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候车亭,具体为一种候车亭。
技术介绍
1、候车亭是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乘客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候车环境,如道路两侧的公交车候车亭便能避免乘客被阳光直接照晒,且配合座位、电子显示屏等可使乘客在休息的同时了解公交车的实时动态,进而合理安排行程。
2、由于公交车候车亭多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因此为了避免过多占用车道,候车亭的整体宽度相对有限,且出于通风的考虑,候车亭侧壁多是镂空状,故在遇到降雨、刮风天气时,候车亭内的乘客可能会被雨水淋湿,此外,多数情况下公交车候车亭两侧还会存在绿化带,而在雨水的冲刷下绿化带内的部分泥土、碎石等可能会溅落至候车亭所在区域,进一步的在雨水和泥土的共同作用下乘客可能因脚底打滑而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候车亭,解决了公交车候车亭受场地及通风条件限制,在大风天气无法提供良好的挡雨效果,以及绿化带内的泥土可能被雨水冲至候车亭所在区域,进而在雨水配合下存在使乘客脚底打滑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候车亭,包括:
3、候车亭框架,其作为整体结构的基础构件,用于装配和承载各个处理机构;
4、收集池,其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顶端后部,用于在降雨时容纳雨水;
5、集雨机构,其设置在收集池内部,用于排出降雨初期的雨水,并留存中后期雨水;
6、挡雨机构,其设置在候车亭框架内部,用于在降雨期间遮挡雨
7、排水机构,其设置在候车亭框架内部两侧,用于排出收集池内部收集的雨水,并利用雨水的自重推动锁扣分离。
8、优选的,所述集雨机构包括v形板,所述v形板外侧固定连接在收集池内部,所述收集池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收集池内上部滑动连接有浮筒组架,所述浮筒组架底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空心柱,多个所述空心柱底端均贯穿v形板,多个所述空心柱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池内底端,所述浮筒组架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板。
9、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相远离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收集池内部两侧,所述收集池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水仓,所述收集池两端前后侧上部均开设有溢流孔,两侧所述排水仓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污水管。
10、优选的,所述挡雨机构包括后挡板,所述后挡板顶端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内顶端后部,所述后挡板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一,所述后挡板中部开设有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二,所述立板底端抵接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二底端固定连接在空腔一内底端,所述收集池内底端后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抵接有气囊一,所述气囊一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架内底端,所述气囊一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气管与空腔一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候车亭框架前端顶部开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内部固定连接有帆布,所述收集池内底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上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架内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一,两侧所述套筒一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套筒二,两侧所述套筒二内顶端均抵接有气囊三,两侧所述气囊三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底端,所述套筒二相靠近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端两侧均抵接有拉绳,两侧所述拉绳后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后端,两侧所述拉绳前端均固定连接在u形架顶端。
12、优选的,所述候车亭框架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侧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相靠近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帆布两侧前端。
13、优选的,所述后挡板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加强板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内顶端,所述后挡板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展示牌,所述候车亭框架内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班表。
14、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u形排水槽,所述u形排水槽开设在候车亭框架内中部,所述u形排水槽与收集池连通,所述候车亭框架内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鞋套箱,两侧所述鞋套箱相靠近一侧上部均铰接有门体一,两侧所述门体一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两侧所述u形板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板,两侧所述竖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侧所述滑板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侧所述弹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鞋套箱内底端,两侧所述滑板底端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侧所述l形板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侧所述连接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一,两侧所述圆盘一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口一,两侧所述连接杆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圆盘二,两侧所述圆盘二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口二,两侧所述圆盘一底端均转动连接在圆盘二顶端,两侧所述圆盘二外侧均滑动连接在u形排水槽内部,所述候车亭框架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槽口,两侧所述槽口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盛装盒。
15、优选的,两侧所述滑板外侧均滑动连接在鞋套箱内部,两侧所述鞋套箱前端均铰接有门体二,两侧所述鞋套箱内下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6、优选的,两侧所述盛装盒底端相靠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架,两侧所述支撑架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鞋套箱底端,所述支撑架相远离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内部两侧。
17、工作原理:当出现降雨时,可通过收集池收集雨水,且受v形板形状影响,雨水可沿v形板表面流向其中部区域,同时利用该v形板两侧略低的弧度特性可使雨水携带枯叶、方便袋等可能存在的杂物由排水口进入排水仓,进而沿污水管排至地面,以达到清理v形板表面的目的,防止枯叶或其它可出现腐败的杂物后续随雨水进入v形板下方而污染v形板与收集池之间的水体,且随着降雨的进行,v形板表面已无明显杂物,当降雨量增大至一定程度时,由于排水口排出的雨水量低于落入收集池的雨水量,故v形板上方可聚集越来越多的雨水,而由多个空心浮筒以及板件连接组成的浮筒组架可受雨水浮力作用而带动均匀分布的空心柱沿v形板和导向杆上移,同时与浮筒组架连接的挡水板可同步移动,从而逐渐遮挡排水口,加速雨水聚集,当空心柱不再与v形板接触时,被挡水板遮挡而无法排出的雨水便可通过空心柱离开v形板时留下的缺口进入v形板下方,从而达到了收集相对干净的雨水的目的,避免后续使用时存在明显异味,此外随着v形板下方雨水体量的增多,水压可同步增大,进而可使压板受力而对气囊一施加作用力,且随着气囊一的收缩变形,可通过均匀分布的导气管使气囊一内部空气进入后挡板内部的空腔一,进一步的,在水压作用下,空腔一内部气压可逐渐升高,而立板则可在气压作用下克服气囊二的推力而下移,此时后挡板表面的通孔一可与立板表面的通孔二错位,以达到利用后挡板和立板阻挡雨水由候车亭后侧淋到乘客的目的,反之,在未出现降雨或降雨不明显时,利用通孔一与通孔二的重合可保证空气流通,同时,随着水压的升高,气囊三也可在套筒二挤压下收缩,而与套筒二连接的横板则可随之下移,以不再推动由聚乙烯制成的拉绳上移,进而在引导板、帆布的自重作用下,收集池内部的拉绳可恢复至平直状态,此时帆布也可在引导板和滑槽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机构(3)包括V形板(301),所述V形板(301)外侧固定连接在收集池(2)内部,所述收集池(2)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302