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合路器。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合路器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合路器的物理端口分为多进一出。常用于基站的信号合路,具有低互调抗干扰性强耐用性强易于安装等优点,传统的合路器通常通过调节螺杆调试,螺钉多,调试复杂,增加了合路器的不稳定性,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生产一致性较差成本比较高。
2、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合路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合路器调试复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合路器,包括:腔体、盖板、多个谐振柱、多个谐振杆以及多个耦合结构,其中,腔体一侧设置有多个输入端接头,另一侧设置有一输出端接头,所述腔体分为多个子腔体,一所述输入端接头对应一所述子腔体;盖板设置于所述腔体上;多个谐振柱设置于各所述子腔体内;多个谐振杆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且所述谐振杆与所述谐振柱一一对应;多个耦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柱之间,其中,所述耦合结构用于通过改变自身与相邻两个谐振柱之间的间距以调节对应子腔体内的信号耦合效果。
3、可选地,所述耦合结构包括:调节螺杆、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调节组件以及两个耦合盘,其中,调节螺杆一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第一配合部转动配合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第二配合部与所述调节螺杆之间螺纹配合;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
4、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四个耦合杆,其中,四个耦合杆首尾相铰接形成一菱形结构,四个所述耦合杆包括两个第一耦合杆和两个第二耦合杆,两个第一耦合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耦合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铰接;两所述第一耦合杆的第二端与两所述第二耦合杆的第二端对应铰接形成所述第一伸缩端和所述第二伸缩端。
5、可选地,所述耦合盘朝向所述调节螺杆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调节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6、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7、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调节组件均为非金属材料;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耦合盘均为金属材料,且所述耦合盘的表面设置有银材料层。
8、可选地,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盖板,所述调节螺杆伸出所述盖板的部分依次螺纹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
9、可选地,所述腔体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调节螺杆一一对应的盲孔,各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滑动配合于对应所述盲孔内。
10、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柱之间的间距相等。
11、可选地,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输入端接头,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输出端接头,所述腔体被分为两个子腔体;第一个所述子腔体内设置有三个所述耦合结构,三个所述耦合结构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柱之间;第二个所述子腔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耦合结构,两个所述耦合结构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柱之间。
1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合路器,腔体是整个合路器的主体部分,腔体被分为多个子腔体。多个输入端接头设置在腔体的一侧,用于连接多个输入信号源。输出端接头设置在腔体的另一侧,用于输出合并后的信号。盖板设置在腔体上,封闭腔体,形成完整的内部空间,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组件,并提供安装谐振杆的位置。多个谐振柱设置于腔体内,谐振柱是合路器中的关键部件,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谐振,从而选择性地通过或抑制某些频率信号。多个谐振杆设置于盖板朝向腔体的一侧,谐振杆通常用于微调谐振频率,以确保最佳的工作性能。本申请中在对合路器进行调试时,只需要调节耦合结构与对应的谐振柱之间的横向距离,就可以实现对合路器的调试,这种对合路器的调试方式简单可靠,增强了合路器调试的稳定性,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结构(5)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盘(504)朝向所述调节螺杆(501)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直径,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502)、所述第二配合部(503)和所述调节组件均为非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一端伸出所述盖板(2),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调节螺杆(501)一一对应的盲孔,各所述调节螺杆(501)的端部滑动配合于对应所述盲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柱(3)之间的间距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输入端接头(101),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输出端接头(102),所述腔体(1)被分为两个子腔体(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结构(5)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盘(504)朝向所述调节螺杆(501)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直径,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调节螺杆(501)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合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梁乾友,高莉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