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机组。
技术介绍
1、在空调系统,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以及保证风量等要求,会设置一种集成式的换热机组,也可以是称为一种空调机组。
2、如公开号为cn2216488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换热总机主要包括机架、换热芯体、室外风机模组、室内风机模组、蒸发器和冷凝器。
3、机架内部形成三层空间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空间、第二层空间、第三层空间。换热芯体跨越第二层空间和第三层空间,一半位于第二层空间,另一半位于第三层空间。在换热芯体中,会形成室外风通道和室内风通道,室内风通道流向自上而下,室外风自下而上,两者交叉穿过换热芯体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换热。为了保证换风量,换热芯体需要纵向延伸,纵向延伸的尺寸一般明显大于换热芯体室外风进风方向的尺寸,同样明显大于换热芯体室内风进风方向的尺寸,即与室内风进风口朝向和室外风进风口朝向均垂直设置。
4、两个换热芯体横向并列设置,以使得室内风进风口相对以汇合,室外风出口相对以汇合。这使得第三层空间中:横向中部形成室外风出风腔体,以汇集两个换热芯体的室外风出风;而横向两侧分别形成室内风进风腔体,以分别对应两个换热芯体的室内风进风。其中冷凝器放置于室外风出风腔体内,使得室外风在经过换热芯体之后,可以再次经过冷凝器,以对冷凝器进行降温。并在第三层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室外风机模组,以对上送风。
5、同样使第二层空间中:横向中部形成室内风出风腔体,以汇集两个换热芯体的室内风出风;而横向两侧分别形成室外风进风腔体,以分别对
6、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层空间、第二层空间和第三层空间,一般等高设置,以使得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容易导致各个通风量并非达到整体均衡的效果,即换热芯体室内风、室外风通风面积均衡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可以有效地解决了换热芯体室内风、室外风通风面积均衡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机组,包括机架、换热芯体、室外风机模组和室内风机模组;所述机架中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形成分隔的第一层空间、第二层空间和第三层空间;所述换热芯体衔接在所述第二层空间和所述第三层空间之间;在所述第三层空间中,沿第二方向上分隔形成室内风进风腔和室外风出风腔;在所述第二层空间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分隔形成室外风进风腔和室内风出风腔;所述室外风进风腔通过所述换热芯体的室外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外风出风腔,且在所述室外风出风腔处设置有所述室外风机模组;所述室内风进风腔通过所述换热芯体的室内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内风出风腔,且在所述室内风出风腔和所述第一层空间衔接处设置有所述室内风机模组,以向所述第一层空间送风;所述室内风进风腔在第三方向的一端形成回风口;所述第三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大于所述第二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彼此相互垂直设置。
4、在上述换热机组中,在室内风进风腔在第三方向(纵向)的一端形成回风口,以方便连通风道。在第一方向上,使第三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大于第二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因此在第一方向上受限制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实现压缩室外风进风腔的跨度,并扩大室内风进风腔跨度,可以提高回风口的通流面积,以提高通风量。而对于室外风进风腔来说,由于并不需要设置特定的外接口以连通风道,因此可以从第二方向上的端面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侧面进风,从第二方向上的端面具体可以从两端进风,进风可选区域大,因此即使第三方向的横截面尺寸压缩,依然可以获得较大的通风面积。同时由于室内风机模组向第一层空间送风,而第一层空间并不需要在第二方向分隔,因此第一层空间的外接风口,即送风口,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受限程度较低,而第三层空间会因为室外风出风腔的分隔,所以室内风进风腔的回风口在第二方向上尺寸会受限制。
5、而通过增大第三层空间上下高度,而降低第二层空间上下高度,可以更好的综合平衡室内风回风口和送风口等外接风口的通风面积,且能够保证室外风进出风效果。在方便外接风道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室内风进风腔回风口的通风面积,进而有效地解决了换热芯体室内风、室外风通风面积均衡效果不好的问题。
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大于所述第二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且小于第三层空间的第一方向跨度。
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层空间、所述第二层空间和所述第三层空间。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换热芯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换热芯体的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层空间和所述第三层空间之间过渡位置,以使所述换热芯体为所述第二层空间和所述第三层空间之间的隔挡;所述换热芯体的另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且所述第三角部伸入所述第三层空间且与所述第三层空间的顶部通过第一隔板衔接,所述第四角部伸入至所述第二层空间且与所述第二层空间的底部通过第二隔板衔接。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构成所述第一层空间,所述第二层板和所述换热芯体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层空间,所述换热芯体与所述第三层板之间的构成所述第三层空间;所述室内风机模组出风方向朝下,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层板并向所述第一层空间伸出,所述室外风机模组出风方向朝上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层板。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侧边形成侧壁部;所述换热芯体的室内风进口面、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三层板对应部位以及对应一侧的所述侧壁部上对应部分依次衔接以围绕成所述室内风进风腔;所述换热芯体的室外风进口面、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层板对应部位以及对应一侧的所述侧壁部上对应部分依次衔接以围绕成所述室外风进风腔;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侧边形成外接端侧壁,所述室内风进风腔的回风口以及所述第一层空间的送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外接端侧壁。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侧边设置有设备检修腔,所述设备检修腔至少放置有压缩机、电控设备中一个,所述设备检修腔处开设有与室外环境相通的通风口;所述室外风进风腔中与所述设备检修腔相对应的端部与所述设备检修腔贯通设置。