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既有桥梁可能因维护、改造、避让新建桥梁等原因需要进行换墩施工。如图1、图2所示,既有桥梁一般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支座3;上部结构又称桥跨1,桥跨1很多是由多个t梁11拼接而成;下部结构包括桥墩2和基础,其中,桥墩2很多是双柱框架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墩柱21、连接于两个墩柱21顶端上的盖梁22、连接于两个墩柱21之间的至少一个系梁23,盖梁22的顶面上设有多个支座垫石24;多个支座3一一对应安装于支座垫石24上,支座3为桥跨1与桥墩2支承处的传力装置。
2、换墩时通常在既有桥梁的原有桥墩2附近设立临时支撑体系,利用临时支撑体系对原有桥墩2上方前后两个桥跨1的端部进行顶升,使前后两个桥跨1与原有桥墩2相脱离,并对顶升后的桥垮1进行临时支撑,然后对原有桥墩2进行拆除,拆除后还建新桥墩,再利用临时支撑体系将前后两个桥跨1落于新桥墩上,实现既有桥梁的换墩施工;由此可见,临时支撑体系将直接影响既有桥梁换墩时的施工安全性;另外,在临时支撑体系施工时,可能面临既有桥梁桥下净空较大、场地狭窄等限制,难以支立大型吊装设备进行施工时的吊装作业,导致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较为困难,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
3、施工场地准备:对既有桥梁原有桥墩附近施工区域进行硬化整平;
4、临时支撑基础施工: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进行基础承台的施工,并将多个支撑座预埋在基础承台的顶面内;
5、钢管支架安装: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桥跨下方分别设置一套钢管支架,每套钢管支架包括靠近原有桥墩的前排钢管架和远离原有桥墩的后排钢管架,前后两排钢管架相互连接且其底部均连接于支撑座上;
6、顶升系统安装:在两个前排钢管架的顶部分别安装一套顶升系统,两套顶升系统的顶面分别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相压接,用于对桥跨进行顶升、顶升后的临时支撑、换墩后的回落;
7、应急顶撑系统安装:在两个后排钢管架的顶部分别安装一套应急顶撑系统,两套应急顶撑系统的顶面分别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之间预留有安全间隙。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临时支撑基础施工步骤包括,首先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测放多个桩基的平面位置,并进行桩基的施工;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承台模板的支立、承台钢筋的绑扎、基础承台的浇筑,在进行基础承台的浇筑时,将多个支撑座预埋在基础承台的顶面内;每一支撑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栓,螺栓的顶端凸出基础承台的顶面。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桩基为嵌岩桩,桩基嵌入基岩的深度不小于3倍的桩基桩径。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排钢管架包括横向间隔布设的多个钢管柱;顶升系统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垫梁及多个千斤顶;第一横梁连接于前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千斤顶横向布设于第一横梁的顶面上,其中,桥跨的每一t梁腹板下方均对应设有一千斤顶,并在最外侧的两个千斤顶之外还分别设有一千斤顶;第一垫梁压接于所有千斤顶的顶面上;第一垫梁的顶面上横向布设有多个第一垫块,第一垫块用于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相压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垫梁横向两端的顶面上分别凸设一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与第一垫梁上方桥垮横向两端t梁的马蹄外侧面相贴靠。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应急顶撑系统包括第二横梁、第二垫梁及多个支撑块,第二横梁连接于后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支撑块横向布设于第二横梁的顶面上,第二垫梁压接于所有支撑块的顶面上,第二垫梁的顶面上横向布设有多个第二垫块,第二垫块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之间预留有安全间隙。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应急顶撑系统的顶面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之间预留的安全间隙为15mm-20mm。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钢管柱包括竖向连接的多个钢管节段;前后两排钢管架横向上及纵向上两两相邻的钢管节段之间均连接有平联件及斜撑件。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钢管支架、顶升系统及应急顶撑系统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16、在桥下原有桥墩附近设置吊车,利用吊车分节段安装钢管柱,同高度的钢管节段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横向上及纵向上两两相邻钢管节段之间的平联件及斜撑件的安装,直至完成位于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的钢管支架的安装;
17、在桥跨上设置吊装系统,吊装系统包括行走架和吊装架;行走架横跨于既有桥梁桥面上且可沿纵向往复移动,行走架上沿横向布设有两台吊装卷扬机;吊装架横向设置在桥跨下方,其横向两端通过吊绳分别与两台吊装卷扬机连接,吊装架的下方连接有可沿吊装架横向往复移动的电动桁车;采用桥下吊车和桥上吊装系统相互配合的方式,安装其余钢管节段,进而完成超出吊车吊装高度范围的钢管支架的安装,然后安装钢管支架上的第一横梁、第一垫梁、第二横梁及第二垫梁。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能够为既有桥梁换墩提供一种稳固可靠的临时支撑体系,确保既有桥梁换墩时的施工安全性,并降低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基础施工步骤包括,首先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测放多个桩基的平面位置,并进行所述桩基的施工;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承台模板的支立、承台钢筋的绑扎、基础承台的浇筑,在进行所述基础承台的浇筑时,将多个所述支撑座预埋在基础承台的顶面内;每一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凸出基础承台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为嵌岩桩,所述桩基嵌入基岩的深度不小于3倍的桩基桩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管架包括横向间隔布设的多个钢管柱;所述顶升系统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垫梁及多个千斤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于前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所述千斤顶横向布设于第一横梁的顶面上,其中,桥跨的每一T梁腹板下方均对应设有一所述千斤顶,并在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千斤顶之外还分别设有一千斤顶;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垫梁横向两端的顶面上分别凸设一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第一垫梁上方桥垮横向两端T梁的马蹄外侧面相贴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顶撑系统包括第二横梁、第二垫梁及多个支撑块,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后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所述支撑块横向布设于第二横梁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垫梁压接于所有支撑块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垫梁的顶面上横向布设有多个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之间预留有安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应急顶撑系统的顶面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之间预留的安全间隙为15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管柱包括竖向连接的多个钢管节段;前后两排钢管架横向上及纵向上两两相邻的所述钢管节段之间均连接有平联件及斜撑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钢管支架、顶升系统及应急顶撑系统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基础施工步骤包括,首先在原有桥墩纵向两侧的地面上测放多个桩基的平面位置,并进行所述桩基的施工;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承台模板的支立、承台钢筋的绑扎、基础承台的浇筑,在进行所述基础承台的浇筑时,将多个所述支撑座预埋在基础承台的顶面内;每一所述支撑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凸出基础承台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为嵌岩桩,所述桩基嵌入基岩的深度不小于3倍的桩基桩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桥梁换墩时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钢管架包括横向间隔布设的多个钢管柱;所述顶升系统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垫梁及多个千斤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于前排钢管架所有钢管柱的顶面上;多个所述千斤顶横向布设于第一横梁的顶面上,其中,桥跨的每一t梁腹板下方均对应设有一所述千斤顶,并在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千斤顶之外还分别设有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垫梁压接于所有千斤顶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垫梁的顶面上横向布设有多个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用于与其上方桥跨的t梁底面相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勋,刘明,孟玉团,张驰,马欢欢,郭伟,李鑫,赵春普,林函,邢禹海,潘宁强,孙培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