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895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待过滤流体的过滤装置(10),其具有过滤器壳体(12)。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贯穿通道(36)的第一开口(36a)和清洁活塞(66)的尺寸以某种方式相互匹配,使得伸入容置凹口(68、70)中的第一开口(36a)和第一开口(36a)的区域的总面积得出值F<subgt;1</subgt;,其中所述值F<subgt;1</subgt;在所述清洁活塞(66)在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贯穿通道(36)的第一开口(36a)的区域内的动作路径内始终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给出的类型的过滤装置和一种借助过滤装置过滤流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这类过滤装置用于塑料加工。在塑料加工设备中,塑料颗粒、待磨物料或粉状成分通常会被加热成液态塑料,以便随后对其进行加工。塑料颗粒通常由回收材料制成,此回收材料往往也因异物而包含杂质。挤出机例如用作塑料加工设备。挤出机为根据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在高压和高温下将固体乃至粘稠物质均匀地从成型开口压出、例如以挤出法制造平面薄膜或吹塑薄膜等产品的输送设备。为此,其他系统例如也使用齿轮泵。

2、即使在采用纯原料的情况下,经加热的粘性塑料通常也含有污物颗粒。必须将这些污垢颗粒挡在塑料加工设备和最终产品外。为此采用合适的过滤器,其将这些污物颗粒从液态塑料中滤出。在在塑料加设备中对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在压力下导引液态塑料穿过过滤装置。

3、为了保持均匀的加工过程,需要尽可能恒定的加工压力。因此,就过滤装置而言,必须定期更换或清洁滤网,以便确保均匀排出,进而确保加工压力恒定。

4、为此使用形成过滤器的筛网的不同更换装置。目前所使用的换网系统包括活塞式换网器、筛轮过滤器、带式换网器、旋转式换网器和平滑阀。换网系统通常自动工作并且以机械或液压的方式被驱动。但也会采用手动的换网系统。

5、由de 20 2017 007 054 u1已知一种用于待过滤的流体的同类型的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配设有过滤器壳体,其包含用于进入通道的进入口和用于排出通道的排出口。通流体连同滤网和用于滤网的止挡壁将过滤器壳体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彼此隔开,这个通流体可以是用于从过滤器壳体中伸出以对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器更换的活塞的一部分。通流体具有包括第一侧和远离第一侧的第二侧的过滤器支撑壁,这个过滤器支撑壁至少局部地以其第二侧贴靠在滤网上并且将滤网保持在止挡壁上。第一腔室与进入通道连接,第二腔室与排出通道连接。在过滤器支撑壁中设有在这个过滤器支撑壁的每一侧上均具有对应开口的贯穿通道,用于将流体从第一腔室经由第一开口穿过贯穿通道导引至第二开口以从第一腔室过滤至滤网。在止挡壁中也设有在这个止挡壁的每一侧上均具有开口的贯穿通道,用于将经过滤的流体从滤网导引至第二腔室中。

6、此外,还设有可移动的清洁活塞,其借助导引区域贴靠在过滤器支撑壁的第一侧上。这个清洁活塞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导引区域内的容置凹口,过滤器支撑壁的第一开口的一部分延伸至这个容置凹口中。此外,这个清洁活塞还配设有用于排出反冲流体的排放通道,以便通过沿过滤器支撑壁移动清洁活塞,通过将经过滤的流体的一部分从第二腔室穿过止挡壁、滤网、过滤器支撑壁经由第二开口、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通道、第一开口以及清洁活塞的容置凹口分别反冲至清洁活塞的排放通道中,来去除滤网和过滤器支撑壁上的沉积物。

7、为了清洁滤网并且进而对滤网进行反冲,将清洁活塞连续地从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通道的具有开口的区域之外的休止位置移动至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信道的开口区域中。清洁活塞经由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通道的开口的整个区域移动至相对的休止位置或者随后再次回到清洁活塞的初始休止位置。

