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502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外饰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外饰件,包括外饰件本体以及位于外饰件本体上表面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所述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氧化铟膜层保护金属铟膜层的结构,不仅确保了汽车外饰件透白光的效果,还具备了高效的雷达波穿透功能。该膜层结构实现了雷达波双向透射衰减小于3dB的高标准,完美契合了当前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外饰件表面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科技进步,塑料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局限于内饰,更扩展至外饰领域。发光与透雷达波的产品逐渐成为汽车设计的焦点,尤其是在诸如汽车车灯、发光格栅等外饰件上的运用。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外观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塑料制件不仅要达到车身级别的高光泽度,同时发光车标、格栅等元素也需融入创新亮点,以彰显车辆的个性与科技魅力。然而,传统蒸发pvd(物理气相沉积)镀膜的外饰件虽能满足基本的外观装饰需求,却无法兼顾白光发射与雷达波穿透的双重性能。加之,传统水电镀工艺仅能实现单一色彩的镀膜,缺乏对多层结构的灵活调控能力,无法满足既能透波又能发白光的复杂要求。

2、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传统外饰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除了延续其原有的装饰功能,现代汽车外饰件还被赋予了更多智能化属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白光与透雷达波的能力。发白光的特性不仅能够增强车辆的科技感与辨识度,同时也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外饰件需具备良好的雷达波穿透性,以确保车载雷达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与障碍物检测。

3、然而,现有的发白光膜层结构往往采用在表面镀制一层金属铟的方式,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光学效果,但金属铟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表面出现黄变现象,严重影响了外观质量与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金属铟层的表面再镀一层氧化铟以提供保护,但这层额外的氧化铟膜层却带来了新的困扰。在双向雷达波穿透性能的测试中,这种结构的膜层显示出高达5db以上的雷达波衰减,远超出了现代汽车对小于3db雷达波穿透性能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其在需要具备强大雷达波穿透功能的智能车型上的应用潜力。

4、鉴于此,开发一种既能够保持美观的白光发射效果,又具备优异的雷达波穿透性能的新型膜层结构,成为了推动汽车工业创新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光饰件无法透雷达波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包括外饰件本体以及位于外饰件本体上表面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所述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的厚度为5~20nm。

5、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铟膜层的厚度为5~20nm。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的厚度为2~10nm。

7、作为优选,所述外饰件本体与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还设置有底漆层。

8、所述底漆层的颜色可以为任意颜色。优选地,底漆层颜色与车身颜色一致,使得外饰件与车身颜色保持一致。

9、作为优选,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10、作为优选,所述底漆层中包括中间镂空区域。

11、可选的,所述底漆层与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还设置有底漆过渡层和/或清漆层。所述底漆过渡层和清漆层的颜色均为透明。

12、作为优选,所述底漆过渡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清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上还设置有中漆层。

14、作为优选,所述中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15、作为优选,所述中漆层上还设置有面漆层。

16、作为优选,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17、作为优选,所述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在透光色温为5200~6500k(即透白光)的基础上,可以使雷达波的双向透射衰减<3db。

18、常规具备单氧化铟膜层结构汽车外饰件在双向雷达波衰减测试中,均大于5db,远远达不到小于3db的性能要求,在一些需要具备雷达波穿透功能的汽车上无法得到应用。而本专利技术汽车外饰件在金属铟膜层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氧化铟膜层,形成双重防护屏障,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相结合后发生的晶格的变化,可实现大幅减少雷达波的衰减,而不会影响可见光的透过率。

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0、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外饰件本体上设置底漆层,并将底漆进行镂空;然后在底漆上依次镀制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

21、作为优选,所述外饰件本体材料包括pc、pmma、pbt、pes、pei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pc。

22、作为优选,将底漆的中间区域采用镭雕方式进行镂空。

23、优选地,根据需要在底漆和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设置底漆过渡层和/或清漆层。

24、优选地,根据需要在第二氧化铟膜层表面设置中漆层。

25、优选地,根据需要在中漆层表面设置面漆层。

26、作为优选,所述底漆层、底漆过渡层、清漆层、中漆层、面漆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喷涂、打印、印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形成,然后通过热固化或uv固化成形。

2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电子束镀膜技术进行镀膜。

28、电子束镀膜是一种真空镀膜技术,它通过聚焦的高速电子束撞击到镀膜材料上,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材料瞬间蒸发。蒸发的原子或分子以气态形式扩散,并在真空环境中飞行,最终沉积在底漆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高度纯净和精确控制的薄膜,可以实现对薄膜厚度和成分的准确把控。

2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镀制时充氧量控制在20~50sccm。

3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镀制时充氧量控制在20~50sccm。

31、可选的,采用电子束镀膜技术进行镀膜时根据需要可采用离子源辅助镀膜技术进行配合。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膜层结构中在金属铟膜层的前后表面均镀制氧化铟膜层,形成双重防护屏障。有效解决了传统外饰件由于仅有单层氧化铟膜层保护而导致的易氧化、发黄问题,显著提升了外饰件的美观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3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中采用了双氧化铟膜层保护金属铟膜层的结构,不仅确保了汽车外饰件透白光的效果,还具备了高效的雷达波穿透功能。该膜层结构实现了雷达波双向透射衰减小于3db的高标准,完美契合了当前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趋势。

3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一体化的电子束镀膜工艺。相比传统工艺,一体化镀膜集成了多个生产步骤,可以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以及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饰件本体以及位于外饰件本体上表面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所述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的厚度为5~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件本体与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还设置有底漆层,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底漆层中包括中间镂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上还设置有中漆层,所述中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漆层上还设置有面漆层,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在透光色温为5200~6500K的基础上,可以使雷达波的双向透射衰减<3dB。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外饰件本体上设置底漆层,并将底漆进行镂空;然后在底漆上依次镀制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件本体材料包括PC、PMMA、PBT、PES、PEI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光外饰件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底漆的中间区域采用镭雕方式进行镂空;根据需要在底漆和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设置底漆过渡层和/或清漆层;根据需要在第二氧化铟膜层表面设置中漆层;根据需要在中漆层表面设置面漆层;所述底漆层、底漆过渡层、清漆层、中漆层、面漆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喷涂、打印、印刷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形成,然后通过热固化或UV固化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光外饰件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电子束镀膜技术进行镀膜;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镀制时充氧量控制在20~50sccm;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镀制时充氧量控制在20~50sc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饰件本体以及位于外饰件本体上表面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所述可透雷达波的膜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铟膜层、金属铟膜层和第二氧化铟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铟膜层的厚度为5~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件本体与第一氧化铟膜层之间还设置有底漆层,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底漆层中包括中间镂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铟膜层上还设置有中漆层,所述中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漆层上还设置有面漆层,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5~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雷达波的汽车外饰件在透光色温为5200~6500k的基础上,可以使雷达波的双向透射衰减<3db。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透雷达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杨骏傅相林杨晓锋陈升阳徐顶明张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