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接端侧壁处,所述第一层板的端部、所述第二层板的端部和两侧所述侧壁部端部对应部分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机组,包括机架(1)、换热芯体(2)、室外风机模组(3)和室内风机模组(4);所述机架(1)中具有沿第一方向(Z)依次形成分隔的第一层空间(11)、第二层空间(12)和第三层空间(13);所述换热芯体(2)衔接在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在所述第三层空间(13)中,沿第二方向(X)上分隔形成室内风进风腔(131)和室外风出风腔(132);在所述第二层空间(12)中,沿所述第二方向(X)上分隔形成室外风进风腔(121)和室内风出风腔(122);所述室外风进风腔(121)通过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外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外风出风腔(132),且在所述室外风出风腔(132)处设置有所述室外风机模组(3);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通过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内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内风出风腔(122),且在所述室内风出风腔(122)和所述第一层空间(11)衔接处设置有所述室内风机模组(4),以向所述第一层空间(11)送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在第三方向(Y)的一端形成回风口(1311);所述第三层空间(13)的第一方向跨度(h3)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空间(11)的第一方向跨度(h1)大于所述第二层空间(12)的第一方向跨度(h2)且小于第三层空间(13)的第一方向跨度(h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Z)为竖直方向,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层空间(11)、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Y)上,所述换热芯体(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换热芯体(2)的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二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第一角部(21)和第二角部(22)且位于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过渡位置,以使所述换热芯体(2)为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的隔挡;所述换热芯体(2)的另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一方向(Z)并列设置的第三角部(23)和第四角部(24),且所述第三角部(23)伸入所述第三层空间(13)且与所述第三层空间(13)的顶部通过第一隔板(8)衔接,所述第四角部(24)伸入至所述第二层空间(12)且与所述第二层空间(12)的底部通过第二隔板(9)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沿第一方向(Z)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板(15)、第二层板(16)和第三层板(17);在第一方向(Z)上:所述第一层板(15)和所述第二层板(16)之间构成所述第一层空间(11),所述第二层板(16)和所述换热芯体(2)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层空间(12),所述换热芯体(2)与所述第三层板(17)之间构成所述第三层空间(13);所述室内风机模组(4)出风方向朝下,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层板(16)并向所述第一层空间(11)伸出,所述室外风机模组(3)出风方向朝上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层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侧边形成侧壁部(19);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内风进口面(27)、所述第一隔板(8)、所述第三层板(17)对应部位以及对应一侧的所述侧壁部(19)上对应部分依次衔接以围绕成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外风进口面(25)、所述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层板(16)对应部位以及对应一侧的所述侧壁部(19)上对应部分依次衔接以围绕成所述室外风进风腔(121);所述机架(1)在所述第三方向(Y)的一侧侧边形成外接端侧壁(18),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的回风口(1311)以及所述第一层空间(11)的送风口(111)均设置于所述外接端侧壁(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所述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侧边设置有设备检修腔(14),所述设备检修腔(14)至少放置有压缩机、电控设备中一个,所述设备检修腔(14)处开设有与室外环境相通的通风口(1211);所述室外风进风腔(121)中与所述设备检修腔(14)相对应的端部与所述设备检修腔(14)贯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接端侧壁(18)处,所述第一层板(15)的端部、所述第二层板(16)的端部和两侧所述侧壁部(19)端部对应部分共同围绕成所述送风口(111);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机组,包括机架(1)、换热芯体(2)、室外风机模组(3)和室内风机模组(4);所述机架(1)中具有沿第一方向(z)依次形成分隔的第一层空间(11)、第二层空间(12)和第三层空间(13);所述换热芯体(2)衔接在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在所述第三层空间(13)中,沿第二方向(x)上分隔形成室内风进风腔(131)和室外风出风腔(132);在所述第二层空间(12)中,沿所述第二方向(x)上分隔形成室外风进风腔(121)和室内风出风腔(122);所述室外风进风腔(121)通过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外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外风出风腔(132),且在所述室外风出风腔(132)处设置有所述室外风机模组(3);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通过所述换热芯体(2)的室内风换热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内风出风腔(122),且在所述室内风出风腔(122)和所述第一层空间(11)衔接处设置有所述室内风机模组(4),以向所述第一层空间(11)送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进风腔(131)在第三方向(y)的一端形成回风口(1311);所述第三层空间(13)的第一方向跨度(h3)大于所述第二层空间(12)的第一方向跨度(h2);所述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彼此相互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空间(11)的第一方向跨度(h1)大于所述第二层空间(12)的第一方向跨度(h2)且小于第三层空间(13)的第一方向跨度(h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z)为竖直方向,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层空间(11)、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y)上,所述换热芯体(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换热芯体(2)的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二方向(x)上并列设置的第一角部(21)和第二角部(22)且位于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过渡位置,以使所述换热芯体(2)为所述第二层空间(12)和所述第三层空间(13)之间的隔挡;所述换热芯体(2)的另一组相对角部为沿所述第一方向(z)并列设置的第三角部(23)和第四角部(24),且所述第三角部(23)伸入所述第三层空间(13)且与所述第三层空间(13)的顶部通过第一隔板(8)衔接,所述第四角部(24)伸入至所述第二层空间(12)且与所述第二层空间(12)的底部通过第二隔板(9)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沿第一方向(z)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板(15)、第二层板(16)和第三层板(17);在第一方向(z)上:所述第一层板(15)和所述第二层板(16)之间构成所述第一层空间(11),所述第二层板(16)和所述换热芯体(2)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层空间(12),所述换热芯体(2)与所述第三层板(1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陈云伟,姜冬,苏杭,江迪,张子林,孔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