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842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及车辆,包括镜筒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镜筒内;所述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镜筒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抵接,所述第二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抵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本技术通过对镜筒壁厚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镜头径向力,减少透镜的光学有效部形变,降低温漂,提高镜头稳定性,提升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成像镜头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光学镜头具备光线传输的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车载、安防、智能制造等多种成像领域。光学镜头作为一种精密光学组件,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严苛,光学镜头其成像性能在不同温度下较为敏感。光学镜片通常以相互叠加或嵌合的方式安装在镜筒中,组装时通过镜筒内壁进行周向固定,通过锁压环、前环、隔圈和镜筒进行轴向固定,但在高温或者低温的情况下由于镜片、隔圈和镜筒轴向及径向的膨胀收缩量是不同,导致部件之间产生挤压导致光学有效径变形进而影响光学性能(在径向方向由于镜片高温膨胀量大于镜筒膨胀量或镜片的低温收缩量小于镜筒的收缩量的情况下,径向会有挤压变形的情况产生)。

2、现有技术的镜筒设计,一般考虑安装边界、加工便捷性等,一般的镜筒壁厚是比较均匀的,但是由于镜筒与镜片之间的挤压造成温漂移动,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且不同的镜片对温漂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厚度越大,其径向力越大,镜片的面型变化就越大,温漂移动的越剧烈。为降低镜头整体的径向力的影响,需对每一块镜片外侧的镜筒壁厚进行设计,使得径向力对温漂的影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及车辆,能够有效地降低镜头径向力,降低温漂,提高镜头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镜筒内;

4、所述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5、所述镜筒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抵接,所述第二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抵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

6、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厚度为0.3mm~1.3mm。

7、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厚度为0.5mm。

8、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厚度为1.4mm~3mm。

9、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厚度为1.5mm。

10、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镜头还包括法兰部和隔圈,所述隔圈设于镜筒内且夹设于透镜组的透镜之间,所述法兰部设于镜筒的外部中间位置处。

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靠近镜筒物侧端设置,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安装部抵接,所述第三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12、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位于所述第三透镜的上方,所述镜筒还包括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七透镜外侧壁与所述第四安装部抵接,所述第四安装部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四厚度,所述第四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小于第二厚度。

13、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对应所述法兰部的位置设置。

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镜头。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技术通过对镜筒壁厚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镜头径向力,减少透镜的光学有效部形变,降低温漂,提高镜头稳定性,提升产品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包括镜筒(5)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镜筒(5)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0.3mm~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为1.4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法兰部(4)和隔圈(3),所述隔圈(3)设于镜筒(5)内且夹设于透镜组的透镜之间,所述法兰部(4)设于镜筒(5)的外部中间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三透镜(6),所述第三透镜(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6)靠近镜筒(5)物侧端设置,所述镜筒(5)还包括第三安装部(503),所述第三透镜(6)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安装部(503)抵接,所述第三安装部(503)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四透镜(7)、第五透镜(8)、第六透镜(9)和第七透镜(10),所述第七透镜(10)位于所述第三透镜(6)的上方,所述镜筒(5)还包括第四安装部(504),所述第七透镜(10)外侧壁与所述第四安装部(504)抵接,所述第四安装部(504)在垂直光轴方向具有第四厚度,所述第四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且小于第二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8)对应所述法兰部(4)的位置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镜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包括镜筒(5)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镜筒(5)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0.3mm~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为1.4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法兰部(4)和隔圈(3),所述隔圈(3)设于镜筒(5)内且夹设于透镜组的透镜之间,所述法兰部(4)设于镜筒(5)的外部中间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三透镜(6),所述第三透镜(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在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6)靠近镜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超超王庆丰尤俊成雷波段盼光张逸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智行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