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仲君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7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食品包括(重量%):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本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蒸制、浸炒、热波辐射、配制及后处理工序,具体是:配料后,将熟地用无压力蒸汽蒸制,再脱水干燥、研磨均质;将绿豆、荞麦泡胀后,采用铁锅直火或电锅炒熟焙干,或电烤箱进行干燥香熟处理,再一并研磨均质;将去核红枣用电热波炉辐射,干熟后研磨均质;将上述均质后的物料与饴糖中和,成型后,经干燥、杀菌处理、检验、包装处理,即得本食品。本食品香甜可口,食后有补血益气、护脾养胃、益养肝肾和抗饥、耐渴、减肥效果,以及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食物和水这一点,是我们的科学技术无法解决、也根本不可能解决的永恒课题。现实中,我们在许多地方有时候却无法得到或很难得到食物和水,如战争之中、登山涉险、探险野营、旅行遇险等。人体在没有食物和水提供生存能量进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首先除肠胃功能会收到损伤及难熬的饥饿感外,还会逐渐出现四肢乏力、胃部痉挛、腹部疼痛、脾脏烧灼、虚脱、口渴、体液减少、血液浓稠、血管萎缩、气血循环系统受阻,造成脑部供氧不足,直至出现间歇性昏迷。由于用于维持人体热平衡之消耗,使肝脏血存量逐渐减少,继而导致部分脏腑功能衰竭失调、肝脏细胞释电减弱,脑细胞、心肌细胞等受电减少,使其功能受阻,心率杂乱,大脑出现幻觉、意识逐渐丧失,脑电图、心电图随之逐渐消失,直至死亡。从现代生物科学角度看,动物和人均具有可供转换的存储能量——脂肪组织、体细胞液,甚至部分肌肉组织等,并且这种“存储能量”达到了体重总量的20~30%还多。这也就是许多动物和人在没有食物的极限条件下,却能奇迹般地生存很长时间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人体内“存储能量”的转换是在人体整个循环系统处于正常态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那么,如何使这种“存储能量”在人体没有食物作为其存活能量的极限条件下,顺利地实现能量转换呢?这正是现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国防军事科学家们,正在秘密研制他们各自的“功能食品”即具有抗饥、耐渴功效的食品,以备战争或其它不时之需原因所在。其实,我国传统医学及道教典籍中对此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第十六卷谷部中记载的“救荒济饥”、“荒年辟谷”,及《中华道教大词典》中的数十例辟谷服食方等许多药食疗饥保健验方。可是,这些验方却与现代科学技术无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开发利用,特别是在“功能食品”领域的研究,至今中国还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天然药食草本为原料,符合人体“存储能量”之转换要求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以期满足人们在需要食物而又找不到食物时之备急用,或用于因饮食失调、人体“存储能量”过剩时(如肥胖症),需要减少其体内过剩“存储能量”的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功能”食品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是包括配料、蒸制、浸炒、热波辐射、配制及后处理工序。其中配料(重量%)按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的比例配料。蒸制将配好的熟地用无压力蒸汽蒸制,再脱水干燥、研磨均质。浸炒将配好的绿豆、荞麦泡胀后,采用铁锅直火或电锅炒熟焙干,或电烤箱进行干燥香熟处理,其中荞麦作去壳处理后,一并研磨均质。热波辐射将配好的去核红枣,经电热波炉辐射,干熟后研磨均质。配置将上述均质后的各种物料与含水8~10%的饴糖进行中和,然后成型。后处理工序将成型后的产品经干燥、杀菌处理、检验、包装后,即得到“功能”食品。本专利技术基于我国中草药资源优势,并利用现代技术及对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许多药食疗饥保健验方有选择地进行完善,故有如下主要优点其一.抗饥、耐渴每食用50克左右的本专利技术食品,可提供三星期左右的个体生命活动(生存)能量。因此,可满足战时配备或野营探险等特殊时期之要求。其二.具有减肥效果每食用50克左右的本专利技术食品,每天可减去300~700克体重,且安全无害。其三.香甜可口,食后即有饱腹生津等舒适之感。其四.具有补血益气、护脾养胃、益养肝肾等功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其五.资源丰富,不受取材之限。其六.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无公害,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功能”食品见附表,本食品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其中以熟地20、绿豆15、荞麦25、红枣30、饴糖10配比的效果较好。二.“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蒸制、浸炒、热波辐射、配制及后处理工序。其中配料(重量%)按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的比例配料。蒸制将配好的熟地用无压力蒸汽蒸制。即将熟地装入柳木甑中,升温至70~105℃,5~15小时后,再脱水干燥、研磨均质。浸炒将配好的绿豆、荞麦装入木制或不锈钢容器中浸泡,以胀为度,入锅内炒制,炒制温度为升温至70~105℃;或电烤箱烘烤干熟,烘烤温度为70~105℃。其中,荞麦作去壳处理,然后一并研磨均质。热波辐射将配好的去核红枣盛入篾筛,再放入电热波炉进行波炉辐射,热波辐射温度为70~105℃,干熟后研磨均质。配置将上述均质后的各种物料与含水8~10%的饴糖进行中和,然后成型。后处理工序将成型后的产品经干燥、杀菌处理、检验、包装后,即得到的“功能”食品。该食品可制成膏状,或丸状,或粉状,或块状等形状产品。上述工序中,各种原料的均质要求是颗粒为2000~2500目。本专利技术之所以具有人体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够使人无饥饿感,不损伤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仍处于正常态之保健功能,是因为配料中的熟地能养血滋阴、补益肝肾。红枣能扶养脾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荞麦能厚肠胃之正气、除五脏之浊气、益养气力、提升精神。绿豆清热解毒、除烦去渴。饴糖能缓中补虚、中和药性。加之荞麦、绿豆均有饱腹之功。五味通过制备中和后,其性滞,其效缓,食后其药性在胃肠中滞留时间延长,使肠胃得以扶养,脾土自然润泽,血气和畅,使“存储能量”能够得以舒缓转换。本食品配伍之功效在于疗饥、解渴、扶胃养肠;补养气血、调理五脏;减肥保健,自然舒畅。三.附表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权利要求1.一种“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熟地20、绿豆15、荞麦25、红枣30、饴糖10。3.一种“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是包括配料、蒸制、浸炒、热波辐射、配制及后处理工序,其中,配料(重量%)按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的比例配料,蒸制将配好的熟地用无压力蒸汽蒸制,再脱水干燥、研磨均质,浸炒将配好的绿豆、荞麦泡胀后,采用铁锅直火或电锅炒熟焙干,或电烤箱进行干燥香熟处理,其中荞麦作去壳处理后,一并研磨均质,热波辐射将配好的去核红枣,经电热波炉辐射,干熟后研磨均质,配置将上述均质后的各种物料与含水8~10%的饴糖进行中和,然后成型,后处理工序将成型后的产品经干燥、杀菌处理、检验、包装后,即得到“功能”食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配好的熟地装入柳木甑中,升温至100℃,5~15小时后,再行均质干燥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配好的绿豆、荞麦装入木制或不锈钢容器中浸泡,以胀为度,入锅内炒制,炒制温度为升温至70~105℃;或电烤箱烘烤干熟,烘烤温度为70~10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重量%):熟地10~25、绿豆10~25、荞麦15~30、红枣15~20、饴糖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君
申请(专利权)人:胡仲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