),所述收集池(2)内上部滑动连接有浮筒组架(303),所述浮筒组架(303)底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空心柱(304),多个所述空心柱(304)底端均贯穿V形板(301),多个所述空心柱(30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305),多个所述导向杆(30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池(2)内底端,所述浮筒组架(303)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板(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06)相远离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收集池(2)内部两侧,所述收集池(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水仓(307),所述收集池(2)两端前后侧上部均开设有溢流孔(308),两侧所述排水仓(307)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污水管(3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机构(4)包括后挡板(401),所述后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框架(1)前端顶部开设有空腔二(411),所述空腔二(411)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架(412),所述U形架(412)内部固定连接有帆布(413),所述收集池(2)内底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14),所述固定架(414)内上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15),所述固定架(414)内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一(416),两侧所述套筒一(41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套筒二(417),两侧所述套筒二(417)内顶端均抵接有气囊三(418),两侧所述气囊三(418)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414)内底端,所述套筒二(417)相靠近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19),所述横板(419)顶端两侧均抵接有拉绳(420),两侧所述拉绳(420)后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414)内后端,两侧所述拉绳(420)前端均固定连接在U形架(412)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框架(1)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22),两侧所述滑槽(422)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引导板(421),所述引导板(421)相靠近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帆布(413)两侧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401)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423),多个所述加强板(423)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1)内顶端,所述后挡板(401)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展示牌(424),所述候车亭框架(1)内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班表(4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5)包括U形排水槽(501),所述U形排水槽(501)开设在候车亭框架(1)内中部,所述U形排水槽(501)与收集池(2)连通,所述候车亭框架(1)内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鞋套箱(502),两侧所述鞋套箱(502)相靠近一侧上部均铰接有门体一(503),两侧所述门体一(503)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504),两侧所述U形板(50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板(505),两侧所述竖板(50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506),两侧所述滑板(506)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07),两侧所述弹簧(507)底端均固定连接在鞋套箱(502)内底端,两侧所述滑板(506)底端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508),两侧所述L形板(508)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09),两侧所述连接杆(509)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一(510),两侧所述圆盘一(510)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口一(511),两侧所述连接杆(509)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圆盘二(512),两侧所述圆盘二(512)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口二(513),两侧所述圆盘一(510)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机构(3)包括v形板(301),所述v形板(301)外侧固定连接在收集池(2)内部,所述收集池(2)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302),所述收集池(2)内上部滑动连接有浮筒组架(303),所述浮筒组架(303)底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空心柱(304),多个所述空心柱(304)底端均贯穿v形板(301),多个所述空心柱(30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305),多个所述导向杆(30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收集池(2)内底端,所述浮筒组架(303)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板(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06)相远离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收集池(2)内部两侧,所述收集池(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水仓(307),所述收集池(2)两端前后侧上部均开设有溢流孔(308),两侧所述排水仓(307)相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污水管(3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机构(4)包括后挡板(401),所述后挡板(401)顶端固定连接在候车亭框架(1)内顶端后部,所述后挡板(401)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一(402),所述后挡板(401)中部开设有空腔一(403),所述空腔一(403)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板(404),所述立板(404)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二(405),所述立板(404)底端抵接有气囊二(406),所述气囊二(406)底端固定连接在空腔一(403)内底端,所述收集池(2)内底端后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407),所述限位架(407)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408),所述压板(408)底端抵接有气囊一(409),所述气囊一(409)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架(407)内底端,所述气囊一(409)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气管(410)与空腔一(40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框架(1)前端顶部开设有空腔二(411),所述空腔二(411)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架(412),所述u形架(412)内部固定连接有帆布(413),所述收集池(2)内底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14),所述固定架(414)内上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15),所述固定架(414)内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一(416),两侧所述套筒一(41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套筒二(417),两侧所述套筒二(417)内顶端均抵接有气囊三(418),两侧所述气囊三(418)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414)内底端,所述套筒二(417)相靠近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19),所述横板(419)顶端两侧均抵接有拉绳(420),两侧所述拉绳(420)后端均固定连接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居成君,潘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