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39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6
本技术涉及屏式过热器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设于锅炉的一侧且与所述锅炉间隔设置,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本申请优化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的安装位置,通过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当蒸汽进入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后,由于抗变形屏式过热器与锅炉的炉膛接触最近,能最好地吸收锅炉炉膛部分的热量,迅速吸热,改善了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量减少导致屏式过热器管内的蒸汽流速变慢,出现屏式过热器内换热管发生超温变形的现象,从而改善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屏式过热器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由于受调峰地影响,白天和夜间负荷相差较大,为了增加负荷的跨度区间,锅炉在设计时采用了增加屏式过热器来提高主汽温度,在此种设计布置后,锅炉在低负荷时也能保证主汽温度。

2、在经常调峰的情况下,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量减少,屏式过热器管内的蒸汽流速变慢,靠近炉膛中心的那几根屏过管子吸热最多,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蒸汽去冷却,最终导致屏式过热器内换热管发生超温变形。屏式过热器一旦产生超温变形,且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炉膛里面产生烟气走廊,因为变形是随机的,屏式过热器变形后会将炉膛分为有宽有窄的空间,但是经过这些空间的烟气量都是一样的,所以会导致有的空间烟气流速很低,有的空间烟气流速很高,烟气低的空间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烟气流速高的空间受热面就会产生磨损,磨损时间一长就容易爆管。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低负荷下屏式过热器变形越来越严重,直至炉膛内产生烟气走廊,并发生磨损,产生爆管,对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影响了锅炉的运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安装结构,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设于锅炉的一侧且与所述锅炉间隔设置,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

4、通过上述技术阀杆,本申请优化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的安装位置,通过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当蒸汽进入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后,由于抗变形屏式过热器与锅炉的炉膛接触最近,能最好的吸收锅炉炉膛部分的热量,迅速吸热,使该部分的冷却效果有效提高,改善了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量减少导致屏式过热器管内的蒸汽流速变慢,出现屏式过热器内换热管发生超温变形的现象,从而改善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效率。

5、进一步的,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包括:

6、蒸汽通管,所述蒸汽通管设有一根以使蒸汽由所述蒸汽通管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所述蒸汽通管上设有多个沿蒸汽通管厚度方向贯通的蒸汽通孔;

7、多个换热管,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所述蒸汽通孔固定连接以使蒸汽沿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8、进一步的,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包括两根蒸汽通管,两根所述蒸汽通管的一端端部固定连通以使所述蒸汽沿一根所述蒸汽通管输送至另一根所述蒸汽通管,每根所述蒸汽通管一侧均设有多个沿蒸汽通管厚度方向贯通的蒸汽通孔且一一对应,两根所述蒸汽通管之间固定连通有多根间隔设置的换热管。

9、进一步的,两根所述蒸汽通管中用于输入蒸汽的为蒸汽进管,两根所述蒸汽通管中用于输出蒸汽的为蒸汽出管,所述蒸汽进管和所述蒸汽出管的另一侧均设有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孔分别设于所述蒸汽进管和所述蒸汽出管的中点处。

10、通过上述技术阀杆,本申请优化了蒸汽通管内换热管与锅炉之间的安装位置,通过将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处的连接孔有效设置在炉膛区域内,蒸汽在实际换热过程中,会优先达到换热完成后的地方,该结构能有效保证有足够的蒸汽量优先从炉膛区域部分的换热管处释放,从而达到能够更好的冷却该区域内的管道,从而提高了锅炉负荷的调峰能力,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

11、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孔径。

12、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进管和所述蒸汽出管上的连接孔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申请优化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的安装位置,通过将抗变形屏式过热器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相对间隔设置,当蒸汽进入抗变形屏式过热器后,由于抗变形屏式过热器与锅炉的炉膛接触最近,能最好的吸收锅炉炉膛部分的热量,迅速吸热,使该部分的冷却效果有效提高,改善了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量减少导致屏式过热器管内的蒸汽流速变慢,出现屏式过热器内换热管发生超温变形的现象,从而改善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效率。

15、2.本申请优化了蒸汽通管内换热管与锅炉之间的安装位置,通过将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处的连接孔有效设置在炉膛区域内,蒸汽在实际换热过程中,会优先达到换热完成后的地方,该结构能有效保证有足够的蒸汽量优先从炉膛区域部分的换热管处释放,从而达到能够更好的冷却该区域内的管道,从而提高了锅炉负荷的调峰能力,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设于锅炉的一侧且与所述锅炉间隔设置,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1)相对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包括两根蒸汽通管(21),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通以使所述蒸汽沿一根所述蒸汽通管(21)输送至另一根所述蒸汽通管(21),每根所述蒸汽通管(21)一侧均设有多个沿蒸汽通管(21)厚度方向贯通的蒸汽通孔(24)且一一对应,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之间固定连通有多根间隔设置的换热管(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中用于输入蒸汽的为蒸汽进管(211),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中用于输出蒸汽的为蒸汽出管(212),所述蒸汽进管(211)和所述蒸汽出管(212)的另一侧均设有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连通孔(23),两个所述连通孔(23)分别设于所述蒸汽进管(211)和所述蒸汽出管(212)的中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23)的孔径大于所述换热管(22)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管(211)和所述蒸汽出管(212)上的连接孔与所述锅炉的炉膛(1)相对间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设于锅炉的一侧且与所述锅炉间隔设置,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锅炉的炉膛(1)相对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屏式过热器(2)包括两根蒸汽通管(21),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通以使所述蒸汽沿一根所述蒸汽通管(21)输送至另一根所述蒸汽通管(21),每根所述蒸汽通管(21)一侧均设有多个沿蒸汽通管(21)厚度方向贯通的蒸汽通孔(24)且一一对应,两根所述蒸汽通管(21)之间固定连通有多根间隔设置的换热管(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雪晴蒋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