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639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1
本技术公开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机架上设置主轴座,主轴座上安装主轴,主轴上设置间隔套,间隔套外部套设转子套筒,主轴的上方设置上轴承端盖,下方设置下轴承端盖,上轴承端盖内定位安装上滚动轴承,下轴承端盖内定位设置支撑轴承和下滚动轴承,上轴承端盖连通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设置上环形通油槽,转子套筒的上部一侧设置注油通道,上部连通上环形通油槽,下轴承端盖设置与下滚动轴承连通的下环形通油槽,转子套筒的下部设置第一溢流通道,第一溢流通道下端连通下环形通油槽。间隔套、上滚动轴承、下滚动轴承和支撑轴承在主轴圆周围设成密封的稀油润滑通道。本技术配套稀油润滑站,有效的提高转子转速并快速冷却油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自然砂(河砂)的开采的限制和禁止,市场对人工砂(机制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砂子级配达到gb/t14684中的二区砂标准,而二区砂中85%左右均为中细砂。众所周知目前机制砂生产中所采用的破碎机基本为主轴式冲击破,这种破碎机主要利用圆叶轮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叶轮中心的石子高速抛出,使石子在高速自转的状态下互相碰撞并破碎至<4.75mm的砂子,虽然生产出的机制砂粒型多为优异的正立方体,但是级配偏粗,粗砂严重偏多,因此在整体生产工艺中,我们需要通过筛分将成品中大部分的粗砂重新返回至主轴冲击破中继续破碎。粗砂粒径多为2-4.75mm,由于粒径过小导致圆叶轮原有的转速已经不能使物料产生足够的动能,以致物料无法被有效破碎,粗砂在设备中反复循环,中细砂产量甚小,所以我们考虑提高转子转速,使圆叶轮产生更高的动能。

2、更高的转速将使转子产生更多的热量,传统的转子为固脂润滑,高转速所带来的热量会损坏转子轴承,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以配套有冷却系统的稀油润滑站,以便有效解决提高转子转速并快速冷却油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目的在于配套有冷却系统的稀油润滑站,以便有效解决提高转子转速并快速冷却油温。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包括冲击破碎机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主轴座,所述主轴座上安装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间隔套,所述间隔套外部套设转子套筒,所述主轴的上方设置上轴承端盖,下方设置下轴承端盖,所述上轴承端盖内定位安装上滚动轴承,所述下轴承端盖内定位设置支撑轴承和下滚动轴承,所述上轴承端盖连通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设置上环形通油槽,所述转子套筒的上部一侧设置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设置注油嘴,上部连通所述上环形通油槽,所述注油嘴连通稀油润滑站;所述下轴承端盖设置与所述下滚动轴承连通的下环形通油槽,所述下环形通油槽连通出油口,所述转子套筒的下部至少设置第一溢流通道,所述第一溢流通道下端连通所述下环形通油槽,上端设置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并连通第一单向溢流阀。

3、优选的,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设置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上环形通油槽和所述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

4、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承和所述下滚动轴承之间设置隔离圈。

5、优选的,所述上轴承端盖、下轴承端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密封盘。

6、优选的,所述转子套筒的上端的对应所述注油嘴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溢流通道,所述第二溢流通道连通第二单向溢流阀,所述第二单向溢流阀低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下缘设置。

7、优选的,所述下轴承端盖的一侧设置第三溢流通道,所述第三溢流通道连通第三单向溢流阀。

8、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经过稀油站过滤、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注油嘴进入主轴转子内部,润滑油进入轴承内外圈后经过轴承旋转被快速分布,并且受到自身重力牵引流入下方轴承组,未能及时流出的润滑油亦可以通过溢流口流入下方轴承组,最终润滑油经过溢流口和轴承滚子间隙流至集油槽,并通过出集油槽底部出油口流出至稀油站,进行再次过滤、降温、循环。因此本申请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配套稀油润滑,主轴组件散热快,大大提高轴承寿命;转子转速可以大大提高;润滑油可以循环使用,相比于固脂润滑避免了频繁加油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破碎机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主轴座,所述主轴座上安装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间隔套,所述间隔套外部套设转子套筒,所述主轴的上方设置上轴承端盖,下方设置下轴承端盖,所述上轴承端盖内定位安装上滚动轴承,所述下轴承端盖内定位设置支撑轴承和下滚动轴承,所述上轴承端盖连通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设置上环形通油槽,所述转子套筒的上部一侧设置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设置注油嘴,上部连通所述上环形通油槽,所述注油嘴连通稀油润滑站;所述下轴承端盖设置与所述下滚动轴承连通的下环形通油槽,所述下环形通油槽连通出油口,所述转子套筒的下部至少设置第一溢流通道,所述第一溢流通道下端连通所述下环形通油槽,上端设置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并连通第一单向溢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设置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上环形通油槽和所述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和所述下滚动轴承之间设置隔离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端盖、下轴承端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密封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套筒的上端的对应所述注油嘴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溢流通道,所述第二溢流通道连通第二单向溢流阀,所述第二单向溢流阀低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下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端盖的一侧设置第三溢流通道,所述第三溢流通道连通第三单向溢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破碎机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主轴座,所述主轴座上安装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间隔套,所述间隔套外部套设转子套筒,所述主轴的上方设置上轴承端盖,下方设置下轴承端盖,所述上轴承端盖内定位安装上滚动轴承,所述下轴承端盖内定位设置支撑轴承和下滚动轴承,所述上轴承端盖连通上滚动轴承的润滑腔设置上环形通油槽,所述转子套筒的上部一侧设置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设置注油嘴,上部连通所述上环形通油槽,所述注油嘴连通稀油润滑站;所述下轴承端盖设置与所述下滚动轴承连通的下环形通油槽,所述下环形通油槽连通出油口,所述转子套筒的下部至少设置第一溢流通道,所述第一溢流通道下端连通所述下环形通油槽,上端设置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并连通第一单向溢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的立轴冲击破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动轴承的上方设置储油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昆陈鹤丁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