8、然而,此已知设计的问题在于,在反冲过程中,整个系统中会出现压力波动,因为对各个反冲分区进行的反冲或后续的反冲会改变从过滤装置中排出的经过滤流体的体积。这些压力波动例如在进行薄膜制造时或者在造粒过程中特别是会对工具(如喷嘴)的区域产生负面影响。在薄膜制造过程中,如果压力过低,材料就可能会撕裂。但与其他所有挤出过程一样,质量缺陷也可能会以不同层厚和壁厚或颗粒粒径的形式出现,但此点应加以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某种方式改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给出的类型的过滤装置,以便在避免上述缺点的情况下,在过滤器的上游和下游实现始终恒定的压力条件,同时进行有效的反冲,由此提高过程中的质量以及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2、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权利要求1的区别特征及其前序部分特征。

3、从属权利要求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方案。

4、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认知:通过将清洁活塞的容置凹口与过滤器支撑壁的第一开口相匹配,使得伸入所述清洁活塞的容置凹口中的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之和在清洁活塞沿过滤器支撑壁的整个动作路径内是相同的,反冲期间的压力可以独立于清洁活塞的移动位置地始终保持恒定。因此,借此至少可以使产品的质量保持恒定。此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所提高。

5、此外,通过永久反冲可以避免压力波动,因为避免了因将清洁活塞移入过滤器支撑壁的开口的区域中而引起的出口通道中的压力波动。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借助这个过滤装置而实现的产品的质量。

6、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滤器支撑壁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清洁活塞的尺寸以某种方式相互匹配,使得伸入容置凹口中的开口和开口区域的总面积得出值f1,其中所述值f1在清洁活塞在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通道的第一开口的区域内的动作路径内始终相同。因此,无关于清洁活塞的移动位置,过滤器支撑壁的伸入清洁活塞的容置凹口中的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之和始终相同,从而可以简单地避免在移动清洁活塞(例如从过滤器支撑壁的一排第一开口移动至下一排第一开口)的过程中以及尤其是在从休止位置移入过滤器支撑壁的第一开口的区域中时出现的压力波动。在此情况下,进行永久反冲,其提高了直至更换过滤器为止的使用寿命。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清洁活塞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位。清洁活塞的动作路径在第一与第二端位之间延伸。无论是在两个端位中还是在整个动作路径内,值f1总是保持不变。

8、原则上可以采用旋转的清洁活塞。但清洁活塞相对于过滤器支撑壁的动作路径优选是线性的,特别是完全线性的。

9、从清洁活塞的端位开始朝动作路径的方向尤其是可以设有过滤器支撑壁的贯穿通道的多排第一开口。在此情况下,一排第一开口的中心点处于一个垂直于清洁活塞的动作路径的平面内。一排的横截面面积的值为f2。在此,f1=k×f2,其中k>0。

10、就此而言,经证实有利的是,相邻的若干排第一开口以彼此错开的方式布置,特别是垂直于清洁活塞的轴线而布置,例如以与纵轴轴向错开和/或相对于纵轴错开某一角度的方式布置。

11、为了使设计和制造尽可能保持简单,一排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的值f2相当于值f1。

