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井下自移拖运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老式的地面轨道运输是由钢丝绳牵引平板车运输,具有跑车和钢丝绳断裂等安全隐患。随着采煤运输工艺的发展,井下运输方式由地面有轨运输向顶板单轨吊运输的转变,但是薄煤层工作面上下顺槽顶底板压力大,变形严重,无法安装单轨吊;薄煤层工作面顺槽高度有限,单轨吊单次运输能力有限,无法同时吊运移动变电站、组合开关、供电电缆、配件材料等随同开采作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井下自移托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自移托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井下自移托运装置,包括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推移油缸、拖运平台,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与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由推移油缸连接,所述拖运平台和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由连接器连接,所述拖运平台由链接器连接。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与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前后设有连接孔位用于连接推移油缸和连接器。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与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每架前后设有连接孔位4处。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拖运平台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或铁链的锚固点。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拖运平台上设有模块化固定装置和可拆卸龙门吊架。
8、作为本技术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以液压为动力,以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为锚固点,以液压油缸为运动介质,该装置使用简单、维护方便,投入使用后取缔了有轨运输,避免了井下行车事故,提高了安全系数,解决了井下无轨道巷道设备、材料运输问题。同时,该装置能完美的配合开采工作,使移动变电站、组合开关、电缆、配件材料等与工作面一同推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推移油缸(3)、拖运平台(5),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和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由推移油缸(3)连接,所述拖运平台(5)和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由连接器(4)连接,所述拖运平台(5)和拖运平台(5)由链接器(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前后设有连接孔位(10)用于连接推移油缸(3)和连接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每架前后设有连接孔位(10)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运平台(5)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或铁链的锚固点(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运平台(5)上设有模块化固定装置(6)和可拆卸龙门吊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推移油缸(3)、拖运平台(5),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和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由推移油缸(3)连接,所述拖运平台(5)和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由连接器(4)连接,所述拖运平台(5)和拖运平台(5)由链接器(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移拖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1)、后框架式支撑液压支架(2)前后设有连接孔位(10)用于连接推移油缸(3)和连接器(4)。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守军,董波,赵宏瑞,孙墅,江志宇,王广喜,
申请(专利权)人: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