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如图5所示的高强度钢成型零件产品,零件的折弯高度要求很高,达到了200毫米,现有技术的折弯模具结构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此类产品的成型角度和尺寸要求,需要改进折弯模具结构,保证产品进行有效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上折弯块,所述上折弯块固定于上模座下方的轴心处,所述上折弯块的左右两侧呈三角斜面状,所述上折弯块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折弯块和脱料板,所述下模座的中央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容纳脱料板,所述下折弯块的上端与下模座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的下端与下模座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包括上下连接呈一体的折弯部和旋转部,所述折弯部的内缘设有折弯槽,所述旋转部的内壁与脱料板的外壁通过斜楔结构旋转连接,当所述脱料板下压至下模槽底端时,下折弯块的折弯槽旋转至与上折弯块的三角斜面配合。
4、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端的内缘设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内固定设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端的内缘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限位下折弯块向下的范围,所述下折弯块与内凹槽转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下端与上模座、上折
6、进一步地,所述上垫脚与上折弯块之间固定设有上垫板。
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托板的上端与下模座的下端通过下垫脚固定连接。
8、本技术通过弹簧结合折弯块进行旋转复位和竖向复位,可应用于产品折弯要求高、产品硬度高、回弹大的情况,保证产品折弯的角度和尺寸要求,提高产品折弯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3)和上折弯块(5),所述上折弯块(5)固定于上模座(3)下方的轴心处,所述上折弯块(5)的左右两侧呈三角斜面状,所述上折弯块(5)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9)、下折弯块(7)和脱料板(8),所述下模座(9)的中央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容纳脱料板(8),所述下折弯块(7)的上端与下模座(9)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6)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7)的下端与下模座(9)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0)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7)包括上下连接呈一体的折弯部(71)和旋转部(72),所述折弯部(71)的内缘设有折弯槽,所述旋转部(72)的内壁与脱料板(8)的外壁通过斜楔结构旋转连接,当所述脱料板(8)下压至下模槽底端时,下折弯块(7)的折弯槽旋转至与上折弯块(5)的三角斜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9)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上端的内缘设有外凹槽(14),所述外凹槽(14)内固定设有下垫板(13),所述下垫板(13)上端的内缘设有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托板(1),所述上托板(1)的下端与上模座(3)、上折弯块(5)的上端通过上垫脚(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脚(2)与上折弯块(5)之间固定设有上垫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托板(12),所述下托板(12)的上端与下模座(9)的下端通过下垫脚(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回弹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3)和上折弯块(5),所述上折弯块(5)固定于上模座(3)下方的轴心处,所述上折弯块(5)的左右两侧呈三角斜面状,所述上折弯块(5)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9)、下折弯块(7)和脱料板(8),所述下模座(9)的中央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容纳脱料板(8),所述下折弯块(7)的上端与下模座(9)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6)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7)的下端与下模座(9)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0)活动连接,所述下折弯块(7)包括上下连接呈一体的折弯部(71)和旋转部(72),所述折弯部(71)的内缘设有折弯槽,所述旋转部(72)的内壁与脱料板(8)的外壁通过斜楔结构旋转连接,当所述脱料板(8)下压至下模槽底端时,下折弯块(7)的折弯槽旋转至与上折弯块(5)的三角斜面配合。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徐思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日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