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散热,具体为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随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密布各式地热设施,例如地热泵、供暖系统等。盾构隧道难以避免要在地热设施附近修建,导致温度作用下盾构隧道管片的应力和变形发生变化。随热源温度的提升,盾构隧道附近会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场,管片产生热胀,内部应力重新调整,并产生温度变形,可能导致错台、接缝张开等问题,从而影响隧道的安全性。因此,有对盾构隧道接近热源处进行局部冷却处理。
2、近年来发展了众多地铁隧道冷却技术,例如cn110887185a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的主动式冷却系统,可以监测隧道温度并主动进行冷却;专利cn 113757837 b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散热系统及地铁站台散热系统,可以监测隧道内壁温度,通过蓄冰模块和制冷片对隧道进行降温,提高了散热效率。但这些方法主要针对隧道整体,针对局部区域的冷却效果不佳,且成本较高。因此针对地热源附近的盾构隧道,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局部区域冷却的装置。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盾构隧道冷却装置无法针对局部区域进行针对性冷却,同时,难以受到外界干扰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其盾构隧道冷却装置无法针对局部区域进行针对性冷却,同时,难以受到外界干扰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
3、信息处理系统本体,其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且信息处理系统本体的上端安装有端头,并且端头的上侧连接有传输线本体,所述信息处理系统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传导线路,且第一传导线路的内端安装有第二阀门,并且第二阀门的左方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换热单元,且右侧换热单元的左方安装有右侧温度传感器;
4、左侧换热单元,其设置在第一阀门的左侧,且左侧换热单元的右方安装有左侧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传导线路,且第一阀门的右侧设置有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所述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的上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上端安装有水箱,并且水箱的右方设置有热源处管片内温度传感器,所述传输线本体的下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本体,且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连接有衔接栓,且衔接栓的外侧设置有盾构隧道管片本体。
5、优选的,所述连接栓与第一隔离板和防护罩均相对螺纹连接,且第一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均呈“l”字型。
6、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板与信息处理系统本体相对卡合连接,且第一传导线路和第二传导线路均贯穿于第二隔离板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右侧换热单元和左侧换热单元均呈连续折弯状结构。
8、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与支撑座相对卡合连接,且衔接栓关于支撑座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
9、优选的,所述盾构隧道管片本体呈弧形结构,且温度传感器本体与盾构隧道管片本体相对卡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右侧换热单元、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和左侧换热单元分别放置于防护罩内部单独存在的空间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通过加装隔离组合件,使得防护罩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配,使得左侧换热单元、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和右侧换热单元单独存在于独立空间内,在对盾构隧道管片本体进行检测时,相比传统技术,具备温度检测更加精确的功能,避免受到外界干扰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同时,加装温度传感器本体和信息处理系统本体,便于监测热源处的盾构隧道管片温度变化,并根据其判断是否开始冷却,同时可以保持热源处管片温度与周围基本一致,避免因管片温度变化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具体操作如下;
12、1、设有隔离组合件和防护罩,通过左侧换热单元、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右侧换热单元和信息处理系统本体分别放置于四个空间的内部,并在左侧换热单元附近加装左侧温度传感器、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附近加装热源处管片内温度传感器、右侧换热单元的附近加装右侧温度传感器,设置独立空间,便于温度检测更加精确,避免受到外界干扰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
13、2、设有支撑座和衔接栓,通过温度传感器本体与支撑座相对卡合连接,且衔接栓关于支撑座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盾构隧道管片本体呈弧形结构,且温度传感器本体与盾构隧道管片本体相对卡合连接,便于对温度传感器本体进行稳定放置;
14、进一步的,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可将温度传感器本体输入的电信号转化为温度信号,可计算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差,并根据温度差由输出端口控制局部冷却模块的工作,便于监测热源处的盾构隧道管片温度变化,并根据其判断是否开始冷却,同时可以保持热源处管片温度与周围基本一致,避免因管片温度变化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包括有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2),且防护罩(1)的内侧安装有隔离组合件(3),其特征在于:隔离组合件(3)还包括设置在防护罩(1)内部的连接栓(301),所述连接栓(30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离板(302),且第一隔离板(30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隔离板(303),并且第二隔离板(303)的下侧安装有第三隔离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栓(301)与第一隔离板(302)和防护罩(1)均相对螺纹连接,且第一隔离板(302)和第三隔离板(10)均呈“L”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303)与信息处理系统本体(4)相对卡合连接,且第一传导线路(7)和第二传导线路(11)均贯穿于第二隔离板(30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14)、右侧换热单元(23)和左侧换热单元(9)均呈连续折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管片本体(22)呈弧形结构,且温度传感器本体(19)与盾构隧道管片本体(22)相对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换热单元(23)、热源处管片换热单元(14)和左侧换热单元(9)分别放置于防护罩(1)内部单独存在的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包括有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2),且防护罩(1)的内侧安装有隔离组合件(3),其特征在于:隔离组合件(3)还包括设置在防护罩(1)内部的连接栓(301),所述连接栓(30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离板(302),且第一隔离板(30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隔离板(303),并且第二隔离板(303)的下侧安装有第三隔离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栓(301)与第一隔离板(302)和防护罩(1)均相对螺纹连接,且第一隔离板(302)和第三隔离板(10)均呈“l”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局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303)与信息处理系统本体(4)相对卡合连接,且第一传导线路(7)和第二传导线路(11)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颖,穆林,张玄,余嘉轲,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