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配件,尤其是指一种拐角连接件及型材框架组件。
技术介绍
1、在当前的水族箱柜子的设计与生产中,对于框架结构的连接技术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上,大多数框架构建倾向于采用直接的直角拼接技术,即利用金属角铁、木质榫接或简单的螺栓连接方式将四边型材组装成框体,尽管这种做法在成本控制和加工简便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居安全性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其存在的不足也日益凸显。
2、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包括:1、安全隐患:直角拼接形成的棱角分明,边缘未经特殊处理,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尤其在家庭环境中,儿童或成人不经意的碰撞都可能导致划伤或割伤,极大地影响了使用体验和安全性;2、美观度欠缺:直角设计虽然简洁,但在现代家居装饰风格中显得略为生硬,缺乏柔和的过渡效果,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家具设计美感的追求,尤其是在以水族箱为中心的客厅或书房布置中,棱角分明的柜体与水族箱内流动的水景形成鲜明对比,破坏了整体的和谐美感;3、结构稳定性问题:传统的连接方式可能因受力不均或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松动,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如水族箱柜子附近,木材易膨胀变形,金属部件易生锈,进一步影响了柜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维护与清洁不便:直角拼接的缝隙往往是灰尘和污垢的藏身之处,清理难度大,长期累积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这对于需要保持清洁的水族箱周边环境而言是一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美观、稳固的拐角连接件及型材框架组件,通过圆润设计,有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拐角连接件,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一型材内的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二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二型材内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三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三型材内的第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交汇处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具有弧面区域以及直角区域,所述直角区域位于所述弧面区域的后侧,且所述直角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型材的侧面相齐平,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型材的上表面相齐平。
3、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向后延伸有一台阶部,所述第三连接条设置在所述台阶部的后侧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之间。
4、优选地,所述直角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供板材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和向后开口设置。
5、优选地,所述第三插入部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配合紧固螺钉与第三型材连接。
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型材、左右分布的第二型材、前后分布的第三型材和拐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通过所述拐角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拐角连接件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通过第一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一型材内,所述第二连接条通过第二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二型材内,所述第三连接条通过第三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三型材内,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交汇处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具有弧面区域以及直角区域,所述直角区域位于所述弧面区域的后侧,且所述直角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型材的侧面相齐平,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型材的上表面相齐平。
7、优选地,所述第一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型材的后侧还开设有插槽,所述直角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供板材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和向后开口设置,所述凹槽和所述插槽相连通,形成供板材插入的定位间隙。
8、优选地,所述第二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三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三插入部插入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型材与所述第三插入部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三插入部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三型材内,且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三型材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紧固螺钉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之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型材具有第一前板和第一翼板,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翼板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区域相连接,所述第一圆弧区域与所述弧面区域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翼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齐平,且所述第一前板上开设有第一斜面。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型材具有第二前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区域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区域与所述弧面区域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二翼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齐平,且所述第二前板上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对接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技术提出的拐角连接件克服了传统直角拼接技术的多项不足,特别是考虑到了家居安全、美观度与结构稳定性,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其中,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条则负责水平垂直地连接二者,形成稳固的框架结构,三个连接条均包含插入部,可以紧密插接到对应型材内部,确保连接牢固且整体框架结构简洁干净;
13、在这三个连接条的交汇处,特别设置有装饰件,该装饰件拥有弧面区域和直角区域,弧面区域设计为朝外的部分,提供了较为柔和的视觉和实际接触效果,以避免尖锐的棱角,减少意外碰撞时的伤害风险。直角区域则位于弧面的后侧,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与各自连接的型材严格齐平,确保外观整洁一致,以达到更符合现代家居审美的需求;
14、这种设计提高了水族箱柜子框架的整体稳固性,通过插接结构避免了木材的膨胀变形和金属部件的锈蚀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弧面设计的装饰件不仅提高了外观美感,还方便了日常的维护和清理,避免了灰尘和污垢的积累,保持了水族箱周边环境的整洁,降低了卫生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一型材内的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二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二型材内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三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三型材内的第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交汇处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具有弧面区域以及直角区域,所述直角区域位于所述弧面区域的后侧,且所述直角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型材的侧面相齐平,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型材的上表面相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向后延伸有一台阶部,所述第三连接条设置在所述台阶部的后侧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供板材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和向后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入部条靠近所述第
5.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型材、左右分布的第二型材、前后分布的第三型材和拐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通过所述拐角连接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件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通过第一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一型材内,所述第二连接条通过第二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二型材内,所述第三连接条通过第三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三型材内,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交汇处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具有弧面区域以及直角区域,所述直角区域位于所述弧面区域的后侧,且所述直角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型材的侧面相齐平,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型材的上表面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型材的后侧还开设有插槽,所述直角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供板材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和向后开口设置,所述凹槽和所述插槽相连通,形成供板材插入的定位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三型材具有供所述第三插入部插入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型材与所述第三插入部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入部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三型材内,且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三型材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紧固螺钉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具有第一前板和第一翼板,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翼板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区域相连接,所述第一圆弧区域与所述弧面区域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翼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齐平,且所述第一前板上开设有第一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具有第二前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区域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区域与所述弧面区域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二翼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齐平,且所述第二前板上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对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一型材内的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二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二型材内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三连接条具有一插接到第三型材内的第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交汇处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具有弧面区域以及直角区域,所述直角区域位于所述弧面区域的后侧,且所述直角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型材的侧面相齐平,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型材的上表面相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向后延伸有一台阶部,所述第三连接条设置在所述台阶部的后侧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后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供板材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和向后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拐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入部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配合紧固螺钉与第三型材连接。
5.一种型材框架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型材、左右分布的第二型材、前后分布的第三型材和拐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通过所述拐角连接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件包括处于不同延展平面的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条水平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条通过第一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一型材内,所述第二连接条通过第二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二型材内,所述第三连接条通过第三插入部插接到所述第三型材内,所述第一连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益帮,唐豪林,王宇,唐许,陈昊煜,林哲阳,王任远,徐奇,颜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森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