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吸收止血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医疗、特别是外科手术和战地急救中,快速有效的止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传统的止血方法,如纱布填塞、电凝和缝合,往往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广泛渗出性出血或难以接触的出血点时。新型止血材料不仅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止血效果,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等多重功能。
2、新型止血材料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材料的创新应用:如纤维素类、淀粉类、胶原蛋白及明胶类等,这些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例如,多孔明胶海绵能够通过增强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来促进血液凝固。
4、2.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止血材料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还追求抗菌、促进组织再生等多重功能。例如,基于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止血海绵,通过ca2+交联和冷冻干燥制备,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
5、3.生物可吸收性:可吸收止血材料能够在完成止血任务后被机体自然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如基于易于制备的交联明胶止血海绵,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良特性。
6、面向临床应用的止血材料的研究更加注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止血效率和多功能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止血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该材料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显著提高了止血效率,增
2、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
3、本专利技术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包括:第一层为5~10%高浓度明胶溶液阴干形成的基质层,厚度为20~100μm;第二层为0.5~1%明胶溶液与交联明胶颗粒混合形成的泡沫层;两层材料复合后经过冻干和二次热交联得到多级交联结构。
4、采用5~10%高浓度明胶溶液阴干的薄膜作为第一层,快速形成凝胶膜状屏障,有效阻止血液流失;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交联明胶颗粒分散在低浓度0.5~1%明胶溶液中,冻干后形成多孔泡沫结构,即交联明胶颗粒分布在多孔泡沫结构中,形成了第二层。利用多级结构交联技术提高明胶泡沫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增强材料的耐用性和实用性。这种多级结构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也提供了足够的止血反应位点,能够有效快速吸收血液,富集血小板,引发凝血级联过程,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通过冻干和二次真空交联干燥技术,极大的减少了水分含量,提高材料的存储稳定性和现场适用性。
5、在这种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中,两层的交联程度不同,这影响了它们的降解速度和力学性能。
6、(1)高交联度层的降解
7、高浓度明胶溶液形成的薄膜因为分子结构较紧密,经过真空热处理后形成了高交联度层,由于明胶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多的化学交联键,这些交联键增加了分子间的稳定性,抵抗生物体内的酶解作用。这一层的降解速度相对较慢,因为生物酶难以穿透密集的交联网络去切断明胶分子链。高交联度层在降解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结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持续的支撑和保护。
8、(2)低交联度层的降解
9、低浓度明胶形成的泡沫部分,形成了低交联度层,低交联度层的明胶分子间的化学交联键较少,因此生物酶更容易接近和切断分子链。这一层的降解速度相对较快,使得材料能够更快地被生物体吸收和清除。快速降解的低交联度层有助于减少长期异物反应和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
10、(3)双层结构的降解特性
11、在明胶泡沫层中还有高交联度的交联明胶颗粒,经过了二次交联过程,在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中,这些交联明胶颗粒可作为结构支撑,而低交联度层则提供初期的止血和生物相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交联度层首先开始降解,逐渐失去其结构完整性,而高交联度层则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这种设计允许材料在初期提供必要的止血和保护功能,同时确保长期内材料能够逐渐被生物体吸收,提高材料与组织再生的适配性,减少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12、实验数据显示,低交联度层的吸水率和溶胀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其快速降解导致材料结构的快速变化。高交联度层由于其稳定性,即使在吸水后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结构完整性,因此其吸水率和溶胀率相对较低。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的降解过程是由两层不同交联程度的明胶层共同决定的。高交联度的部分提供了持久的结构支撑,而低交联度层则允许快速的生物吸收和伤口愈合。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材料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满足止血和组织修复的需求。
