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存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如cn220988053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置物架,包括至少两个置物板和若干连接立柱,相邻所述置物板的四个角之间均通过一连接立柱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立柱与置物板之间设置有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可使连接立柱相对置物板平行折叠放置或呈竖直支撑状态,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1.收纳盒无法固定;2.立柱固定不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具有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由底框架主体、四根限位条和四个立柱固定板构成,底框架主体呈矩形板结构,四个立柱固定板分别位于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条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挂环;
3、所述立柱固定板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构成,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左侧边固定,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的右侧边固定,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容纳槽的长度方向与底框架主体垂直,容纳槽的左侧的第二侧板上形成一个第一长孔,第二侧板的上端形成一个第一卡槽,容纳槽的右侧的第三侧板上形成一个第二长孔,第三侧板的上端形成一个与第一卡槽相同的第二卡槽;
4、容纳槽的底部的底框架主体上枢轴连接一个立柱组件,立柱组件由立柱和两个卡块构成,两个卡块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
5、当立柱转动至与底框架主体垂直时,两个卡块分别卡入对应的第
6、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立柱还可以是可延长。
7、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的一条侧边上固定有标签牌。
8、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四个底座架条,四个底座架条分别与底框架主体的下表面的对应的边平行。
9、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底座架条之间的底框架主体的下表面设有一个插接固定座,立柱的顶部设有能够与对应的插接固定座适配的插接套。
10、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的每条边上的挂环的靠近框架主体中心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条,限位条与底框架主体的上表面对应的边平行,最下层的内衬卡接于四个限位条之间。
11、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内衬由内衬主体构成,内衬主体内形两个内衬容腔,内衬主体的下方设有限位框条,相邻两个内衬叠放时,上方的内衬的限位框条与下方的内衬主体卡接。
12、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捆绑带为压扣式固定捆绑带。
13、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吸塑盖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14、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内衬的材料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
15、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材料为钢。
16、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立柱组件材料为钢。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立柱组件可折叠,在不使用时节省存放空间。
19、2.当立柱组件立起时,立柱组件之间可以叠放多层用于存放发动机部件的内衬,存方容量大。
20、3.设有固定捆绑带、限位框条、限位条,有效防止移位。
21、4.立柱组件可延长,进一步增加了内衬的容纳数量,可以放置更多的发动机部件。
22、5.设有与立柱固定板固定的卡块,且进一步用螺栓固定,双重固定措施防止立柱固定板与和立柱组件固定不牢固。
23、6.当立柱组件竖直时,还可以通过立柱组件的插接套和插接固定座的插接,使两个存放架能够堆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具有底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1)由底框架主体(11)、四根限位条(12)和四个立柱固定板(14)构成,底框架主体(11)呈矩形板结构,四个立柱固定板(14)分别位于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条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挂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设有四个底座架条(17),四个底座架条(17)分别与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的对应的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底座架条(17)之间的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设有一个插接固定座(16),立柱(32)的顶部设有能够与对应的插接固定座(16)适配的插接套(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11)上表面的每条边上的挂环(13)的靠近框架主体(11)中心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条(12),限位条(12)与底框架主体(11)的上表面对应的边平行,最下层的内衬(4)卡接于四个限位条(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内衬(4)由内衬主体(41)构成,内衬主体(41)内形两个内衬容腔(43),内衬主体(41)的下方设有限位框条(44),相邻两个内衬(4)叠放时,上方的内衬(4)的限位框条(44)与下方的内衬主体(4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立柱(32)能够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11)的一条侧边上固定有标签牌(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捆绑带(2)为压扣式固定捆绑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吸塑盖(5)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内衬(4)的材料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具有底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1)由底框架主体(11)、四根限位条(12)和四个立柱固定板(14)构成,底框架主体(11)呈矩形板结构,四个立柱固定板(14)分别位于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底框架主体上表面的四条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挂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设有四个底座架条(17),四个底座架条(17)分别与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的对应的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底座架条(17)之间的底框架主体(11)的下表面设有一个插接固定座(16),立柱(32)的顶部设有能够与对应的插接固定座(16)适配的插接套(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部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主体(11)上表面的每条边上的挂环(13)的靠近框架主体(11)中心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条(12),限位条(12)与底框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平,朱敏强,姚志飞,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