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679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外壁上安装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连杆,连杆的末端均安装有动力机构,无人机的底部固定有底座;底座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底面中部向内开设有凹槽,凹槽为梯形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架,底座的底面两侧安装有若干个缓冲脚垫。本技术在无人机的底部安装了缓冲脚垫和缓冲架,由于缓冲脚垫的高度不同,在对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两侧的缓冲脚垫与地面或者平台最先接触,中部的缓冲脚垫与地面或者平台最后接触,中部的脚垫缓冲后,缓冲架再与地面和平台接触,达到逐级缓冲的效果,提高缓冲质量;位于动力机构上的防撞板可以避免动力机构与其他物体发生直接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1、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无人机越来越火,玩无人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高空飞行变数太大,无人机坠落情况较为普遍,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在飞行时经常进行拍摄等工作,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经常因为操作者操作不慎或因地形和气流等缘故造成无人机的磕碰和撞击现象,对无人机的机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2、现有的无人机防撞装置防撞结构大多较为简单,在降落过程中仍会将较大的冲击力传导至无人机本体上,从而易造成无人机本体损坏,为此提出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防撞装置防撞结构大多较为简单,在降落过程中仍会将较大的冲击力传导至无人机本体上,从而易造成无人机本体损坏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外壁上安装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均安装有动力机构,无人机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底面中部向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梯形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架,底座的底面两侧安装有若干个缓冲脚垫,若干缓冲脚垫的高度由两侧向中部递减。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盒、伸缩缓冲管和防撞板,所述固定盒安装在连杆的末端且固定盒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有旋翼。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伸缩缓冲管垂直连接在固定盒的外壁上,伸缩缓冲管的末端与防撞板的侧壁中部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撞板呈弧形结构且表面两侧均匀开设有通风槽,相邻通风槽之间形成有缓冲条。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缓冲架包括固定板和缓冲曲杆,所述缓冲曲杆呈倒置的j形结构且对称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缓冲曲杆的底部末端安装有支撑垫。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缓冲脚垫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杆,缓冲杆的上端延伸至底座的内部且与底座活动连接,缓冲杆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缓冲杆上套设有弹簧。

10、(三)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在无人机的底部安装了缓冲脚垫和缓冲架,由于缓冲脚垫的高度不同,在对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两侧的缓冲脚垫与地面或者平台最先接触,中部的缓冲脚垫与地面或者平台最后接触,中部的脚垫缓冲后,缓冲架再与地面和平台接触,达到逐级缓冲的效果,提高缓冲质量;位于动力机构上的防撞板可以避免动力机构与其他物体发生直接碰撞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外壁上安装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连杆(2),所述连杆(2)的末端均安装有动力机构(3),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底面中部向内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为梯形凹槽(4)且凹槽(4)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架(5),底座(6)的底面两侧安装有若干个缓冲脚垫(7),若干缓冲脚垫(7)的高度由两侧向中部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盒(13)、伸缩缓冲管(11)和防撞板(10),所述固定盒(13)安装在连杆(2)的末端且固定盒(1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有旋翼(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缓冲管(11)垂直连接在固定盒(13)的外壁上,伸缩缓冲管(11)的末端与防撞板(10)的侧壁中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0)呈弧形结构且表面两侧均匀开设有通风槽(12),相邻通风槽(12)之间形成有缓冲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5)包括固定板(16)和缓冲曲杆(15),所述缓冲曲杆(15)呈倒置的J形结构且对称安装在固定板(16)的底部,缓冲曲杆(15)的底部末端安装有支撑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脚垫(7)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杆(17),缓冲杆(17)的上端延伸至底座(6)的内部且与底座(6)活动连接,缓冲杆(17)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缓冲杆(17)上套设有弹簧(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外壁上安装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连杆(2),所述连杆(2)的末端均安装有动力机构(3),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底面中部向内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为梯形凹槽(4)且凹槽(4)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架(5),底座(6)的底面两侧安装有若干个缓冲脚垫(7),若干缓冲脚垫(7)的高度由两侧向中部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盒(13)、伸缩缓冲管(11)和防撞板(10),所述固定盒(13)安装在连杆(2)的末端且固定盒(1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有旋翼(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太宇付龙昊王秀金沈佳鑫毕艳茹王麒森甄奕丞于凡王志勃刘畅张艺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