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八米时的支模作业,建筑工程和公共建筑的共享空间等高大厅堂楼盖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都需要应用到高支模体系,高支模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也是高支模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的;
2、现有的高支模中横杆与竖杆的连接方式单一,往往在横杆与立杆的交叉处使用扣件进行固定,虽然扣件能够对高支模的连接部位进行固定,但是整个高支模受到的垂直方向压力只通过扣件进行承担,且竖杆之间受到外力时可能会出现高支模倾斜的情况,导致无法保证高支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具有加强高支模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支撑效果好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管夹,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件,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背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卡件;
3、所述螺杆包括主螺杆和副螺杆,所述主螺杆和副螺杆首尾相连且中轴线重合,所述主螺杆和副螺杆外壁的螺纹方向相反且副螺杆直径小于主螺杆的直径。
4、为了锁紧固定螺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副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2),两个所述支杆(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管夹(3),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件(5),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螺杆(6),两个所述螺杆(6)相背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卡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螺杆(9)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螺杆(9)远离主螺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螺母(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通过螺栓与支撑座(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5)和伸缩杆(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卡件(7)与螺杆(6)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杆(2)呈“八”字形分布且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2),两个所述支杆(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管夹(3),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件(5),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螺杆(6),两个所述螺杆(6)相背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卡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螺杆(9)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螺杆(9)远离主螺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螺母(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丽,刘清华,刘磊,张志强,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