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普遍进入普通家庭,但随之而来出现停车难的问题,并成为了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在各类立体车库中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可在单个车位空间内竖直存放多辆车,有效的提高车位数量,且设备安装简单易于维护。
2、但现有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入口处的空间狭小,且在上下车时需要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垂直循环车库中,对驾驶者的水平要求较高,在存取车过程中车辆若无法直线行驶,极易碰到载车板吊臂,且驾驶员对停车时机的把握不好极易与设备前方的配套设备碰撞,造成安全问题,对此,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可安装在垂直循环出入口处的平台和搬运装置,可通过搬运器搬运车辆进出,可有效解决进出垂直立体车库困难的问题。
3、因此,现提出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包括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搬运装置和爬坡架,所述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出入口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一侧设置有爬坡架;
3、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底板、旋转机构、法兰盘、旋转台、固定梁、侧撑架、对中机构、隔离撑板和搬运器,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台之间连接有
4、所述侧撑架包括加强梁、外固板、滚组和滑轨,所述外固板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梁,多个所述加强梁一端共同与固定梁连接,所述外固板和加强梁之间设置有两个与对中机构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侧撑架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滚组;
5、所述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内的载车板上均设置有与搬运装置内设置的搬运器配合的导向轨道。
6、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齿轮、第一转杆、第一随动齿轮、第一齿轮盘、第二转杆、和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底板底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一转杆底部的第一随动齿轮,所述第一转杆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一侧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二转杆上的第二齿轮盘。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均转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二齿轮盘与旋转台之间安装有法兰盘。
8、优选地,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杆、滑块、齿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对中杆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对中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侧撑架上方,各所述对中杆中部底端均安装有两个滑块,各所述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各所述滑块外侧的对中杆底部均设置有齿杆,各所述齿杆对应连接有驱动组件。
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各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分别啮合有两个齿杆,各所述齿杆分别与对应的对中杆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加强梁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一侧安装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顶端支撑有隔离撑板,多个所述挡板和隔离撑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滑道,各所述齿杆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道内。
11、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杆、换向盒和对中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插入换向盒内,所述换向盒顶端设置有对中齿轮,所述对中齿轮两侧啮合连接有齿杆。
12、优选地,所述换向盒顶端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顶端安装有对中齿轮,所述轴杆底端安装有处于换向盒内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在驱动杆端部。
13、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梁和隔离撑板连接使得顶部共同形成输送通道,所述搬运器设置在输送通道内,且两个固定梁内侧设置有与搬运器配合的导向横轨,在对汽车进行入库搬运时,所述输送通道与导向轨道连接配合。
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通过第一电机运行,使得驱动齿轮啮合第一随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齿轮盘进行转动,第一齿轮盘啮合第二齿轮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法兰盘连接的旋转台进行转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运行,能够控制旋转台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根据搬运装置和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出入口配合的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便于在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狭窄的出入口,通过搬运装置对支撑的汽车的方向进行调整,使得汽车能够正对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的出入口,从而提高停车入库的便捷性,能够避免因空间较为狭窄而不易对汽车进行转向调整,从而避免因技术欠缺而产生碰撞,提高对汽车和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的防护,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16、2、通过驱动组件运行,使得啮合连接的两个齿杆对中移动,从而拖动对中杆底端的滑块沿滑轨进行移动,从而在两个对中杆相互靠近时,对汽车的轮胎进行推挤,使得轮胎在各个滚组的滚动下,汽车对中移动,同时对轮胎进行摆正,从而能够自动对汽车停靠在搬运装置上的位置进行对中调整,从而便于与搬运器进行配合,以使得搬运器能够更加方便的对汽车轮胎进行支撑,将整个汽车进行顶起,且保障汽车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对汽车搬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7、3、通过通口的开设,便于齿杆进行移动,提高结构的合理性,而多个挡板之间形成滑道,而滑道能够对齿杆进行导向限定,提高齿杆与对中齿轮之间的啮合度,从而避免产生打滑现象,提高对中的精确性,同时,提高齿杆推拉强度,从而提高对中杆对汽车推动的推动力度,以使得对汽车对中调整更加轻便。
