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492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2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及系统,包括主体单元、支撑单元、第一卷料单元、第一涂布单元、第二涂布单元、第一烘干单元、两第二烘干单元、负压单元、第二卷料单元和驱动单元,主体单元设置于水平面,主体单元的内侧由上至下可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支撑单元设置于主体单元的第一端。其优点在于,利用主体单元的内部上下层设置,使得二道涂层涂布在一个设备中完成,避免了多台涂布机直线顺延摆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两第二烘干单元对第二道涂层进行悬浮烘干,避免在进行第二道涂层涂布时涂层与设备接触;利用负压单元使进行第二道涂层涂布的薄膜进行悬浮,不会产生划痕,提高膜面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涂层设备相关,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涂层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是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涂料可以为气态、液态、固态,通常根据需要喷涂的基质决定涂料的种类和状态。

2、在涂布行业,如薄膜涂布在同面进行二道不同材料涂布,需要有两套涂布装置,薄膜在第一台涂布机上完成第一道涂层,再进入第二台涂布机上完成第二道涂层,涂布机直线顺延摆放,生产线长度是单层涂布的两倍。占地面积大,设备投入大。特别是一些厂家,受生产场地限制,车间长度无法满足涂布线的放置,必须在现有的长度上实现同面两道涂布。一般采用两台设备用离线方式,当第一道涂层完成后,收卷。再在第二台涂布机,进行第二道涂层,使得生产效率低。

3、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多台涂布机直线顺延摆放,占地面积大,两道涂层效率底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多台涂布机直线顺延摆放,占地面积大,两道涂层效率底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包括:

4、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设置于水平面,所述主体单元的内侧由上至下可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

5、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第一端;

6、第一卷料单元,所述第一卷料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用于缠绕未涂布的薄膜;

7、第一涂布单元,所述第一涂布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并与涂布料供应装置连通,用于对薄膜进行第一道涂层涂布;

8、第二涂布单元,第二涂布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第二端,并与涂布料供应装置连通,用于对薄膜进行第二道涂层涂布;

9、第一烘干单元,所述第一烘干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下层区域,所述第一烘干单元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主体单元的外侧,并与气流烘干装置连通,用于对第一道涂层进行烘干;

10、两第二烘干单元,两所述第二烘干单元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上层区域,并分别与气流烘干装置连通,用于使薄膜悬浮于所述主体单元内的上层区域及对第二道涂层进行烘干;

11、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第二端,并与负压装置连通,用于吸附薄膜;

12、第二卷料单元,所述第二卷料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卷料单元的外侧,用于缠绕已涂布的薄膜;

13、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卷料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卷料单元进行转动。

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

15、主体元件,所述主体元件的内侧由上至下可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主体元件的上层区域设置有两第二烘干单元,所述主体元件的下层区域设置有第一烘干单元;

16、分隔元件,所述分隔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内侧,并与所述主体元件连接,用于将所述主体元件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

17、若干第一传输元件,若干所述第一传输元件沿所述主体元件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内侧的下层区域,用于传输薄膜;

18、第一进口元件,所述第一进口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一端,用于供薄膜进入所述主体元件的下层区域;

19、第一出口元件,所述第一出口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供薄膜离开所述主体元件的下层区域;

20、第二进口元件,所述第二进口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供薄膜进入所述主体元件的上层区域;

21、第二出口元件,所述第二出口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一端,用于供薄膜涂布出所述主体元件的上层区域;

22、第一通槽元件,所述第一通槽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一烘干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供所述第一烘干单元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主体元件的下层区域;

23、第二通槽元件,所述第二通槽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二端,且与一所述第二烘干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供一所述第二烘干单元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主体元件的上层区域;

24、第三通槽元件,所述第三通槽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第二端,且与另一所述第二烘干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供另一所述第二烘干单元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主体元件的上层区域;

25、两第一支撑元件,两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元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外部;

26、第二传输元件,第二传输元件转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元件之间;

27、两第二支撑元件,两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元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主体元件、所述第二涂布单元、所述负压单元连接。

2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29、底板元件,所述底板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第一端;

30、两第三支撑元件,两所述第三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板元件的顶端的第一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卷料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一所述第三支撑元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31、两第四支撑元件,两所述第四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板元件的顶端,且位于两所述第三支撑元件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卷料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32、两第五支撑元件,两所述第五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板元件的顶端,且位于两所述第四支撑元件的一侧;

33、第三传输元件,所述第三传输元件转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五支撑元件之间;

34、两第六支撑元件,两所述第六支撑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底板元件的顶端的第二端,且位于两所述第五支撑元件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涂布单元连接;

35、第四传输元件,所述第四传输元件转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六支撑元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涂布单元下方。

3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料单元包括:

37、第一卷料元件,所述第一卷料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端,用于缠绕未涂层的薄膜。

3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布单元包括:

39、第一涂布元件,所述第一涂布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端;

40、若干第一涂料出口元件,若干所述第一涂料出口元件沿所述第一涂布元件的轴向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一涂布元件的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涂布元件的内侧连通,用于喷出涂布料以对薄膜进行第一道涂层涂布;

41、第一涂料进口元件,所述第一涂料进口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涂布元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涂布元件的内侧连通;

42、第一引流元件,所述第一引流元件与所述第一涂布元件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涂料进口元件、涂布料供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料单元(3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单元(40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单元(6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8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料单元(9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000)包括:

10.一种薄膜涂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料单元(3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单元(400)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珀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