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燃料电池电堆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的散热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燃料电池电堆的最高工作温度需要远低于传统发动机,因此需要设计独立的、更为精细的散热系统来满足车辆的冷却需求。然而,当前冷却系统及控制策略并不能精准匹配这些冷却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冷却系统的能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精细的控制策略实现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性能最大化,有效降低散热系统能耗,提升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3、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散热器用于对目标部件进行循环散热,散热风扇为若干个,且用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目标部件的工作温度,确认工作温度是否超过预设工作温度阈值,响应于工作温度超过预设工作温度阈值,开启散热器水泵;
5、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
6、针对若干个散热风扇,计算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若干个液风温差值;
7、按照降序的顺序对若干个液风温差值进行排序,得到针对若干个散
8、控制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预设顺序开启工作。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目标部件的工作温度,确认工作温度是否超过预设工作温度阈值,响应于工作温度超过预设工作温度阈值,开启散热器水泵;进一步地,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针对若干个散热风扇,计算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若干个液风温差值;按照降序的顺序对若干个液风温差值进行排序,得到针对若干个散热风扇的预设顺序;控制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预设顺序开启工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对散热系统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利用散热器、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紧密配合与高效协同工作,提升散热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针对散热器表面可能存在的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对散热系统中的散热风扇进行精确控制,这种精细化的控制不仅有助于减少散热系统所消耗的能量,还能显著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为驾驶者带来更加经济、环保的驾驶体验。
1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车辆的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后的目标温度,在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2、获取目标温度;
13、确认目标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目标温度阈值;
14、响应于目标温度大于预设目标温度阈值,确认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控制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预设顺序开启工作,包括:
16、响应于开启任意一个散热风扇后,确认目标温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目标温度阈值;
17、响应于目标温度大于预设目标温度阈值,按照预设顺序开启与该散热风扇在预设顺序中相邻的下一个散热风扇。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19、响应于开启任意一个散热风扇后,确定与该散热风扇相应的液风温差值对应的预设温差范围,按照预设温差范围控制该散热风扇的风扇占空比。
2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优化了散热系统的性能,有效降低散热系统能耗,提升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21、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
22、散热器,用于通过冷却液对目标部件进行循环散热;
23、若干个散热风扇,用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
24、散热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中的冷却液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后的目标温度;
25、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以及目标温度控制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预设顺序开启工作。
2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散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用于向散热器输入冷却液,冷却液出口用于排出经过循环散热后的冷却液;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液出口处。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
29、当散热风扇为吸风式散热风扇时,固定支架设置在散热器远离散热风扇的侧面;
30、当散热风扇为吹风式散热风扇时,固定支架设置在散热器与散热风扇之间。
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与散热风扇相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散热器上;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相对应。
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散热器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两端设置在散热器的边框上,第二固定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二端插设在散热器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且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
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一固定杆设置有滑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有滑轮,以使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固定杆上的位置可调。
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支架为多个,相邻两个固定支架之间交叉设置有用于支撑相邻两个固定支架的至少两个支撑杆,至少两个支撑杆可以以交叉点为中心旋转,以调节至少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夹角。
3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主要包括散热器,用于通过冷却液对目标部件进行循环散热;若干个散热风扇,用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中的冷却液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后的目标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以及目标温度控制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预设顺序开启工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对散热系统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利用散热器、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紧密配合与高效协同工作,提升散热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针对散热器表面可能存在的温度不均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对目标部件进行循环散热,所述散热风扇为若干个,且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中的冷却液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后的目标温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所述预设顺序开启工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设置有冷却液入口(3)以及冷却液出口(4),所述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9)上且与所述散热风扇(2)相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相邻的散热翅片(1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9)包括第一固定杆(901)以及第二固定杆(902),所述第一固定杆(90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1)的边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90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901)上,所述第二端插设在所述散热器(1)相邻的散热翅片(10)之间,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902)的所述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901)上,所述第一固定杆(901)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有滑轮,以使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在所述第一固定杆(901)上的位置可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9)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支架(9)之间交叉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支架(9)的至少两个支撑杆(11),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11)可以以交叉点为中心旋转,以调节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11)之间的夹角。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对目标部件进行循环散热,所述散热风扇为若干个,且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中的冷却液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经过循环散热后的目标温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若干个散热风扇按照所述预设顺序开启工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一种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设置有冷却液入口(3)以及冷却液出口(4),所述冷却液入口(3)用于向所述散热器(1)输入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出口(4)用于排出经过循环散热后的冷却液;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冷却液出口(4)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9)上且与所述散热风扇(2)相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华,王锋军,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