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变电站作为城市地铁、轻轨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供电系统,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安全稳定,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灾后应急救援及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2、过去普遍认为地下结构受到周围土体或岩石的约束作用,应具有较好的抗震安全性;但近年来的强震震害研究表明,埋置于地下的空间结构在震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某些结构损毁相当严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抗灾救灾效应,同时增大了灾后修复重建的难度;
3、由于地震具有随机性,来源方向不确定,传统的矩形地下变电站结构,纵、横两个方向长度不一致,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刚度有较大差别,地震对弱轴方向易产生较大的不利作用。
4、因此,研发一种各个方向的抗侧刚度一致,无明显弱轴,可以抵抗各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地下变电站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和桩筏基础,所述结构主体包括剪力墙;所述剪力墙为圆形,直径同基坑,兼做挡土墙;
3、所述桩筏基础包括位于剪力墙底部的筏板,所述筏板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桩;所述桩底部进入岩层,顶部起框架柱;
4、相邻所述框架柱之间浇筑框架梁和楼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筏板厚度大于2m。
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7、1)本技术和传统的矩形地下变电站相比,变电站各个方向的抗侧刚度一致,无明显弱轴,因此可以抵抗各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8、2)本技术一桩一柱,浇筑框架梁和楼板,使各框架柱连接成整体;桩底部进入岩层,以保证将上部荷载传导至下方坚固的持力层;筏板厚度大于2m,形成桩筏基础,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1)和桩筏基础(2),所述结构主体(1)包括剪力墙(11);所述剪力墙(11)为圆形,直径同基坑(3),兼做挡土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21)厚度大于2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抗震的圆形地下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1)和桩筏基础(2),所述结构主体(1)包括剪力墙(11);所述剪力墙(11)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李源,高湛,朱东,程亮,刘碧,鲁伟,倪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