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927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钻井岩屑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混料池,所述混料池底部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端呈圆周阵列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立柱的一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将干料和湿料层叠布料的布料机构,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的混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在两个料斗上加入干料和湿料,并使两个料斗转动,使干料和湿料层叠在一起,便于干料和湿料的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齿轮沿着第二齿环滚动,使混料螺旋叶片转动,混料螺旋叶片对干料和湿料的提升翻动,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岩屑加工,具体是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页岩气勘探和开采的钻井过程中,需注入钻井液以润滑、冷却钻头,造壁防漏,并携带岩石碎屑返回地面,返回地面的岩石碎屑即为钻井岩屑。钻井岩屑属于多相体系,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大量的悬浮固体组成,粘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淀。钻井岩屑一般含油率在5~20%,含水率10-20%,多由柴油、水、沥青、钻屑、高分子化合物、其他杂质等构成,呈粘稠及湿润状态。

2、目前对钻井岩屑的加工处理,一般采用热脱附处理工艺,热脱附处理工艺要求入热脱附装置的钻井岩屑物料标准为含液率≤30%,若收集到的钻井岩屑含液率>30%,则需要进行干料和混料的混合,使钻井岩屑物料标准为含液率≤30%。

3、现有干料和湿料的混合大多是通过行车分别取经计量的湿料储存池和干料储存区的钻井岩屑至混料区,再由挖掘机混料达含液率≤30%后,转入装载机。这种方式,干料和湿料的混合效率低,混料时间较长。

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改进的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包括混料池,所述混料池底部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端呈圆周阵列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臂远离立柱的一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沿着地面滚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杆和支撑臂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将干料和湿料层叠布料的布料机构,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和布料机构交错设置在四个支撑臂上。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水平安装在四个支撑杆靠近混料池的侧壁上,靠近混料池的地面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齿环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环相互啮合。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料机构包括两个料斗,两个所述料斗安装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支撑臂上,所述料斗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出料框,所述出料框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与出料框一一对应的排料口,所述封堵板下端远离立柱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卡杆,所述混料池的侧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与卡杆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支撑杆和混料池之间留有足够电动伸缩杆伸缩的空间,所述出料框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排料口与出料框对齐时对封堵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安装在出料框远离立柱的侧壁上,所述排料口远离立柱一侧的封堵板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出料框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磁铁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安装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支撑臂上,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内壁上,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个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水平设置,所述蜗轮的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穿过固定框设置在混料池底部,所述混料池内部的第一转动杆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提升混合的混料螺旋叶片,所述固定框远离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框上的混料螺旋叶片移动轨迹相互错开,便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安装在混料池的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框远离立柱的一端安装有增速齿轮箱,所述第三转动杆远离立柱的一端穿过固定框与增速齿轮箱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增速齿轮箱的输入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二齿环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环相互啮合。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斗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物料进入到出料框内部的导向斜块。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和支撑臂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弯曲的加强支撑条。

12、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先将卡杆转动到卡槽内部,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伸出,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卡槽移动,卡槽带动卡杆移动,卡杆带动封堵板移动,封堵板带动排料口移动,使排料口移出出料框,实现封堵板对出料框的封堵,然后向两个料斗中分别加入干料和湿料。

14、步骤二:加料完毕后,启动电动伸缩杆收缩,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卡槽移动,卡槽带动卡杆移动,卡杆带动封堵板移动,封堵板带动排料口移动,使排料口移入出料框,并使排料口与出料框对齐,实现出料框的排料,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环转动,第一齿环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支撑臂转动,支撑臂带动料斗和固定框转动,料斗带动出料框转动,实现干料和湿料的层叠布料。

15、步骤三:固定框带动第二齿轮沿着第二齿环滚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增速齿轮箱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在增速齿轮箱的作用下,第三转动杆的转速增大,第三转动杆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混料螺旋叶片转动,混料螺旋叶片对混料池内部的物料进行提升翻动,从而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齿环转动,第一齿环带动支撑杆和支撑臂转动,支撑臂带动固定框和料斗转动,从而对布料机构和混合机构统一提供动力,减少了人工,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