18、4、通过第二电机运行,使得驱动杆带动第二伞齿轮进行转动,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一伞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轴杆带动对中齿轮进行转动,以使得两个齿杆在对中齿轮转动下呈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拉动对中杆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中驱动,而换向盒的作用在于,对第二电机的输出方向进行转向,从而能够降低整体所占用的高度空间,使得整个搬运装置的重心更低,使得运行更加平稳。
19、5、通过旋转机构运行,使得输送通道和导向轨道连接,搬运器沿输送通道进行移动,进入导向轨道内,同时,使得搬运的汽车进入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内部,搬运器将汽车放下,即可完成汽车的存放,而搬运器再沿导向轨道移动复位到输送通道内,以便于后续对其他车辆的搬运,同时,能够方便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的库门关闭,而通过搬运器对汽车进行搬运,避免了驾驶人员自主将汽车行驶到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内,从而避免产生碰撞,同时,提高了存车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100)、搬运装置和爬坡架(3),所述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100)出入口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一侧设置有爬坡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第一电机(1001)、驱动齿轮(1002)、第一转杆(1003)、第一随动齿轮(1004)、第一齿轮盘(1005)、第二转杆(1006)、和第二齿轮盘(1007),所述第一电机(1001)安装在底板(1)底部,所述第一电机(1001)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1002),所述驱动齿轮(1002)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一转杆(1003)底部的第一随动齿轮(1004),所述第一转杆(1003)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盘(1005),所述第一齿轮盘(1005)一侧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二转杆(1006)上的第二齿轮盘(10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003)和第二转杆(1006)均转动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第二齿轮盘(1007)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6)包括对中杆(601)、滑块(602)、齿杆(603)和驱动组件(604),所述对中杆(601)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对中杆(60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侧撑架(5)上方,各所述对中杆(601)中部底端均安装有两个滑块(602),各所述滑块(602)分别与对应的滑轨(504)滑动连接,各所述滑块(602)外侧的对中杆(601)底部均设置有齿杆(603),各所述齿杆(603)对应连接有驱动组件(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04)设置有两个,各所述驱动组件(604)输出端分别啮合有两个齿杆(603),各所述齿杆(603)分别与对应的对中杆(6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501)上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一侧安装有多个挡板(12),多个所述挡板(12)顶端支撑有隔离撑板(9),多个所述挡板(12)和隔离撑板(9)之间形成有多个滑道,各所述齿杆(603)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04)包括第二电机(6041)、驱动杆(6042)、换向盒(6043)和对中齿轮(6044),所述第二电机(6041)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杆(6042),所述驱动杆(6042)一端插入换向盒(6043)内,所述换向盒(6043)顶端设置有对中齿轮(6044),所述对中齿轮(6044)两侧啮合连接有齿杆(6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盒(6043)顶端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顶端安装有对中齿轮(6044),所述轴杆底端安装有处于换向盒(6043)内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在驱动杆(6042)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梁(4)和隔离撑板(9)连接使得顶部共同形成输送通道,所述搬运器(7)设置在输送通道内,且两个固定梁(4)内侧设置有与搬运器(7)配合的导向横轨,在对汽车进行入库搬运时,所述输送通道与导向轨道连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100)、搬运装置和爬坡架(3),所述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本体(100)出入口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一侧设置有爬坡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第一电机(1001)、驱动齿轮(1002)、第一转杆(1003)、第一随动齿轮(1004)、第一齿轮盘(1005)、第二转杆(1006)、和第二齿轮盘(1007),所述第一电机(1001)安装在底板(1)底部,所述第一电机(1001)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1002),所述驱动齿轮(1002)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一转杆(1003)底部的第一随动齿轮(1004),所述第一转杆(1003)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盘(1005),所述第一齿轮盘(1005)一侧啮合连接有安装在第二转杆(1006)上的第二齿轮盘(10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003)和第二转杆(1006)均转动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第二齿轮盘(1007)与旋转台(8)之间安装有法兰盘(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搬运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6)包括对中杆(601)、滑块(602)、齿杆(603)和驱动组件(604),所述对中杆(601)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对中杆(60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侧撑架(5)上方,各所述对中杆(601)中部底端均安装有两个滑块(602),各所述滑块(602)分别与对应的滑轨(504)滑动连接,各所述滑块(602)外侧的对中杆(601)底部均设置有齿杆(603),各所述齿杆(603)对应连接有驱动组件(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溢良,鹿麒,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誉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