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模具条及型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32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6
本技术提供一种型腔模具条及型腔模具,其型腔模具条垂直于型腔模具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型腔模具条的正面设置若干型腔,型腔用于容纳成型原料;所述型腔模具条上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相邻的型腔模具条之间链式连接。本技术的型腔模具通过将型腔设置在型腔模具上实现了成型过程中的模具移动过程与制成品的脱模操作的集成,使得脱模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设置任何型腔模具之外的操作部件,简化运动机构的同时,还可以免去脱模控制,简化控制逻辑。这有利于优化食品成型设备的设计与装配,提升维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视频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型腔模具条及型腔模具


技术介绍

1、在糖果与面点等食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膏状或者浆状物料定型为特定的形状。类似的糖果制品包括梨膏糖制品、山楂制品以及芝麻糖制品等等。一般通过原料在成型模具中固化实现。批量化的食品成型需要在相应的成型模具中经注料、成型、脱模等工序完成。

2、通常情况下,为了完成自动、半自动的上述食品成型工艺,相应的生产设备比较复杂。比如公开号为cn205337466u的名为《糖果成型机》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成型设备。该设备提供了可移动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具有铰接于模具12基座上的模具a板和模具b板,通过开启机构与合拢机构分别控制模具a板与模具b板的绕模具基座的转动从而实现模具a板与模具b板之间的开合,并配合注料与脱模实现自动化的糖果灌注、成型、脱模的批量生产流程。这一成型设备需要独立于成型模具及其移动机构之外的控制机构以实现模具的打开与闭合以及其中产品的脱模操作,这无疑增加了设备结构的复杂度,增加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食品成型设备的机构复杂,控制流程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简化成型设备结构与控制逻辑的型腔模具条及型腔模具。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型腔模具,其垂直于型腔模具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型腔模具条的正面设置若干型腔,型腔用于容纳成型原料;相邻的型腔模具条之间链式连接。

3、优选地,所述型腔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的正面表面,仅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正面表面的一个分型面。

4、优选地,所述型腔设置于型腔模具条的正面边缘位置,且在侧面形成断面,从而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侧面与位于型腔模具条正面的两个分型面;

5、在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沿直线运动时,相邻的型腔模具条的相对的型腔之间通过侧面的分型面对接为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6、优选地,所述型腔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边缘。

7、优选地,所述型腔模具条的一侧边缘的型腔在型腔模具条正面的投影面积s1与所述型腔模具条的另一侧边缘的型腔在型腔模具条正面的投影面积s2之间满足1/3≤s1/s2≤1。

8、优选地,所述型腔仅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一侧边缘;

9、在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时,相邻型腔模具条的型腔相对设置,直线运动时,贴合形成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10、优选地,在所述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后,相邻的所述型腔模具条之间偏转时,所述型腔模具条之间的侧壁始终维持相对接触状态,维持侧壁间间隙的封闭。

11、优选地,所述型腔模具条在两侧面底缘具有圆弧过渡,圆弧过渡的圆心与其对应侧的型腔模具条的转轴同轴;同一间隙处两侧的圆弧过渡的半径的和值与该间隙的转轴距离相等。

12、优选地,还具有连接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的连接件112,所述连接件在型腔模具条的背面于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交替设置;在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时,相邻的型腔模具条的连接件交替套设于同一转轴上。

13、优选地,在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时,所述连接件与对应的另一型腔模具条的侧面之间线接触或者面接触地持续封闭侧壁间的间隙。

14、优选地,所述型腔模具条上开设贯通型腔与型腔模具条背面的透气孔,用于加速型腔中水份的排出。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型腔模具,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而成。

16、优选地,所述型腔模具条在型腔模具上按顺序两两分组得到沿移动方向依次排列在型腔模具上的型腔模具组;属于型腔模具组的两型腔模具条仅在其正面相对的边缘上开设型腔,使得对应的型腔之间的第二分型面可以在组内开合。

17、优选地,型腔模具由型腔模具条首尾相接为环形。

18、本技术的型腔模具通过将型腔111设置在型腔模具1上实现了成型过程中的模具移动过程与制成品w的脱模操作的集成,即在型腔模具1开模的同时,通过型腔模具1的路径变化实现制成品w与型腔111的同步分离。该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设置任何型腔模具1之外的操作部件,制成品w的脱模直接取决于型腔模具1的运动。只需要设计型腔模具1的运动路径就可以匹配制成品w的脱模过程,从而在取消脱模控制装置,简化运动机构的同时,还可以免去脱模控制,简化控制逻辑。这有利于优化食品成型设备的设计与装配,提升维护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腔模具条,其垂直于型腔模具(1)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其特征在于,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设置若干型腔(111),型腔(111)用于容纳成型原料;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之间链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表面,仅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11)正面表面的一个分型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边缘位置,且在侧面形成断面,从而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11)侧面与位于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两个分型面;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沿直线运动时,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的相对的型腔(111)之间通过侧面的分型面对接为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一侧边缘的型腔(111)在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投影面积S1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另一侧边缘的型腔(111)在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投影面积S2之间满足1/3≤S1/S2≤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仅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一侧边缘;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时,相邻型腔模具条(11)的型腔(111)相对设置,直线运动时,贴合形成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后,相邻的所述型腔模具条(11)之间偏转时,所述型腔模具条(11)之间的侧壁始终维持相对接触状态,维持侧壁间间隙的封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在两侧面底缘具有圆弧过渡(11A),圆弧过渡(11A)的圆心与其对应侧的型腔模具条(11)的转轴同轴;同一间隙处两侧的圆弧过渡(11A)的半径的和值与该间隙的转轴距离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接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的连接件(112),所述连接件(112)在型腔模具条(11)的背面于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交替设置;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时,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的连接件(112)交替套设于同一转轴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时,所述连接件(112)与对应的另一型腔模具条(11)的侧面之间线接触或者面接触地持续封闭侧壁间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上开设贯通型腔(111)与型腔模具条(11)背面的透气孔(11H),用于加速型腔(111)中水份的排出。

12.一种型腔模具,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型腔模具条链式连接而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型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在型腔模具(1)上按顺序两两分组得到沿移动方向依次排列在型腔模具(1)上的型腔模具组(13);属于型腔模具组(13)的两型腔模具条(11)仅在其正面相对的边缘上开设型腔(111),使得对应的型腔(111)之间的第二分型面可以在组内开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型腔模具,其特征在于,型腔模具(1)由型腔模具条首尾相接为环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腔模具条,其垂直于型腔模具(1)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其特征在于,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设置若干型腔(111),型腔(111)用于容纳成型原料;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之间链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表面,仅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11)正面表面的一个分型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边缘位置,且在侧面形成断面,从而形成位于型腔模具条(11)侧面与位于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两个分型面;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沿直线运动时,相邻的型腔模具条(11)的相对的型腔(111)之间通过侧面的分型面对接为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一侧边缘的型腔(111)在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投影面积s1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另一侧边缘的型腔(111)在型腔模具条(11)正面的投影面积s2之间满足1/3≤s1/s2≤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1)仅设置于所述型腔模具条(11)的正面沿输送方向的一侧边缘;在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时,相邻型腔模具条(11)的型腔(111)相对设置,直线运动时,贴合形成用于容纳原料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模具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模具条(11)链式连接后,相邻的所述型腔模具条(11)之间偏转时,所述型腔模具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春吴杰温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