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浮陶型平台踏板,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
技术介绍
1、地铁疏散平台是地铁区间隧道内设置的突发事件的专用逃生通道,地铁疏散平台一般由平台板和支撑架组成,支撑架锚固在隧道侧壁或铁轨旁,而平台板铺设在两侧的支撑架上。
2、然而由于隧道空间窄小且有铁轨、管道、电缆等限制,吊装机械设备无法进入隧道内施工,使平台板安装只能通过人力或者轻型机械,进而限制了平台板的重量,如果重量过大,将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减轻平台板的重量以对安装人员减负,但是通常来说,平台板的承载力、抗变形能力和单位面积的重量直接相关,另外,由于地铁疏散平台的特殊性,平台板需同时满足力学、防火、耐侵蚀、抗开裂等要求,为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固的浮陶型平台踏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台主体,所述支撑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台主体底部的支撑内芯,所述支撑内芯内填充有耐火填充件,所述支撑内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外护挡板,所述支撑内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护挡板;
4、所述第一外护挡板和第二外护挡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至支撑内芯内的支撑内衬,两个所述支撑内衬相对设置,且各所述支撑内衬上均并排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筋条。
5、
6、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均与支撑内衬可拆卸连接,且各所述第一支撑筋条上均焊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支撑筋条,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外护挡板和第二外护挡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加强限位宽,所述加强限位宽的顶部延伸至支撑台主体的底部并与支撑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强限位宽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加强限位宽套设在第一外护挡板和第二外护挡板上,所述支撑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防滑的滑滑凸起,且滑滑凸起设置有反光涂层;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经过支撑内衬的设置,确保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安装穿插在支撑内芯内的稳定性,使得支撑内芯能够与第一外护挡板、第二外护挡板、支撑内衬、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经过支撑内芯内填充的耐火填充件,使其满足力学、防火、耐侵蚀、抗开裂等要求。
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由支撑内芯作为支撑台主体的支撑点,在经过支撑内芯内填充的耐火填充件,能够有效的减轻浮陶型平台踏板整体重量的同时经过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抗变性能;
10、并且经过第一外护挡板和第二外护挡板对支撑内芯的外侧进行限位,避免支撑台主体所受负荷较大产生形变压迫支撑内芯造成支撑内芯损坏,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抗形变性能;
11、并且经过支撑内衬的设置,确保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安装穿插在支撑内芯内的稳定性,使得支撑内芯能够与第一外护挡板、第二外护挡板、支撑内衬、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经过支撑内芯内填充的耐火填充件,使其满足力学、防火、耐侵蚀、抗开裂等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台主体(1),所述支撑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内衬(6)相对设置,且各所述支撑内衬(6)上均并排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筋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条(7)均与支撑内衬(6)可拆卸连接,且各所述第一支撑筋条(7)上均焊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支撑筋条(8),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条(8)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挡板(4)和第二外护挡板(5)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加强限位宽(9),所述加强限位宽(9)的顶部延伸至支撑台主体(1)的底部并与支撑台主体(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限位宽(9)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加强限位宽(9)套设在第一外护挡板(4)和第二外护挡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台主体(1),所述支撑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内衬(6)相对设置,且各所述支撑内衬(6)上均并排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筋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陶型平台踏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条(7)均与支撑内衬(6)可拆卸连接,且各所述第一支撑筋条(7)上均焊接有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支撑筋条(8),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条(8)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大伟,侯亮,陈思宇,厉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恒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