18、本专利技术分别在两个料斗上加入干料和湿料,并使两个料斗转动,从而使干料和湿料层叠在一起,便于干料和湿料的混合,提高干料和湿料的混合效率。

19、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齿轮沿着第二齿环滚动,进而使混料螺旋叶片转动,实现混料螺旋叶片对干料和湿料的提升翻动,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提高干料和湿料的混合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包括混料池(1),所述混料池(1)底部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立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的侧壁上端呈圆周阵列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臂(12)远离立柱(5)的一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轮(16),所述移动轮(16)沿着地面滚动,所述支撑杆(1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杆(14)和支撑臂(12)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臂(12)上设置有用于将干料和湿料层叠布料的布料机构,所述支撑臂(12)上设置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和布料机构交错设置在四个支撑臂(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环(2),所述第一齿环(2)水平安装在四个支撑杆(14)靠近混料池(1)的侧壁上,靠近混料池(1)的地面上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齿环(2)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与第一齿环(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包括两个料斗(8),两个所述料斗(8)安装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支撑臂(12)上,所述料斗(8)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出料框(9),所述出料框(9)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穿孔(24),所述穿孔(2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10),所述封堵板(10)上开设有与出料框(9)一一对应的排料口(27),所述封堵板(10)下端远离立柱(5)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卡杆(26),所述混料池(1)的侧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安装有与卡杆(26)配合使用的卡槽(7),所述支撑杆(14)和混料池(1)之间留有足够电动伸缩杆(6)伸缩的空间,所述出料框(9)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排料口(27)与出料框(9)对齐时对封堵板(10)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铁(25),所述第一磁铁(25)安装在出料框(9)远离立柱(5)的侧壁上,所述排料口(27)远离立柱(5)一侧的封堵板(10)上安装有固定板(28),所述固定板(28)靠近出料框(9)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磁铁(25)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11),两个所述固定框(11)安装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支撑臂(12)上,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三转动杆(21),所述第三转动杆(2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转动杆(21)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个蜗杆(22),所述蜗杆(22)上啮合有蜗轮(23),所述蜗轮(23)水平设置,所述蜗轮(23)的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8),所述第一转动杆(18)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1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8)的下端穿过固定框(11)设置在混料池(1)底部,所述混料池(1)内部的第一转动杆(18)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提升混合的混料螺旋叶片(4),所述固定框(11)远离立柱(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转动杆(21)转动的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框(11)上的混料螺旋叶片(4)移动轨迹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环(3),所述第二齿环(3)安装在混料池(1)的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框(11)远离立柱(5)的一端安装有增速齿轮箱(20),所述第三转动杆(21)远离立柱(5)的一端穿过固定框(11)与增速齿轮箱(2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增速齿轮箱(20)的输入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9),所述第二转动杆(19)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二齿环(3)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第二齿环(3)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物料进入到出料框(9)内部的导向斜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和支撑臂(12)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弯曲的加强支撑条。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包括混料池(1),所述混料池(1)底部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立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的侧壁上端呈圆周阵列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臂(12)远离立柱(5)的一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下端安装有移动轮(16),所述移动轮(16)沿着地面滚动,所述支撑杆(1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杆(14)和支撑臂(12)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臂(12)上设置有用于将干料和湿料层叠布料的布料机构,所述支撑臂(12)上设置有用于对干料和湿料进行混合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和布料机构交错设置在四个支撑臂(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环(2),所述第一齿环(2)水平安装在四个支撑杆(14)靠近混料池(1)的侧壁上,靠近混料池(1)的地面上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齿环(2)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与第一齿环(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包括两个料斗(8),两个所述料斗(8)安装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支撑臂(12)上,所述料斗(8)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出料框(9),所述出料框(9)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穿孔(24),所述穿孔(2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10),所述封堵板(10)上开设有与出料框(9)一一对应的排料口(27),所述封堵板(10)下端远离立柱(5)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卡杆(26),所述混料池(1)的侧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安装有与卡杆(26)配合使用的卡槽(7),所述支撑杆(14)和混料池(1)之间留有足够电动伸缩杆(6)伸缩的空间,所述出料框(9)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排料口(27)与出料框(9)对齐时对封堵板(10)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处理钻井岩屑混料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铁(25),所述第一磁铁(25)安装在出料框(9)远离立柱(5)的侧壁上,所述排料口(27)远离立柱(5)一侧的封堵板(10)上安装有固定板(28),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江华邓涛阮再富刘野唐晓飞陈万军唐路彭良义朱三林吕泽宇陈浩函郑鸿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吉达净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