12、至少每个第一开口的横截面和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的贯穿通道的横截面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特别是其外周形状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每个第一开口和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例如可以具有直径为d且半径为r的圆形横截面。作为替代方案,每个第一开口和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也可以有其他的横截面,例如六边形或椭圆形横截面。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清洁活塞的容置凹口在所述清洁活塞的移动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第一开口的直径d。这样就能以简单的方式使清洁活塞保持其紧凑的结构尺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待过滤流体的过滤装置(10),具有过滤器壳体(1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位,所述清洁活塞(66)的动作路径在所述第一端位与所述第二端位之间延伸,无论是在所述两个端位中还是在所述整个动作路径内,所述值F1始终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动作路径是线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清洁活塞(66)的端位开始朝所述动作路径的方向设有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多排第一开口(36a),其中一排第一开口(36a)的中心点处于一个垂直于所述动作路径的平面内,其中一排的横截面面积的值为F2,其中适用F1=K×F2,其中K>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若干排第一开口(36a)以彼此错开的方式布置,特别是垂直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轴线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的值F2相当于所述值F1。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每个第一开口(36a)的横截面和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的贯穿通道(36)的横截面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特别是其外周形状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每个第一开口(36a)和所述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36)优选具有直径为D且半径为R的圆形横截面,每个第一开口(36a)和所述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36)特别优选有六边形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移动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排第一开口(36a)以某种方式布置,使得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移动位置中,在K=1且F1=F2的情况下,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的第一边缘与一排第一开口(36a)的边缘对齐,并且所述开口完全处于所述容置凹口中,所述容置凹口(68、70)的第二边缘与相邻一排第一开口(36a)的边缘对齐并且其开口恰好不处于所述容置凹口(68、70)中。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至用于型材、薄膜、板件制造或造粒的设备中。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呈圆柱形,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与所述清洁活塞(66)和所述滤网(38、40)适配,所述止挡壁(42、44)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形状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所述滤网(38、40)和所述止挡壁(42、44)沿周向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部分圆周内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至少包括所述部分圆周,特别是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沿周向至少在所述部分圆周内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构建为具有通向所述排放信道(72)的信道的凹槽或者以圆柱段的形式径向向内地延伸至所述排放通道(72)。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8、40)和所述止挡壁(42、44)采用两分式设计方案,特别是构建为两个相同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所述滤网和所述过滤器支撑壁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设有具有所述开口(36a、36b)的贯穿通道(3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洁活塞(66)中设有至少两个容置凹口(68、70),所述容置凹口对应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具有所述第一开口(36a)和贯穿信道(36)的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壁(42、44)的每个部件均构建为圆柱体段,所述圆柱段沿周向仅在部分角度内延伸并且具有径向向外远离所述滤网(38、40)而延伸且侧向包围具有所述开口(36b)的区域的外壁(42a、44a)。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体(14c)至少局部地环扣、特别是完全环扣所述外壁(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待过滤流体的过滤装置(10),具有过滤器壳体(1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位,所述清洁活塞(66)的动作路径在所述第一端位与所述第二端位之间延伸,无论是在所述两个端位中还是在所述整个动作路径内,所述值f1始终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动作路径是线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清洁活塞(66)的端位开始朝所述动作路径的方向设有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多排第一开口(36a),其中一排第一开口(36a)的中心点处于一个垂直于所述动作路径的平面内,其中一排的横截面面积的值为f2,其中适用f1=k×f2,其中k>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若干排第一开口(36a)以彼此错开的方式布置,特别是垂直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轴线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的值f2相当于所述值f1。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每个第一开口(36a)的横截面和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的贯穿通道(36)的横截面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特别是其外周形状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构建,每个第一开口(36a)和所述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36)优选具有直径为d且半径为r的圆形横截面,每个第一开口(36a)和所述与其连接的贯穿通道(36)特别优选有六边形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移动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排第一开口(36a)以某种方式布置,使得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移动位置中,在k=1且f1=f2的情况下,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的第一边缘与一排第一开口(36a)的边缘对齐,并且所述开口完全处于所述容置凹口中,所述容置凹口(68、70)的第二边缘与相邻一排第一开口(36a)的边缘对齐并且其开口恰好不处于所述容置凹口(68、70)中。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至用于型材、薄膜、板件制造或造粒的设备中。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呈圆柱形,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与所述清洁活塞(66)和所述滤网(38、40)适配,所述止挡壁(42、44)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的形状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所述滤网(38、40)和所述止挡壁(42、44)沿周向在所述清洁活塞(66)的部分圆周内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至少包括所述部分圆周,特别是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沿周向至少在所述部分圆周内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活塞(66)的容置凹口(68、70)构建为具有通向所述排放信道(72)的信道的凹槽或者以圆柱段的形式径向向内地延伸至所述排放通道(72)。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8、40)和所述止挡壁(42、44)采用两分式设计方案,特别是构建为两个相同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支撑壁(30、32)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所述滤网和所述过滤器支撑壁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设有具有所述开口(36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尔弗里德·勒德
申请(专利权)人:马格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