13、本专利技术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制备明胶溶液
15、配置5~10%和0.5~1%的明胶溶液,通过50~60℃水浴加热搅拌溶解。
16、(2)制备底层基质
17、将5~10%的明胶溶液倒入ptfe模具中,模具经过亲水性处理,阴干形成第一层基质。
18、(3)制备交联明胶颗粒
19、将冻干明胶海绵经真空高温交联后机械粉碎分筛,取粒径范围在50~300目的颗粒物,即交联明胶颗粒,这也是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主要材料之一。cn116251227b中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流体明胶产品具有二次吸液膨胀率低的优点。流体明胶的粉末剂型可以用作上述交联明胶颗粒。
20、(4)制备上层泡沫
21、将交联明胶颗粒与0.5~1%明胶溶液混合,通过注射器混合均匀后挤入模具中,注入模具中,形成第二层泡沫。低浓度明胶溶液充当了粘接剂,可以将交联明胶颗粒粘接到一起,提高双层明胶结构的稳定性。交联明胶颗粒与明胶溶液的混合比例优选为1:4至1:10,混合方法包括了发泡过程,即将交联明胶颗粒粉末装入注射器中,排出多余空气,然后将预定量的明胶溶液装入另一注射器内,通过鲁尔接头连接两支注射器,对推混合均匀,得到发泡状的明胶糊剂;将发泡状明胶糊剂挤入模具中,利用垫片调整糊剂厚度,压平。
22、(5)冷冻与冻干
23、将包含双层明胶结构的模具放入-20℃或更低温度中冷冻,冷冻时间2h以上,然后进行冻干处理,冻干时间在24h以上,冻干温度设置为-40~-20℃,控制真空度小于100pa,二次升华温度设置为20~30℃,控制真空度小于10pa,样品含水量会降到10%以下。
24、(6)后处理
25、将冻干后的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105~150℃的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时间优选在6~24h,真空度设置在1~5pa,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交联度。温度过低不利于除去水分,引专利技术胶内部分子的热交联,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明胶氧化和降解。包装后,可以对产品进行辐射灭菌,辐射灭菌采用co60伽马射线,剂量为25~40 kgy,制备得到无菌医疗器械。
26、对成品进行吸水率测试,以评估其止血性能。这种双层明胶基质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两层组成:第一层为5~10%高浓度明胶溶液阴干形成的基质层,厚度为20~100μm;第二层为0.5~1%明胶溶液与交联明胶颗粒混合形成的泡沫层;两层材料复合后经过冻干和二次热交联得到多级交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明胶颗粒是冻干明胶海绵通过真空高温交联后机械粉碎分筛得到,粒径范围在50~3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选自猪皮来源的A型明胶,凝冻强度大于240 bloom g。
4.一种制备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交联明胶颗粒与明胶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4至1:10,混合方法包括了发泡过程,即将交联明胶颗粒粉末装入注射器中,排出多余空气,然后将预定量的明胶溶液装入另一注射器内,通过鲁尔接头连接两支注射器,对推混合均匀,得到发泡状的明胶糊剂;将发泡状明胶糊剂挤入模具中,利用垫片调整糊剂厚度,压平。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冻干处理时间为24h以上,冻干温度设置为-40~-20℃,控制真空度小于100Pa,二次升华温度设置为20~30℃,控制真空度小于10Pa。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真空干燥时间为6~24h,真空度设置在1~5Pa。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辐射灭菌采用Co60伽马射线,剂量为25~40 kGy。
10.一种用于医疗手术、外伤处理或军事急救的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形状稳定性,吸收液体后外形基本不变,厚度变化小于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厚度为0.5~3mm,以适应不同的止血需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两层组成:第一层为5~10%高浓度明胶溶液阴干形成的基质层,厚度为20~100μm;第二层为0.5~1%明胶溶液与交联明胶颗粒混合形成的泡沫层;两层材料复合后经过冻干和二次热交联得到多级交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明胶颗粒是冻干明胶海绵通过真空高温交联后机械粉碎分筛得到,粒径范围在50~3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选自猪皮来源的a型明胶,凝冻强度大于240 bloom g。
4.一种制备双层明胶基质止血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交联明胶颗粒与明胶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4至1:10,混合方法包括了发泡过程,即将交联明胶颗粒粉末装入注射器中,排出多余空气,然后将预定量的明胶溶液装入另一注射器内,通过鲁尔接头连接两支注射器,对推混合均匀,得到发泡状的明胶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少磊,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恩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