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695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科研实验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密闭腔体、加温加湿结构、除湿结构、控制系统、第一气泵、水泵、导热铜管和气瓶;导热铜管设置在密闭腔体内;气瓶内存储有实验气体且气瓶与密闭腔体连接;沿气流方向,密闭腔体、加温加湿结构和第一气泵依次连通形成加湿环路,密闭腔体、除湿结构和第一气泵依次连通形成除湿环路;沿水流方向,加温加湿结构、水泵和导热铜管依次连通形成加温环路;控制系统控制密闭腔体处于加温、加湿或除湿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评估工业内窥镜在不同工作气氛、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为优化内窥镜设计和开发检测性能更佳的工业内窥镜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科研实验温湿度调节,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等,当高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后,因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其高电压、高气压的暗室环境,使其内部故障检测困难。目前,工业内窥镜以其非破坏性检测、直观性观察等优势,在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工业内窥镜属于精密仪器,其工作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工业内窥镜一般在相对湿度为5%到95%的环境中工作。过于潮湿的环境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和短路,而过于干燥的环境则可能引起静电干扰。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不同湿度条件下工业内窥镜的检测性能,为优化内窥镜设计和开发检测性能更佳的工业内窥镜奠定基础。因此,为内窥镜性能检测相关科研实验提供一个稳定的湿度控制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3、现有技术中的湿度控制装置有智能型温湿度控制器,其能够自动检测环境中的温湿度值,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自动调节,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精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4、授权公告号为cn204438389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密闭空间的温湿度控制装置,其能够恒定密闭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还能够实现内外部空气的交换,尤其适用于植物的人工培养箱,也可以用于其他密闭空间。但其仅通过通风管道进行温湿度调节,调节效率低,达到所需的温湿度需要较长时间;且其仅适用于以空气为实验气体的密闭空间,当需要其他气体做实验气体时,本专利不适用。

5、申请公布号为cn116908079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综合温湿度控制的实验箱,该实验箱包括有温湿度实验箱,温湿度实验箱内设置有水龙头、三个用于供水的储水容器、给水管、储水箱和供水组件;本申请通过控制温湿度实验箱模拟夏冬季节的环境,测试生料带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老化的时间。但该实验箱也仅能使用空气作为实验气体。

6、而在使用工业内窥镜对高压电气设备内部进行故障检测时,可能会遇到多种不同的工作气氛,如空气、氮气、六氟化硫等,这些气氛对内窥镜的性能和使用方式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使其既能以空气作为实验气体,也能以其他气体作为实验气体对工业内窥镜进行性能检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温湿度控制装置只能使用一种气体作为实验气体、不能使用多种气体作为实验气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既能以空气作为实验气体,也能使用其他气体作为实验气体。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包括密闭腔体、加温加湿结构、除湿结构、控制系统、第一气泵、水泵、导热铜管和气瓶;所述导热铜管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内;所述气瓶18内存储有实验气体且所述气瓶18与密闭腔体11连接;沿气流方向,所述密闭腔体、加温加湿结构和第一气泵依次连通形成加湿环路,所述密闭腔体、除湿结构和第一气泵依次连通形成除湿环路;沿水流方向,所述加温加湿结构、水泵和导热铜管依次连通形成加温环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密闭腔体处于加温状态、加湿状态或除湿状态。

4、优选的,所述密闭腔体内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密闭腔体外设置有气压表,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气压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5、优选的,所述加温加湿结构为装有水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外部设置有保温套,且所述密闭容器顶部分别设置有竖直插入到容器内部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加热棒;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泵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连入加湿环路;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导热铜管的两端相连,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导热铜管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水泵;所述第一气泵、水泵和加热棒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6、优选的,所述除湿结构的进气端与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除湿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泵连接;且所述除湿结构为装有吸水化学物质的密闭容器,所述吸水化学物质为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

7、优选的,所述气瓶与所述密闭腔体的进气口连接,且靠近所述气瓶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阀门,所述气瓶内的实验气体是除空气以外的、且不与水或除湿结构中吸水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8、优选的,所述加温加湿结构和除湿结构的出气端均连接有真空泵,且靠近真空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八阀门。

9、优选的,所述密闭腔体的进气口还连接有第二气泵,且靠近所述第二气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十阀门。

10、优选的,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和除湿结构13分别通过管道并联在所述密闭腔体11和第一气泵15之间;所述密闭腔体11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密闭腔体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二阀门2;所述除湿结构13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四阀门4,所述除湿结构13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三阀门3;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五阀门5,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六阀门6,所述第一气泵15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七阀门7。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基于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3、在密闭腔体内填充实验气体,调节密闭腔体内压力为预设压力;所述实验气体为空气或气瓶中气体;

14、采集密闭腔体内的实际温度值和实际湿度值,并传输至控制系统;

15、判断所述实际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大小,和/或,判断所述实际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利用所述控制系统调节密闭腔体内的湿度和/或温度。

16、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实际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大小,当实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处于除湿状态;当实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处于加湿状态;所述判断所述实际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当实际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处于加温状态。

