧通道;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所述环隙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中心氧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环隙氧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其中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烧嘴的内侧。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油品与料浆质量比在大于0.4时,所述通道还包括保护通道,设置在所述油品通道和所述氧气通道之间。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氧碳比控制系统,用于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冷却系统,布置在所述烧嘴上,用于对烧嘴进行降温保护。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高压吹扫系统,设置在所述烧嘴的通道处,用于对所述通道进行吹扫冲洗处理。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包括:

16、根据油品和料浆的进料量配比,在多个通道中选择料浆通道和油品通道;

17、将料浆输送至所述料浆通道,将油品输送至所述油品通道,将氧气输送至氧气通道。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包括:

20、基于第一原料进料量、第二原料进料量和反应温度,得到油煤耦合气化下总的有效气产量和总耗氧量;

21、固定所述反应温度和所述第二原料进料量,确定所述第二原料反应的有效气产量和耗氧量,基于所述总的有效气产量和总耗氧量、所述第二原料反应的有效气产量和耗氧量得到第一原料的有效气产量和耗氧量;

22、基于所述的所述第一原料进料量、所述第二原料进料量、所述第一原料有效气产量及耗氧量和所述第二原料有效气产量及耗氧量,确定所述第一原料和所述第二原料的单位有效气产量和单位耗氧量;

23、在预设产气负荷下,基于所述总的有效气产量,在所述第一原料和所述第二原料中确定影响所述总有效气产量的主要原料和次要原料;

24、固定所述主要原料的流量,将所述次要原料的流量调整至第一目标流量值,在调整过程中,基于所述主要原料的单位耗氧量和所述次要原料的单位耗氧量,得到所述次要原料流量的耗氧量和所述主要原料的耗氧量;

25、基于所述次要原料的耗氧量和所述主要原料的耗氧量得到第一总氧气需求量;

26、待将所述次要原料的流量调整至第一目标流量值后,固定所述次要原料的流量,在预设产气负荷下,基于所述总有效气产量、调整后的次要原料流量、次要原料的单位有效气产量得到主要原料的第二目标流量值,将主要原料的流量调整至第二目标流量值;

27、在调整过程中,由所述主要流量的单位耗氧量和所述次要原料的单位耗氧量得到预设产气负荷下所述主要原料对应的耗氧量和所述次要原料对应的耗氧量;

28、基于所述次要原料流量的耗氧量和所述主要原料的耗氧量得到第二总氧气需求量;

29、基于所述第一总氧气需求量和所述第二总氧气需求量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

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当所述油品与所述料浆质量比例在0.02~1之间时,第一原料为油品,第二原料为浆料;

31、当所述油品与所述浆料质量比例大于1时,第一原料为浆料,第二原料为油品。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当所述的油品与所述料浆质量比在0.02~0.4之间时,油品为次要原料,料浆为主要原料;

33、所述的油品与所述料浆质量比在大于0.4时,料浆为影响总有效气产量次要原料,油品为主要原料。

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及方法,通过采用多通道烧嘴,满足烧嘴的进料要求,针对油品与高含碳料浆耦合气化体系下不同原料产气量与耗氧量的情况,提出合理的氧碳比控制方案,从原料雾化和烧嘴保护的角度提出合适的停车油品管线冲扫清洗配置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道控制系统配置为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在0.02~1时,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大于1时,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道包括中心氧通道和环隙氧通道;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所述环隙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中心氧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环隙氧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其中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烧嘴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油品与料浆质量比大于0.4时,所述通道还包括保护通道,设置在所述油品通道和所述氧气通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碳比控制系统,用于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布置在所述烧嘴上,用于对烧嘴进行降温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吹扫系统,设置在所述烧嘴的通道处,用于对所述通道进行吹扫冲洗处理。

8.一种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氧气的输入比例,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油品与所述料浆质量比例在0.02~1之间时,第一原料为油品,第二原料为浆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的油品与所述料浆质量比在0.02~0.4之间时,油品为次要原料,料浆为主要原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道控制系统配置为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在0.02~1时,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当油品与料浆的质量比大于1时,选择所述第二通道作为所述油品通道,选择所述第一通道作为所述料浆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道包括中心氧通道和环隙氧通道;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所述环隙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中心氧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环隙氧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其中所述中心氧通道设置在所述烧嘴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油品与料浆质量比大于0.4时,所述通道还包括保护通道,设置在所述油品通道和所述氧气通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气化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亮杰闫晓洋曹孟常王令光孙志刚张伟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