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73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其中双萘环和硼原子形成七元环,并在相邻位置再与N或者O原子成环组成大共轭刚性平面结构,特定位置上引入给电子或者吸电子基团进行修饰,调节分子外围的扭曲构象,抑制了分子间由于π‑π作用而产生的紧密堆积,获得更高的外量子效率,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分解温度,具有适当的能级和色坐标,较好的色纯度,可作为蓝光掺杂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能够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涉及一种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高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显示与照明领域。oled的发光机制基于直流电场驱动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质,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色彩,包括单独的红、绿、蓝、黄光乃至组合白光,为现代显示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oled元件被细分为荧光型与磷光型两大类。传统上,荧光型oled通过利用单线态激子发光,受限于电子自旋统计规律,其内量子效率仅能达到25%,限制了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为了克服这一局限,科研人员探索并发展了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材料,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第三代革新,tadf材料通过独特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调控机制,使得三线态激子能够高效转换为单线态激子,理论上可实现接近100%的内量子效率,同时展现出材料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优势。

2、尽管tadf材料在效率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现有研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器件寿命不理想的挑战,这成为制约oled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为优化tadf材料的性能,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材料体系,其中,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研发的硼氮系列tadf分子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分子通过引入相邻的硼原子和氮原子,利用它们之间相反的共振效应,显著改变了分子的homo/lumo分布,实现了窄带发射特性,具体表现为发射光谱半峰宽的大幅缩减及斯托克斯位移的减小。这种分子设计不仅提升了光谱纯度,还通过减少电子云结构变形和分子振动弛豫,进一步增强了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oled产品中广泛使用的蓝光材料仍多为传统荧光材料,相较于红光和绿光材料,蓝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尚显不足,且难以实现理想的色纯度。因此,开发更多的蓝光材料,以提升oled器件的整体效率、稳定性和色彩表现,已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推动oled技术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其中双萘环和硼原子形成七元环,并在相邻位置再与n或者o原子成环组成大共轭刚性平面结构,特定位置上引入给电子或者吸电子基团进行修饰,调节分子外围的扭曲构象,抑制了分子间由于π-π作用而产生的紧密堆积,获得更高的外量子效率,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分解温度,合适的轨道能级,可以作为发光材料应用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外量子效率和色纯度,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性能。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3、

4、其中,x为nr4或o,y为nr5或o;

5、r1~r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60芳香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60芳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n、o、s且碳数为c2~c6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6、a、b、c、d分别独立地表示并苯环或不存在;

7、任一氢原子被氘替代或未被取代。

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中,具有如式(1)~式(3)任一所示的结构,

9、

1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中,r1~r5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叔丁基、苯基、萘基、二联苯基、蒽基、菲基、芘基、荧蒽基、吡啶基、吡咯基、吡喃基、嘧啶基、三嗪基、吡嗪基、喹啉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咔唑基、9,9-二苯基芴基、9,9-二甲基芴基、螺芴基、硅杂芴基、胺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中,相邻的r1和r5之间,和/或相邻的r3和r4之间,形成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12、示例性地,所述的相邻的r1和r5之间,相邻的r3和r4之间成环,具有如式(4)-式(5)的结构,

13、

1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中,具有以下任一结构: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荧光发光材料,所述荧光发光材料包含所述的化合物。

2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层材料,所述发光层材料包含所述的化合物。

2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应用。

3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中,所述化合物具有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外量子效率、提高色纯度中的至少一项功能。

31、所述化合物、以化合物制备的发光材料及其以发光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均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材料和发光器件均包含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但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使用范围作出限定,该化合物还可能用于其他器件制造。因此,凡是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制造或使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确定的保护范围。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式(ⅰ)所示的含硼七元稠环化合物,双萘环和硼原子形成七元环,并在相邻位置再与n或者o原子成环组成大共轭刚性平面结构,特定位置上引入给电子或者吸电子基团进行修饰,调节分子外围的扭曲构象,阻止分子间的π-π堆积,获得更高的外量子效率,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分解温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经实验验证,该类系列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发光材料均表现出了较优良的性能,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有较窄的半峰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式(3)任一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5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叔丁基、苯基、萘基、二联苯基、蒽基、菲基、芘基、荧蒽基、吡啶基、吡咯基、吡喃基、嘧啶基、三嗪基、吡嗪基、喹啉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咔唑基、9,9-二苯基芴基、9,9-二甲基芴基、螺芴基、硅杂芴基、胺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R1和R5之间,和/或相邻的R3和R4之间,形成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任一结构: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荧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发光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外量子效率、提高色纯度中的至少一项功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式(3)任一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5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叔丁基、苯基、萘基、二联苯基、蒽基、菲基、芘基、荧蒽基、吡啶基、吡咯基、吡喃基、嘧啶基、三嗪基、吡嗪基、喹啉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咔唑基、9,9-二苯基芴基、9,9-二甲基芴基、螺芴基、硅杂芴基、胺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r1和r5之间,和/或相邻的r3和r4之间,形成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丹张宏科刘凯鹏李江楠高晓辉王小伟周全袁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