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总线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总线是各种信号线的集合,是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的公共通道。其中,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口总线标准,它是指系统主机与外设之间及系统主机与主机之间利用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进行传送,在计算机上使用广泛,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准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数据,ethercat(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开放架构,以以太网为基础的现场总线系统,其名称的cat为控制自动化技术(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字首的缩写,其中ethercat总线核心控制装置,它是总线系统的核心,它的任务概括地说是管理总线的使用,包括总线上设备的管理和设备使用总线的过程管理。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19496927u的一种ethercat总线核心控制装置,上述专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通过连接线连接有接线板,所述机体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安装有接线板,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盖板,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有利于将线路与设备的连接处进行收纳到设备的内部,方便线路的排布,对线路的连接头还进行了收纳,其次,利用限位机构,实现对线路进行一个限位固定,防止线路再受到外力的影响,避免造成线路与接线板处出现断开情况的发生,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从实际出发,该装置在进行接线连接后,无法对接线头部分进行加固稳定,容易受到外力而脱落
3、因此,需要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接线头插接后进行稳定加固和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部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顶板上对应防尘机构处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顶板四角螺纹连接有螺栓并通过螺栓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前侧电性连接有接线板并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接线板前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设于壳体前侧。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尘机构包括三个l形卡块,三个所述l形卡块安装于顶板顶部并设于通风口前后侧及左侧,所述l形卡块内插接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中间固定安装有防尘网并设于通风口上部。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框与防尘网为柔性材质加工成型,所述安装框与l形卡块匹配设置。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上下对称设置并设于壳体前侧,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于其上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竖直开设有两个贯通腔,所述贯通腔内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调节机构设于壳体前侧。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对应固定板设于壳体内两侧并设于接线板两侧,所述调节槽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滑动设置有滑杆并固定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滑杆前端贯穿安装有限位板并固定连接于壳体内,所述滑杆外侧于活动板和限位板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板前侧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前侧同一轴线上于限位板上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杆并与固定板上滑动设置,所述滑杆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并与固定板相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杆前端设置有旋钮,所述调节杆后端设置有与螺套匹配的螺纹。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杆于活动板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杆设于螺套上下侧,所述限位杆对应滑杆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的防尘机构,可以有效的对顶板上设置的通风口进行防尘,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堆积影响机体的散热效率,进而保障其内部机体的散热通风效率,提高其工作效率。
11、(2)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和定位机构配合,当通过接线板进行插头连接后,首先可通过定位机构可以有效的对线体进行定位,避免出现松动,其次经过调节机构对定位机构进行调节,以使其对插头部分进行限位支撑,进而提高其插接后的稳定性,保障传输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1),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部设置有防尘机构(3),所述顶板(2)上对应防尘机构(3)处开设有通风口(201),所述顶板(2)四角螺纹连接有螺栓(202)并通过螺栓(202)与壳体(1)相连接,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机体(6),所述机体(6)前侧电性连接有接线板(7)并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接线板(7)前侧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定位机构(4)通过调节机构(5)设于壳体(1)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3)包括三个L形卡块(301),三个所述L形卡块(301)安装于顶板(2)顶部并设于通风口(201)前后侧及左侧,所述L形卡块(301)内插接安装有安装框(302),所述安装框(302)中间固定安装有防尘网(303)并设于通风口(201)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2)与防尘网(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定位板(401),两个所述定位板(401)上下对称设置并设于壳体(1)前侧,两个所述定位板(401)之间于其上部开设有定位孔(402),所述定位板(401)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板(403),所述固定板(403)内竖直开设有两个贯通腔(404),所述贯通腔(404)内安装有拉簧(405),所述拉簧(405)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401)相连接,所述固定板(403)通过调节机构(5)设于壳体(1)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两个调节槽(501),两个所述调节槽(501)对应固定板(403)设于壳体(1)内两侧并设于接线板(7)两侧,所述调节槽(501)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板(502),所述活动板(502)上滑动设置有滑杆(506)并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滑杆(506)前端贯穿安装有限位板(503)并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所述滑杆(506)外侧于活动板(502)和限位板(503)之间套设有弹簧(507),所述活动板(502)前侧固定连接有螺套(509),所述螺套(509)前侧同一轴线上于限位板(503)上安装有滑套(505),所述滑套(505)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杆(504)并与固定板(403)上滑动设置,所述滑杆(506)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508)并与固定板(40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04)前端设置有旋钮,所述调节杆(504)后端设置有与螺套(509)匹配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06)于活动板(502)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杆(506)设于螺套(509)上下侧,所述限位杆(508)对应滑杆(506)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1),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部设置有防尘机构(3),所述顶板(2)上对应防尘机构(3)处开设有通风口(201),所述顶板(2)四角螺纹连接有螺栓(202)并通过螺栓(202)与壳体(1)相连接,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机体(6),所述机体(6)前侧电性连接有接线板(7)并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接线板(7)前侧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定位机构(4)通过调节机构(5)设于壳体(1)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3)包括三个l形卡块(301),三个所述l形卡块(301)安装于顶板(2)顶部并设于通风口(201)前后侧及左侧,所述l形卡块(301)内插接安装有安装框(302),所述安装框(302)中间固定安装有防尘网(303)并设于通风口(201)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2)与防尘网(303)为柔性材质加工成型,所述安装框(302)与l形卡块(301)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总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定位板(401),两个所述定位板(401)上下对称设置并设于壳体(1)前侧,两个所述定位板(401)之间于其上部开设有定位孔(402),所述定位板(401)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板(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张于思,麦嘉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九方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