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熔模精密铸造,具体为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铸造方法,主要用于制造金属制品,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行业。工作原理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工艺流程为:制腊射腊、制腊组树、制壳蘸酱、摘壳脱腊、浇注、后处理切断、打磨和机加工。
2、在蜡模模头的生产过程中,铁芯的上料作业是一个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多数企业仍采用单工位上料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局限性较高,而且无法满足自动化不间断生产的需求。
3、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呈并排状分布的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贯通设有活动口,两个所述顶板底面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错位状分布的左伺服电机、右伺服电机,所述左伺服电机、右伺服电机分别位于两个顶板底部,且左伺服电机、右伺服电机输出端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设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贯穿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端面与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且联轴器外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顶板相连。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尾端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顶板相连。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多个铁芯,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内设有相适配的滑轨,所述滑轨与顶板相连。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机架底部均设有多个支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为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设置的驱动组件,采用了独特的错位设计,使得左伺服电机能够驱动螺母座、连接座以及工作台进行由左至右的运动。同样地,右伺服电机也能够驱动螺母座、连接座以及工作头进行由右至左的运动。通过这两者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双工位的不间断上料,显著提升上料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并排状分布的机架(1),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贯通设有活动口(21),两个所述顶板(2)底面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错位状分布的左伺服电机(41)、右伺服电机(42),所述左伺服电机(41)、右伺服电机(42)分别位于两个顶板(2)底部,且左伺服电机(41)、右伺服电机(42)输出端均设有螺杆(45),所述螺杆(45)外设有螺母座(46),所述螺母座(46)上设有连接座(47),所述连接座(47)贯穿活动口(21),并与活动口(21)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座(47)顶面设有工作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架(1)底部均设有多个支座(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模模头生产双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并排状分布的机架(1),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贯通设有活动口(21),两个所述顶板(2)底面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错位状分布的左伺服电机(41)、右伺服电机(42),所述左伺服电机(41)、右伺服电机(42)分别位于两个顶板(2)底部,且左伺服电机(41)、右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启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