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171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水器。所述外壳组件用于热水器,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维修盖。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容置腔和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至少用于安装加热元器件;所述维修盖包括盖体和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呈周向设置,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凸筋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凸筋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溢流口连通以至少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溢流口处,并经所述溢流口流向所述外壳组件的外部。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水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1、热水器通常由外壳、内胆、加热元件、维修盖等部分组成。其中,加热元件一般位于外壳的端部位置,并集成在外壳与维修盖之间,以形成热水器的电器室。

2、热水器因其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间等喷淋场合。然而,由于维修盖是凸出于外壳的外表面设置的,如此一来,维修盖与外壳的交界处会形成台阶,该台阶在热水器受到外部喷淋时容易存储水分。当维修盖发生松动时,台阶处的水分可通过外壳与维修盖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电器室内部,对内部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保证电器室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外壳与维修盖之间的防水性能对热水器的整体防水尤为重要。

3、目前,现有的热水器一般是在外壳与维修盖之间设置两层至三层的挡水筋,以实现外壳与维修盖之间的防水。但这种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较差,当水从外壳与维修盖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电器室内部后,会因水面张力跨过挡水筋,从而进入电器室内部,影响内部元器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用于热水器,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容置腔和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至少用于安装加热元器件;

4、维修盖,所述维修盖包括盖体和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盖体的外边缘呈周向设置,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凸筋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凸筋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溢流口连通以至少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溢流口处,并经所述溢流口流向所述外壳组件的外部。

5、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引流槽从所述维修盖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维修盖的第二侧。

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沿所述开口内外方向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开口内外方向的厚度。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至少用于安装所述热水器的内胆,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开口;

8、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二凸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边缘之间具有供所述第一凸筋插设的容置间隙。

9、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凸筋相对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和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凸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爪,多个所述第一卡爪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内,多个所述第二卡爪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盖体靠近所述维修盖的第一侧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卡钩,所述容置间隙内设置有多根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卡钩一一对应地钩设于多根所述限位柱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弹性止位件,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凸出段,所述弹性止位件抵接于所述凸出段。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锁紧止退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止退件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维修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止退件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锁紧止退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和所述维修盖两者之一上设置有所述溢流口。

14、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上述的外壳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内胆和加热元器件,所述内胆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所述加热元器件设置于容置腔内。

15、在本申请中,实际加工该外壳组件时,可以在盖体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凸筋,并在第一凸筋靠近盖体的一端设置引流槽,然后通过第一凸筋可将盖体插设于开口内,以实现维修盖与外壳的固定连接。组装完成之后,由于维修盖是凸出于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此时,维修盖与外壳的交界处会形成台阶,当热水器受到外部喷淋时,台阶处会积聚大量的水滴,这些水可能会从维修盖与外壳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外壳内部,而这些渗入的水会首先进入到引流槽中,然后从引流槽流向溢流口,溢流口将渗入的水输出到外壳外部,如此,有效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外壳内部而对位于容置腔内的各加热元器件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外壳组件的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组件(10),所述外壳组件(10)用于热水器,所述外壳组件(10)上设置有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引流槽(30)从所述维修盖(12)的第一侧(1201)延伸至所述维修盖(12)的第二侧(1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30)沿所述开口(1102)内外方向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凸筋(122)沿所述开口(1102)内外方向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12)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103),所述容置空间(1103)至少用于安装所述热水器的内胆(140),所述第一壳体(111)上具有所述容置腔(1101)和所述开口(1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凸筋(40)相对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50)和多个第二卡槽(60),所述盖体(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爪(70),所述第二凸筋(4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爪(80),多个所述第一卡爪(7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50)内,多个所述第二卡爪(8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6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1)靠近所述维修盖(12)的第一侧(120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卡钩(100),所述容置间隙(1110)内设置有多根限位柱(90),多个所述限位卡钩(100)一一对应地钩设于多根所述限位柱(9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1)上还设置有弹性止位件(110),所述外壳(11)上还设置有凸出段(120),所述弹性止位件(110)抵接于所述凸出段(1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还包括锁紧止退件(130),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止退件(130)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1111),所述维修盖(12)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止退件(130)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123),所述第一安装孔(1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3)连通,所述锁紧止退件(130)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和所述维修盖(12)两者之一上设置有所述溢流口。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10),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内胆(140)和加热元器件(150),所述内胆(140)设置于容置空间(1103)内,所述加热元器件(150)设置于容置腔(110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组件(10),所述外壳组件(10)用于热水器,所述外壳组件(10)上设置有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引流槽(30)从所述维修盖(12)的第一侧(1201)延伸至所述维修盖(12)的第二侧(1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30)沿所述开口(1102)内外方向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凸筋(122)沿所述开口(1102)内外方向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12)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103),所述容置空间(1103)至少用于安装所述热水器的内胆(140),所述第一壳体(111)上具有所述容置腔(1101)和所述开口(1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10),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凸筋(40)相对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50)和多个第二卡槽(60),所述盖体(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爪(70),所述第二凸筋(4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爪(80),多个所述第一卡爪(7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50)内,多个所述第二卡爪(8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6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恺任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