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156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9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组件,其包括:底座,其设置成接触生物体的颅骨;组件固定部,其垂直于底座延伸并限定第一空间;颅窗包围模块,其位于第一空间内并包围颅窗,以限定位于颅窗上方的第二空间;以及第二组件,其附接至第一组件并且包括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栅型结构;电极设置在颅窗内,并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第二空间连接到所述电极;在第一空间的不包含第二空间的剩余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内设置有颅钉,颅钉固定至生物体的颅骨,且颅钉的引线连接到柔性电路板。本技术可避免引线断裂后无法重连的问题,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并提高对线路的保护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脑机接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脑机接口技术链条中,脑机电极通过与脑皮质或大脑实质接触,将脑电信号传导至后端电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解码、控制外部设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完善脑机接口技术链条,在满足实验动物伦理的条件下,实验人员需使用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等进行脑机接口慢性实验,该实验需要对动物进行颅骨开窗操作,根据实验需求将脑机电极(也称“电极”)的前端(传感端)平铺在脑实质表面或扎入至脑实质内部。

2、完成上述操作后,为满足慢性的、长期的脑电信号记录需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电极的传感端进一步固定,并将电极的后端(引线)单独引出,以方便将引线与采集系统连接;(2)由于动物在开设颅窗的手术后会逐步恢复行动能力以产生自行破坏术后创口、电极设备等行为,故需要特定的设备在术后将颅窗的窗口、电极等设备保护起来,并且可以牢固的固定在颅窗周围;(3)电生理信号采集系统采集的脑电信号多为电极的传感端信号与颅骨上颅钉信号的差分信号,需要将颅钉引线作为参比引线配合电极的引线一起引出。

3、现有技术使用牙科水泥将脑机接口装置在颅窗固定,并封存电极的传感端和一部分颅钉的引线,由于颅钉的引线一般为较细的金属引线,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容易断裂,引线前端的连接颅钉的位置被牙科水泥大面积封存,无法重新从颅钉引线出来,以至于无法正常的给采集系统输入电极传感端与颅钉引线的差分信号。

4、另外,现有技术中,与脑机接口动物实验场景匹配度较高的方案仅使用牙科水泥将脑机接口装置进行固定,缺乏额外的机械作用力以防护动物行为对脑机设备/装置带来的冲击。

5、此外,现有技术中,未设计特定结构用来固定电极的引线。现有技术大多将电极的引线随意的弯曲安放在脑机接口装置中,不便与后续将引线取出并连接至采集系统进行电生理信号采集实验。除此之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容易将电极的引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有效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组件,其包括:底座,其设置成接触生物体的颅骨;组件固定部,其垂直于所述底座延伸并限定第一空间;颅窗包围模块,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包围颅窗,以限定位于所述颅窗上方的第二空间;以及第二组件,其附接至所述第一组件并且包括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栅型结构,其中,电极设置在所述颅窗内,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第二空间连接到所述电极,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空间的不包含所述第二空间的剩余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颅钉,所述至少一个颅钉固定至所述生物体的所述颅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颅钉的引线连接到所述柔性电路板。

2、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可以在水平截面上具有能够接触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内壁的任意形状。

3、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可以在水平截面上具有矩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4、可以在所述剩余空间中的另一部分空间内注入有牙科水泥,以将所述组件固定部和所述颅窗包围模块黏合至所述颅骨。

5、可以在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并且在所述第二组件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使得所述第二组件借助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配合而附接至所述第一组件。

6、可以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通过将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孔的至少一个第一螺丝而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颅骨。

7、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上方并附接至所述第一组件,以覆盖并遮挡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

8、所述第三组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底座形状配合的第三组件边缘,其中,所述第三组件边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并且沿所述底座的边缘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螺孔,通过将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螺孔的至少一个第二螺丝而将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三组件固定至所述颅骨。

9、所述第一螺丝和所述第二螺丝可以是颅钉。

10、所述栅型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栅型支架,所述栅型结构还用于固定所述颅钉的引线。

11、本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引线断裂后无法重连的问题、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并且提高对线路的保护程度。

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在水平截面上具有能够接触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内壁的任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在水平截面上具有矩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剩余空间中的另一部分空间内注入有牙科水泥,以将所述组件固定部和所述颅窗包围模块黏合至所述颅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并且在所述第二组件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使得所述第二组件借助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配合而附接至所述第一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通过将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孔的至少一个第一螺丝而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颅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形状配合的第三组件边缘,其中,所述第三组件边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螺孔,并且沿所述底座的边缘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螺孔,通过将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螺孔的至少一个第二螺丝而将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三组件固定至所述颅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丝是颅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丝是颅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型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栅型支架,所述栅型结构还用于固定所述颅钉的引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机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在水平截面上具有能够接触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内壁的任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颅窗包围模块在水平截面上具有矩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剩余空间中的另一部分空间内注入有牙科水泥,以将所述组件固定部和所述颅窗包围模块黏合至所述颅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并且在所述第二组件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使得所述第二组件借助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配合而附接至所述第一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琳窦汇溪李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