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传输,特别涉及一种端子插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电气连接领域,有很多电气回路都需要用端子进行连接,目前通常使用公端子和母端子插接实现连接,很多时候母端子对公端子的夹持力较小容易导致两者分离,或者因夹持力不够造成公端子和母端子的实际接触面积变小,电阻增加,发热量超标,导致温度的升高,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插接端子之间的连接强度。
2、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插的公端子和母端子;
3、所述公端子上沿垂直于插接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4、所述母端子包括底壁、两个侧壁和两个顶壁,每个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壁,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顶壁;
5、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围绕成供所述公端子插接的插接腔;
6、所述顶壁具有朝向所述底壁的至少一个凸起;
7、当所述公端子插接所述插接腔到位后,所述凸起与所述开口卡接从而限制所述公端子从所述插接腔中脱离。
8、所述插接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导电臂,所述导电臂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公端子接触并电连接。
9、所述顶壁具有朝向所述插接腔内的延伸部,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
10、所述底壁具有折弯进入所述插接腔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自由端向所述公端子施加弹性力。
11、所述延长部的末端向垂直于插接方向倾斜的阻挡部,用于阻挡所述公端子进一步
12、沿所述公端子插接方向,所述凸起具有逐渐朝向所述插接腔内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引导所述凸起进入所述开口。
13、所述凸起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公端子插接方向,向所述插接腔内延伸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开口卡接后,防止所述凸起脱离所述开口。
14、所述母端子由板材一体冲压成型。
15、所述母端子还包括用于与线缆连接的连接端。
16、所述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公端子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15°且小于180°。
17、所述连接端的端部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抵接所述线缆的端部。
18、所述限制部与一个所述侧壁一体成型。
19、所述公端子朝向所述插接腔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沿所述公端子插接方向尺寸逐渐缩小。
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公端子插入母端子的插接腔实现物理连接从而进行电传输。公端子插入插接腔后,凸起卡接进入公端子上的开口,能够防止公端子退出插接腔,从而保证公端子与母端子的插接稳定性。侧壁和底壁接触公端子来进行电能传输,能够有效减小电阻,保证电传输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插的公端子(1)和母端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24)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壁(21)连接的导电臂(25),所述导电臂(25)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公端子(1)接触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3)具有朝向所述插接腔(24)内的延伸部(232),所述凸起(231)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1)具有折弯进入所述插接腔(24)的延长部(211),所述延长部(211)的自由端向所述公端子(1)施加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211)的末端向垂直于插接方向倾斜的阻挡部(212),用于阻挡所述公端子(1)进一步插入所述母端子(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公端子(1)插接方向,所述凸起(231)具有逐渐朝向所述插接腔(24)内延伸的斜面(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31)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公端子(1)插接方向,向所述插接腔(24)内延伸的竖直面(2312),所述竖直面(2312)用于所述凸起(231)与所述开口(11)卡接后,防止所述凸起(231)脱离所述开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由板材一体冲压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还包括用于与线缆连接的连接端(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公端子(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15°且小于1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6)的端部具有限制部(261),所述限制部(261)用于抵接所述线缆的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261)与一个所述侧壁(22)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1)朝向所述插接腔(2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部(12),所述引导部(12)沿所述公端子(1)插接方向尺寸逐渐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插的公端子(1)和母端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24)内设置有与所述底壁(21)连接的导电臂(25),所述导电臂(25)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公端子(1)接触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3)具有朝向所述插接腔(24)内的延伸部(232),所述凸起(231)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1)具有折弯进入所述插接腔(24)的延长部(211),所述延长部(211)的自由端向所述公端子(1)施加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211)的末端向垂直于插接方向倾斜的阻挡部(212),用于阻挡所述公端子(1)进一步插入所述母端子(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公端子(1)插接方向,所述凸起(231)具有逐渐朝向所述插接腔(24)内延伸的斜面(2311),所述斜面(2311)用于引导所述凸起(231)进入所述开口(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