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件夹持的,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工件作为工作对象的零部件,多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零部件,也叫制件、作件,机床工作台面是一种用于机械制造加工中所使用到的一种机械工作装置的台面,一般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在对异形工件进行加工时,同样也需要使用到工作台,用来对异形工件进行位置固定并夹紧,方便对异形工件进行加工。
2、由于异形工件的形状不规则,采用常规的由外向内挤压式的夹持装置显然无法夹紧异形工件。因此,需要采用单点支撑固定的夹持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054405u,其公开了一种支撑柱,该支撑柱无需采用挤压式夹持工件,满足对异形工件的夹持或固定,且稳定性较好。然而,该支撑柱在固定工件后无法调节工件的高度以及工件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因此,该支撑柱还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夹持装置无法调节工件的高度以及水平方向上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支撑装置。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3、一种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容纳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活动槽,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4、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二端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并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
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具有导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安装槽和通口,所述安装槽设于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通口从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贯穿于另一侧,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导块通过所述通口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外壁具有与导块配合的导槽。
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至少部分安装于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在活动槽内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
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具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第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组件外,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螺纹配合;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转动块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在第三方向上,所述转动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组件滑动配合。
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具有移动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支撑块,所述移动块安装于转动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所述移动块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移动块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滚动配合;所述支撑块安装于第二支撑组件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的下端。
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具有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且第一锁定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在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组件。
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夹块、传动块、驱动块,所述第一夹块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传动块安装于第一夹块内,并用于与第一夹块相抵,所述传动块套接于驱动块的第一端,并与驱动块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所述驱动块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支撑组件相抵;在驱动块的转动方向上,所述传动块与第一夹块的内壁相抵。
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套接于驱动块的第二端,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夹块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在第二支撑组件的周向上错开设置。
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具有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球形凸台;所述第一搭接部安装于第一支撑部上,且所述第一搭接部套接于第二支撑部的底部,并与第二支撑部滑动配合;所述球形凸台安装于第二支撑部的顶部,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具有凹槽,所述球形凸台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且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内壁与球形凸台转动配合。
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部、限位件、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活动地安装于第二支撑部内,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支撑部、球形凸台,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用于与限位件的第一端相抵,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三支撑部相抵。
14、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5、采用第二支撑组件用于固定或夹持工件,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用于与第一调节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安装在底座上,因此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实现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第一支撑组件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并在第二方向与第二支撑组件滑动配合,实现在第二方向上调节第二支撑组件的位置,第二调节机构在第二支撑组件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固定第二支撑组件,提高第二支撑组件在支撑工件时的稳定性。而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因此,采用此多功能支撑装置实现在两个不同的方向调节工件位置,第一方向为工件的水平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工件的高度移动方向,改善现有夹持装置无法调节工件的高度以及水平方向上位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容纳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活动槽,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具有导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安装槽和通口,所述安装槽设于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通口从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贯穿于另一侧,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导块通过所述通口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外壁具有与导块配合的导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至少部分安装于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在活动槽内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具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第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组件外,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螺纹配合;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转动块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具有移动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支撑块,所述移动块安装于转动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所述移动块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移动块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滚动配合;所述支撑块安装于第二支撑组件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具有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且第一锁定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在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夹块、传动块、驱动块,所述第一夹块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传动块安装于第一夹块内,并用于与第一夹块相抵,所述传动块套接于驱动块的第一端,并与驱动块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所述驱动块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组件内,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支撑组件相抵;在驱动块的转动方向上,所述传动块与第一夹块的内壁相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套接于驱动块的第二端,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夹块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在第二支撑组件的周向上错开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具有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球形凸台;所述第一搭接部安装于第一支撑部上,且所述第一搭接部套接于第二支撑部的底部,并与第二支撑部滑动配合;所述球形凸台安装于第二支撑部的顶部,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具有凹槽,所述球形凸台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且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内壁与球形凸台转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部、限位件、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活动地安装于第二支撑部内,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支撑部、球形凸台,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用于与限位件的第一端相抵,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三支撑部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容纳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活动槽,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具有导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安装槽和通口,所述安装槽设于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通口从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贯穿于另一侧,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导块通过所述通口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外壁具有与导块配合的导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至少部分安装于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在活动槽内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具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第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组件外,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螺纹配合;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转动块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在第三方向上,所述转动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组件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具有移动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支撑块,所述移动块安装于转动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接于第二支撑组件外,所述移动块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移动块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相抵,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组件滚动配合;所述支撑块安装于第二支撑组件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具有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章,
申请(专利权)人:极坐标广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