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胎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1、钢丝帘布是子午线轮胎的骨架材料,帘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故钢丝帘布质量一致性控制非常关键。帘布包括胶片和胶片中的帘线,帘线位于胶片中间位置。生产时需要两面贴胶,先贴下胶片,再贴上胶片。
2、贴下胶片时,要用到压延机,压延机上设置压力辊和压延机3#辊。压力辊表面均匀分布有沟槽,钢帘线排布在沟槽中,一半位于沟槽中,另一半露出,贴胶时,压延机3#辊上包胶片,与压力辊贴近、转动,钢帘线漏出的部分进入胶片中,即完成一半的贴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压力辊与压延机3#辊之间的距离稳定,保证钢帘线进入胶片的位置一致,保证帘布的平衡度。如果两辊之间距离较小,帘线进入下胶片过深,制成的帘布下胶片较薄,影响帘布质量;若过小,压力辊会挤压下胶片,造成胶片与压延机3#辊间脱开,形成气泡;严重会造成下胶片包住压力辊,造成帘布露铜而报废。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最小间隙,对两辊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并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
3、不同规格的帘布生产时,帘线直径和胶片厚度不同,两辊之间所需的间隙不同,最小间距也需要根据规格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保证压力辊与压延机3#辊之间间隙相等,即帘线进入胶片的位置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延机压力辊限位机构。
2、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3、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包括压延机#辊与压力辊,所述压
4、所述的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穿过限位板,丝杆下端抵住旋转臂上沿,可沿限位板内丝孔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油缸,油缸一端与旋转臂下沿铰接,另一端铰接在压延机上;丝杆与油缸配合,通过调节旋转臂的角度,对压力辊的位置进行调节,丝杆通过对旋转臂限位,限制压延机#辊与压力辊之间的距离。
5、所述的一种压延机压力辊检测限位装置,所述测距机构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旋转臂一端外侧,直线位移传感器向上伸出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上端抵接限位板;旋转臂发生转动时,测量杆伸出的长度发生变化;所述两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均连接双通道显示屏,所述双通道显示屏可同时显示两侧测量杆的长度变化。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与测距机构配合,通过限制旋钮臂与限位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从而控制压力辊的位置,进而限制压力辊与压延机3#辊之间的最小距离,防止距离过近;通过测距装置可以保证两辊两端的间距相等,即两辊轴线平行,保证帘线进入胶片的位置一致。如果距离偏大,也可以从测距装置得知,可以通知胶片生产环节,减少胶片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包括压延机3#辊(5)与压力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辊(4)两侧分别与一个旋转臂(2)的一端铰接,旋转臂(2)绕转轴(21)转动;旋转臂(2)另一端下方设置弹性机构,上方设置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与旋转臂(2)之间设置限位装置与测距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丝杆(1),所述丝杆(1)穿过限位板(3),丝杆(1)下端抵住旋转臂(2)上沿,可沿限位板(3)内丝孔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油缸(8),油缸(8)一端与旋转臂(2)下沿铰接,另一端铰接在压延机上;丝杆(1)与油缸(8)配合,通过调节旋转臂(2)的角度,对压力辊(4)的位置进行调节,丝杆(1)通过对旋转臂(2)限位,限制压延机3#辊(5)与压力辊(4)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6),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6)固定于旋转臂(2)一端外侧,直线位移传感器(6)向上伸出测量杆(61),所述测量杆(61)上端抵接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包括压延机3#辊(5)与压力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辊(4)两侧分别与一个旋转臂(2)的一端铰接,旋转臂(2)绕转轴(21)转动;旋转臂(2)另一端下方设置弹性机构,上方设置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与旋转臂(2)之间设置限位装置与测距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延机压力辊监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丝杆(1),所述丝杆(1)穿过限位板(3),丝杆(1)下端抵住旋转臂(2)上沿,可沿限位板(3)内丝孔上下移动;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油缸(8),油缸(8)一端与旋转臂(2)下沿铰接,另一端铰接在压延机上;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路绪申,崔月明,李知强,郭立闯,
申请(专利权)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