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防伪,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及动态放大薄膜。
技术介绍
1、目前的透镜阵列放大主要呈现的效果有两种:一种是微图文放大,有景深和运动效果;另一种是单图像放大,有景深动态或立体效果。其中,微图文是通过制作单元图形阵列而成,单图像图文是通过集成成像原理计算而成。
2、一般地,为了形成单图像立体图文,往往需要在3d软件里进行建模,形成立体模型。为了呈现阵列图形形成的立体图像,也需要进行3d建模,并对阵列图形进行变形模拟,使其符合立体模型的视觉效果,但制图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及动态放大薄膜。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包括:
3、获取微透镜参数,所述微透镜参数包括焦距、排布周期、折射率;
4、预设立体图像效果,并设定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
5、根据所述预设立体图像效果进行立体建模,形成立体图像模型;
6、根据所述微透镜参数、所述立体图像模型的景深数据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所述景深数据包括所述最高景深、所述最低景深以及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景深;
7、根据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将预设的微图文进行变形后得到目标微图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的步骤包括:
9、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
10、根据所述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建立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与景深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
11、根据所述微透镜的周期、所述最小周期差及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13、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上浮效果时,所述立体图像模型的最低点在零平面以上,根据所述最高景深标定所述最小周期差,根据所述最低景深标定所述最大周期差,
14、通过下式进行标定:
15、
16、
17、其中,omin表示所述最小周期差,omax表示所述最大周期差,n1为微透镜和微图文材料的折射率,n2为成像空间的折射率,f为透镜焦距,dmin为最小景深,dmax为最大景深,t1为微透镜的排布周期。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上浮效果时,所述映射关系为:
19、ox=omin+(omax-omin)×(dmax-dx)/(dmax-dmin)
20、其中,o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d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景深,dmax表示所述最高景深,dmin表示所述最低景深,omax表示所述最大周期差,omin表示所述最小周期差。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上浮效果时,通过下式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22、tx=t1+ox
23、其中,t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o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t1为微透镜的排布周期。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25、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下沉效果时,所述立体图像模型的最高点在零平面以下,根据所述最低景深标定所述最小周期差,根据所述最高景深标定所述最大周期差,
26、通过下式进行标定:
27、
28、
29、其中,omin表示所述最小周期差,omax表示所述最大周期差,n1为微透镜和微图文材料的折射率,n2为成像空间的折射率,f为透镜焦距,dmin为最小景深,dmax为最大景深,t1为微透镜的排布周期。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下沉效果时,所述映射关系为:
31、ox=omax-(omax-omin)×(dmin-dx)/(dmax-dmin)
32、其中,o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d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景深,dmax表示所述最高景深,dmin表示所述最低景深,omax表示所述最大周期差,omin表示所述最小周期差。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下沉效果时,通过下式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34、tx=t1-ox
35、其中,t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ox表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差,t1为微透镜的排布周期。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体图像模型至少包括半球体模型、球体模型以及波浪形曲面模型。
3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态放大薄膜,包括基材、形成于基材一侧的微图文以及形成于基材另一侧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各微透镜与各微图文一一对应;所述微透镜的排布周期与所述微图文的排布周期不同;
38、其中,所述微图文为通过上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所述目标微图文。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图文沿垂直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截面为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内填充油墨。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阵列远离所述微图文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图文和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的距离在微透镜的焦距范围内。
4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构建的立体图像模型的相关参数演算出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由于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与微图文上各点相对应,即相当于确定出微图文上各点的周期,进而得到目标微图文,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目标微图文与微透镜阵列相互配合所呈现出的图像效果即为预设立体图像效果,由此可制作出满足各种立体显示需求的微图文,进而得到多样化的立体显示效果,制作过程较为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上浮效果时,通过下式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下沉效果时,通过下式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像模型至少包
10.一种动态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放大薄膜包括基材、形成于基材一侧的微图文以及形成于基材另一侧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各微透镜与所述各微图文一一对应;所述微透镜的排布周期与所述微图文的排布周期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沿垂直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截面为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内填充油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远离所述微图文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和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的距离在微透镜的焦距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设立体图像效果为上浮效果时,通过下式确定所述立体图像模型上各点的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立体图像效果、最高景深和最低景深,标定最小周期差和最大周期差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图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宁,杨颖,朱鸣,张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