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清灰,具体涉及清灰装置及锅炉。
技术介绍
1、电厂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用来发电的装置,具体地,锅炉利用燃料燃烧将液态水转变为水蒸气,并利用水蒸气驱动汽轮机转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继而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城市用电做储备。然而,锅炉内的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和烟尘会附着在锅炉内侧壁,需定时进行清扫。
2、采用人工清扫的方式,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工作耗时长,清扫效率低下,且无法对清扫后的灰尘进行集中处理,导致锅炉使用寿命降低,清扫时灰尘飞扬也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因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热电厂锅炉用清灰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电机01驱动螺纹杆02上下移动,螺纹杆02远离第一驱动电机01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03,第二驱动电机03上连接有固定块04,第二驱动电机03驱动固定块04转动,在固定块04的端部开设有滑动槽05,滑动槽05内通过弹簧06固定有滑动块07,滑动块07的另一端固定有刷子08,刷子08对锅炉09的内侧壁进行清灰。
4、上述清灰结构中滑动块07通过弹簧06提供对锅炉09内侧壁的挤压力,使得刷子08与锅炉09内侧壁贴合紧密。但是,当锅炉09的内径较大时,弹簧06的弹力小,滑动块07提供的挤压力较小,清灰不充分;而当锅炉09的内径较小时,弹簧06的弹力大,滑动块07提供的挤压力较大,在清灰时刷子08与锅炉09的内侧壁容易发生摩擦而导致内侧壁变薄;或者是现有的弹簧06提供的弹力也不能满足刷子08与锅炉09的内侧壁接触,无法实现对锅炉09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灰装置及锅炉,以解决锅炉清灰装置适配不同内径的锅炉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灰装置,适于对锅炉本体的内侧壁清灰,包括:
3、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锅炉本体内;
4、至少一个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刷,所述清洁刷设于所述锅炉本体内,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适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在所述锅炉本体内作伸缩运动,以使所述清洁刷抵接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内侧壁。
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清洁刷根据锅炉本体的内径进行伸缩,进而能够调节清洁刷与锅炉本体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清灰装置能够适配不同内径的锅炉,适配性好,使用方便,且清洁刷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紧贴锅炉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清灰效果好。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7、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锅炉本体内;
8、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洁刷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适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清洁刷伸缩。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传动机构运动;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能够改变清洁刷与锅炉本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适配不同内径的锅炉本体。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件和蜗杆,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蜗杆连接;
11、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和齿条,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和所述齿条分别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清洁刷连接。
1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蜗杆、蜗轮和齿条,能够根据锅炉本体的内径控制蜗杆的转动,进而精确调节齿条的伸出长度,使得清洁刷能够刚好抵接于锅炉本体的内侧壁。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14、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容纳腔,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供所述齿条穿过的开口。
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便于固定蜗杆和蜗轮。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17、第二驱动组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锅炉本体内转动;
18、和/或,第三驱动组件,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锅炉本体内升降。
1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清洁刷对锅炉本体的内侧壁进行全面清灰,进而提高清灰效率,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
2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固定件转动。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升降。
2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三传动机构运动;通过将第三驱动机构固定于第二固定件上,第三驱动机构能够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通过将第一固定件固定于第三传动机构上,第一固定件能够在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进而第一固定件能够同时实现转动和升降。
2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刷设有至少两个,两两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两侧;
25、和/或,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26、吸尘机构,一端与所述清洁刷连接,适于吸收所述锅炉本体内的灰尘。
2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清洁刷,能够提高清灰效率;通过设置吸尘机构,方便对清扫后的灰尘统一处理,避免灰尘在风力作用下再次吸附到锅炉本体的内侧壁,并且能够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吸入灰尘后身体受到影响。
2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锅炉,包括:
29、锅炉本体;
30、盖板,设于所述锅炉本体上;
31、上述的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适于对所述锅炉本体的内侧壁清灰。
32、有益效果:因为锅炉包括清灰装置,具有与清灰装置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与所述锅炉本体可拆卸连接。
34、有益效果:通过将盖板与锅炉本体可拆卸连接,可以对不同的锅炉进行清灰,并且不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
3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包括:
36、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锅炉本体上,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调节件适于调节所述盖板与所述锅炉本体的相对位置。
3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将不同尺寸的锅炉本体与盖板进行固定,防止在清灰过程中盖板发生移动,进而损坏清灰装置。
3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本体上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调节件的所述第一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39、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容置空间,所述调节件的所述第二端可拆卸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灰装置,适于对锅炉本体(1)的内侧壁清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1)为驱动件和蜗杆(211),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蜗杆(2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和第二固定件(52),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52)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5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包括第三驱动机构(61)和第三传动机构(6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1)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5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62)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1)适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件(4)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31)设有至少两个,两两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的两侧;
9.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与所述锅炉本体(1)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有第一容置空间(11),所述调节件(8)的所述第一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82)上设有限位部(821),所述限位部(821)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内设有弹性件(83),所述弹性件(8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部(82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腔的下腔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灰装置,适于对锅炉本体(1)的内侧壁清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1)为驱动件和蜗杆(211),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蜗杆(2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和第二固定件(52),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52)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件(5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包括第三驱动机构(61)和第三传动机构(6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1)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5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6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道靖,肖冠华,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