17、综合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湿、除湿两个环路的方式来控制密闭腔中的湿度,并设置第一气泵使气体在加湿或除湿环路中循环,从而密闭腔体能够快速达到并维持工业内窥镜性能检测实验所需的湿度条件,本专利技术可以模拟从极干燥到极潮湿的各种环境,以评估工业内窥镜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检测性能,为优化内窥镜设计和开发检测性能更佳的工业内窥镜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业内窥镜检测电力电气相关设备内部状态的准确性。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瓶、真空泵和第二气泵,使得本专利技术密闭腔体既可以使用空气作为实验气体,也能使用除空气外的其他气体,如六氟化硫、氮气等作为实验气体,扩大了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范围。此外,通过调节真空泵或第二气泵的开启和关闭,能实现实时调节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腔体(11)、加温加湿结构(12)、除湿结构(13)、控制系统(14)、第一气泵(15)、水泵(16)、导热铜管(21)和气瓶(18);所述导热铜管(21)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11)内;所述气瓶(18)内存储有实验气体且所述气瓶(18)与密闭腔体(11)连接;沿气流方向,所述密闭腔体(11)、加温加湿结构(12)和第一气泵(15)依次连通形成加湿环路,所述密闭腔体(11)、除湿结构(13)和第一气泵(15)依次连通形成除湿环路;沿水流方向,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水泵(16)和导热铜管(21)依次连通形成加温环路;所述控制系统(14)控制所述密闭腔体(11)处于加温状态、加湿状态或除湿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11)内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3),所述密闭腔体(11)外设置有气压表(22),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3)和所述气压表(22)与所述控制系统(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为装有水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外部设置有保温套(24),且所述密闭容器顶部分别设置有竖直插入到容器内部的进气管(25)、出气管(26)、进水管(27)、出水管(28)和加热棒(20);所述进气管(25)与所述密闭腔体(11)连接,所述出气管(26)与所述第一气泵(15)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连入加湿环路;所述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导热铜管(21)的两端相连,且所述出水管(28)与所述导热铜管(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水泵(16);所述第一气泵(15)、水泵(16)和加热棒(20)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1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结构(13)的进气端与所述密闭腔体(11)连接,所述除湿结构(13)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泵(15)连接;且所述除湿结构(13)为装有吸水化学物质的密闭容器,所述吸水化学物质为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18)与所述密闭腔体(11)的进气口连接,且靠近所述气瓶(18)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阀门(9),所述气瓶(18)内的实验气体是除空气以外的、且不与水或除湿结构(13)中吸水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和除湿结构(13)的出气端均连接有真空泵(17),且靠近真空泵(17)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八阀门(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11)的进气口还连接有第二气泵(19),且靠近所述第二气泵(19)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十阀门(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和除湿结构(13)分别通过管道并联在所述密闭腔体(11)和第一气泵(15)之间;所述密闭腔体(11)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密闭腔体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二阀门(2);所述除湿结构(13)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四阀门(4),所述除湿结构(13)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三阀门(3);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五阀门(5),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的进气端设置有第六阀门(6),所述第一气泵(15)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七阀门(7)。

9.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实际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大小,当实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11)处于除湿状态;当实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11)处于加湿状态;所述判断所述实际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大小,当实际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密闭腔体(11)处于加温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腔体(11)、加温加湿结构(12)、除湿结构(13)、控制系统(14)、第一气泵(15)、水泵(16)、导热铜管(21)和气瓶(18);所述导热铜管(21)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11)内;所述气瓶(18)内存储有实验气体且所述气瓶(18)与密闭腔体(11)连接;沿气流方向,所述密闭腔体(11)、加温加湿结构(12)和第一气泵(15)依次连通形成加湿环路,所述密闭腔体(11)、除湿结构(13)和第一气泵(15)依次连通形成除湿环路;沿水流方向,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水泵(16)和导热铜管(21)依次连通形成加温环路;所述控制系统(14)控制所述密闭腔体(11)处于加温状态、加湿状态或除湿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11)内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3),所述密闭腔体(11)外设置有气压表(22),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3)和所述气压表(22)与所述控制系统(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加湿结构(12)为装有水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外部设置有保温套(24),且所述密闭容器顶部分别设置有竖直插入到容器内部的进气管(25)、出气管(26)、进水管(27)、出水管(28)和加热棒(20);所述进气管(25)与所述密闭腔体(11)连接,所述出气管(26)与所述第一气泵(15)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连入加湿环路;所述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导热铜管(21)的两端相连,且所述出水管(28)与所述导热铜管(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水泵(16);所述第一气泵(15)、水泵(16)和加热棒(20)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1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腔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结构(13)的进气端与所述密闭腔体(11)连接,所述除湿结构(13)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泵(15)连接;且所述除湿结构(1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荣韩旭冯洪润付炜平裴少通甄利尹子会孟延辉赵智龙冯鹏森范晓丹刘子豪李江龙李建鹏王占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