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511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操作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对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获取电网历史数据集;将电网历史数据集和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进行二维曲线拟合分析,生成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异常不和谐区域判定,生成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的多层次分析和判断方法,解决了传统电网转供操作中依赖人工经验、响应滞后等问题,提高了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识别,尤其涉及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现代配电网系统中,中压配电网的转供操作对于维持电网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寿命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转供操作识别和执行技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负荷波动和电压异常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于预设的规则或固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转供操作,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们难以动态适应电网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性和实时性。此外,传统方法通常在处理负荷波动和电压异常数据时缺乏灵活性,未能充分利用实时数据进行精确的判断和操作。这导致在电网实际运行中,面对多层次的电压波动和复杂的负荷变化时,传统技术无法快速且精准地识别出最优的转供操作策略,容易导致错误判断或延误最佳操作时机,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和电网不稳定的风险。同时,传统技术在应对低优先级转供需求时,通常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未能充分优化操作优先级,无法为未来的电压波动做好充足准备。因此,传统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技术由于其在动态响应、设备寿命管理和多层次决策处理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电网对高效性、稳定性和智能化的要求。这些不足不仅增加了电网运行的风险和维护成本,也限制了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设备寿命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获取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对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

4、步骤s2:获取电网历史数据集;将电网历史数据集和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进行二维曲线拟合分析,生成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异常不和谐区域判定,生成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

5、步骤s3:获取开关设备最大投切次数范围;基于开关设备最大投切次数范围对电网历史数据集进行经验模型构建,生成投切次数-设备寿命经验模型;

6、步骤s4:将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进投切次数-设备寿命经验模型,生成实时中压投切-设备寿命数据;利用预设的负荷电压阈值对实时中压投切-设备寿命数据和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进行负荷电压判断,生成转供操作判断结果;基于转供操作判断结果进行转供操作,从而完成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生成了高质量的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确保后续分析的可靠性。通过将电网历史数据与台区馈线数据进行二维曲线拟合分析,提取了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关联性,进而对异常不和谐区域进行了有效判定,生成的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为后续的转供判断提供了关键的基础信息。通过获取开关设备的最大投切次数范围,结合电网历史数据,构建了投切次数-设备寿命的经验模型,该模型能够在复杂电网环境下预测设备寿命的消耗情况,为实时操作提供了数据驱动的依据。将实时获取的馈线数据与经验模型进行结合,生成了实时的中压投切-设备寿命数据,通过预设的负荷电压阈值对该数据与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进行负荷电压判断,最终生成了精确的转供操作判断结果。这一过程实现了对电压异常情况下的智能响应,并在数据层面上保证了操作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的多层次分析和判断方法,解决了传统电网转供操作中依赖人工经验、响应滞后等问题,提高了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准确性。

8、优选的,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s11:获取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

10、步骤s12:对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生成馈线缺失值处理数据和台区缺失值处理数据;利用z-score对馈线缺失值处理数据和台区缺失值处理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并剔除,生成馈线异常值处理数据和台区异常值处理数据;

11、步骤s13:对馈线异常值处理数据和台区异常值处理数据进行插值时间对齐处理,生成馈线时间对齐数据和台区时间对齐数据;对馈线时间对齐数据和台区时间对齐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生成馈线标准化数据和台区标准化数据;

12、步骤s14:对馈线标准化数据和台区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集构建,生成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的馈线实时数据和台区实时数据为数据处理的起点,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相关性。通过对馈线和台区实时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利用统计方法识别并处理数据中的缺失信息,生成了馈线缺失值处理数据和台区缺失值处理数据。这一过程显著减少了数据的缺失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应用z-score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并剔除,生成了馈线异常值处理数据和台区异常值处理数据。这一环节有效排除了数据中的极端异常值,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对馈线异常值处理数据和台区异常值处理数据进行插值时间对齐处理,生成了馈线时间对齐数据和台区时间对齐数据。这一步骤确保了不同数据源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消除了由于数据采集时间差异引发的误差。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将馈线时间对齐数据和台区时间对齐数据转化为馈线标准化数据和台区标准化数据,确保了数据在同一量纲下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数据标准化不仅优化了数据的分布特性,还提高了模型训练和分析的效果。最后,通过对馈线标准化数据和台区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集构建,生成了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为后续的分析和建模提供了全面、准确且标准化的数据基础。

14、优选的,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s21:获取电网历史数据集;

16、步骤s22:对电网历史数据集进行时间坐标轴标定,生成电网时间关联轴;利用电网时间关联轴对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进行二维曲线拟合分析,生成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局部空间平滑检测处理,生成台区馈线空间平滑检测数据;

17、步骤s23: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异常不和谐区域判定,生成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

18、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的电网历史数据集为数据处理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背景,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电网历史数据集进行时间坐标轴标定,生成了电网时间关联轴,这一步骤通过对时间坐标的准确标定,确保了不同时间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进一步地,利用电网时间关联轴对台区馈线处理数据集进行二维曲线拟合分析,生成了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这一过程通过拟合模型揭示了数据中的潜在趋势和关系,为后续的异常检测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处理过程中,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局部空间平滑检测处理,生成了台区馈线空间平滑检测数据。此步骤通过平滑处理去除了数据中的局部噪声和不规则波动,使得数据在空间上的表现更加连贯和均匀。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平滑性,也增强了对数据整体趋势的把握,使得后续分析更加准确和可靠。对台区馈线二维拟合数据进行异常不和谐区域判定,生成了负荷波动电压异常数据。这一步骤通过对数据的异常区域进行识别和判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该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系统包括:

10.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配电网转供操作识别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文邢占礼金铭宫瑞邦伏睿唐林权冯磊王宇晨袁秋实杜璇王璐翟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