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04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5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包括连接杆、主杆、副杆和用于固定货物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无人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杆连接,所述主杆与所述副杆连接有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与所述主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相交,所述副杆与所述固定杆连接,将货物固定在固定杆上,第一旋转装置驱动副杆转动,改变固定杆的位置,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装置转动,进一步增加固定杆的自由度,可以灵活、精确地调整固定杆的位置,装载不同形状、大小的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运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


技术介绍

1、物流无人机是近年来物流行业热门的新兴物流配送方式,基于无人机运输的速度快、配送路程短、受地面交通情况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物流无人机成为了智能物流配送方式的一种绝佳选择。

2、专利cn219134508u公开了一种物流无人机载物结构,包括无人机和箱体,无人机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与无人机的底座中间处连接,固定杆的两端底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弹性卡栓,箱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凹槽,弹性卡栓的一端能够卡入凹槽的内部,弹性卡栓包括栓杆,栓杆的中部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端连接。该物流无人机载物结构中,通过弹簧能够使得栓杆有一定的回弹力,从而卡在凹槽内,在空中运输时,也不会造成栓杆的脱落,进一步通过弹片将栓杆的端头卡在凹槽内壁,避免栓杆滑脱,保证运输安全,且拆卸时,只需向外拉出栓杆,即可使得弹性卡栓快速脱离箱体,便于货物的拆装。但在上述方案中,只能够挂载特定尺寸、形状的箱体,在实际使用中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能够改变挂载结构的形状,装载不同形状、尺寸的货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包括连接杆、主杆、副杆和用于固定货物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无人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杆连接,所述主杆与所述副杆连接有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与所述主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相交,所述副杆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4、本技术的无人机挂载结构,挂载结构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无人机上,将货物固定在固定杆上,第一旋转装置驱动副杆转动,改变固定杆的位置,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装置转动,进一步增加固定杆的自由度,可以灵活、精确地调整固定杆的位置,装载不同形状、大小的货物。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衔接件、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轴和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衔接件与所述主杆连接,所述第一轴座与所述第一衔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副杆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杆的末端,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衔接件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装置工作时,第一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旋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副杆转动,改变固定杆的位置,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一衔接件旋转,带动第一旋转装置转动,进一步调整固定杆的位置。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互相垂直,使副杆运动的范围达到最大,从而提高固定杆的活动范围。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货物底面的底托和用于与货物侧面接触且用于限制货物水平移动的侧托。装货时,将货物放置在底托上,侧托可以限制货物的水平运动,防止货物从底托上滑落,实现对货物的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有至少两组,货物底面放置在所述底托上,货物各侧面被夹持在各组所述侧托之间。设置多组固定杆,可以使货物固定的更加牢固,对底托、侧托与货物的接触面积大小的要求降低;货物各侧面被夹持在各组侧托之间,可以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避免发生滑动。

9、进一步地,所述侧托包括第一侧托和第二侧托,所述第一侧托与所述第二侧托相交,所述第一侧托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底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托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托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托上表面的边缘上。第一侧托和第二侧托分别限制货物在一个方向上的水平运动,通过各组第一侧托和第二侧托的配合,可以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副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可以调整固定杆与副杆的相对角度,使底托和侧托始终与货物贴合,不受固定杆的位置变化影响。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衔接件、第三旋转电机、第二旋转轴和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衔接件与所述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座与所述第一衔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上,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工作时,第三旋转电机驱动第二旋转轴转动,带动与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固定杆相对于副杆发生转动,调整底托和侧托的倾斜度,使底托和侧托始终与货物贴合。

12、进一步地,所述货物装载于箱体,所述箱体的水平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固定杆数量与箱体的边数相等,所述箱体各角与所述底托和所述侧托贴合。固定杆数量与箱体边数相等,使箱体每个角都能安装在底托和侧托之间,箱体各角与底托和侧托贴合,可以避免箱体在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发生活动,保证箱体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箱盖和箱仓,所述箱盖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箱仓,所述箱仓安装在所述箱盖的底部,所述箱盖各边角底部分别与各组所述底托接触,所述箱盖各边角的侧面与所述侧托抵接。箱盖底部面积大于箱仓,外露部分与底托和侧托抵接,使箱盖固定在各组固定杆之间,从而使箱仓随之固定;通过固定箱盖来固定箱体,提高了挂载结构所能容纳的箱体高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的无人机挂载结构,通过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电机,灵活、精确地调整固定杆的位置,从而装载并固定不同形状、大小的货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主杆(2)、副杆(3)和用于固定货物的固定杆(6),所述连接杆(1)一端与无人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杆(2)连接,所述主杆(2)与所述副杆(3)连接有第一旋转装置(4),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与所述主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21),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旋转轴线相交,所述副杆(3)与所述固定杆(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包括第一衔接件(41)、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轴(42)和第一轴座(43),所述第一衔接件(41)与所述主杆(2)连接,所述第一轴座(43)与所述第一衔接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43)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2)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座(43)转动连接,所述副杆(3)与所述第一旋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杆(2)的末端,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衔接件(41)固定连接。

<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旋转轴线方向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货物底面的底托(61)和用于与货物侧面接触且用于限制货物水平移动的侧托(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有至少两组,货物底面放置在所述底托(61)上,货物各侧面被夹持在各组所述侧托(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托(62)包括第一侧托(621)和第二侧托(622),所述第一侧托(621)与所述第二侧托(622)相交,所述第一侧托(621)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6)的底部,所述底托(6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托(621)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托(62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托(61)上表面的边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3)与所述固定杆(6)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5)包括第二衔接件(51)、第三旋转电机、第二旋转轴(52)和第二轴座(53),所述第二衔接件(51)与所述副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座(53)与所述第二衔接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座(53)上,所述第二旋转轴(52)一端与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座(5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6)与所述第二旋转轴(5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装载于箱体(7),所述箱体(7)的水平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固定杆(6)数量与箱体(7)的边数相等,所述箱体(7)各角与所述底托(61)和所述侧托(62)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包括箱盖(71)和箱仓(72),所述箱盖(7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箱仓(72),所述箱仓(72)安装在所述箱盖(71)的底部,所述箱盖(71)各边角底面分别与各组所述底托(61)接触,所述箱盖(71)各边角的侧面与所述侧托(62)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主杆(2)、副杆(3)和用于固定货物的固定杆(6),所述连接杆(1)一端与无人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杆(2)连接,所述主杆(2)与所述副杆(3)连接有第一旋转装置(4),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与所述主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21),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旋转轴线相交,所述副杆(3)与所述固定杆(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4)包括第一衔接件(41)、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轴(42)和第一轴座(43),所述第一衔接件(41)与所述主杆(2)连接,所述第一轴座(43)与所述第一衔接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43)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2)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座(43)转动连接,所述副杆(3)与所述第一旋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杆(2)的末端,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衔接件(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1)的旋转轴线方向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货物底面的底托(61)和用于与货物侧面接触且用于限制货物水平移动的侧托(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有至少两组,货物底面放置在所述底托(61)上,货物各侧面被夹持在各组所述侧托(62)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泽霖罗炜平何紫怡马诗怡陈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