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变形机,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空气变形机的卷装纱线前,为了保证成产出来的纱线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上油润滑,用于润滑、防静电和增加纱线柔软度。现有上油装置在为纱线上油一段时间后,其油水内部会残留较多的线头等杂质,影响纱线的上油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可对油水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操作,提高油水的清洁度,保证纱线的上油润滑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包括有上油箱,在所述上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管,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在所述上油箱内设有若干个导线轮;
4、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一过滤箱,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左侧通过第一进油管连接第一循环管,其右侧通过第一出油管连接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的输入端设置在上油箱的顶部;
5、在所述第一过滤箱内活动设有第一过滤网板,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顶部左侧垂直向下设有第一出料气缸,在所述第一出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下方设有第一出料管,在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在所述第一进油管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6、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二过滤箱,在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左侧通过第二进油管连接第一循环管,其右侧通过第二出油管连接第二循环管;
7、在所述第二过滤箱内活动设有第二过
8、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右侧水平设有第一推送气缸,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板,在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右侧水平设有第二推送气缸,所述第二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网板。
9、作为一种改进:在第二循环管上设有一循环泵,在所述第二循环管的右侧连接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位于循环泵的下方,在所述补油管上设有第五电动阀门。
10、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上油箱的底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当上油箱内的油水经过滤箱流入流出时,过滤箱内的过滤网板会对线头进行过滤操作,进而减少油水内的线头等杂质,提高油水的清洁度,保证纱线的上油润滑效果;
13、2.当过滤箱体的线头积攒至一定量时,可过滤网板向左侧移动,将其推送抵触至推料板处,推料板向下动作,将杂质从出料管排出即可,通过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保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交替清除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内积攒的杂质,保证生产效率;
14、3.液位传感器感应到上油向内的液位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开启补油管上的第五电动阀门,将油水通过补油管流入到上油箱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油箱,在所述上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管,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在所述上油箱内设有若干个导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右侧水平设有第一推送气缸,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板,在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右侧水平设有第二推送气缸,所述第二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循环管上设有一循环泵,在所述第二循环管的右侧连接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位于循环泵的下方,在所述补油管上设有第五电动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油箱的底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油箱,在所述上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循环管,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在所述上油箱内设有若干个导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变形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右侧水平设有第一推送气缸,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板,在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