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078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4
本申请公开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涉及柱形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载料主体;载料主体形成有适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于载料主体一侧形成有于容置槽相通的出料口;在所述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上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在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靠近出料口的一侧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卡位槽;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位槽适配的第二卡位槽,所述卡板适于卡接于第一卡位槽并封闭所述出料口;在所述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背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适于供手部握持的第一扶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电池的转运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柱形电池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柱形电池生产加工领域,一般需要经过多道生产加工工序才能最终完成一个电池的生产;而在大部分的厂家中并没有条件实现整条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生产,因此不可避免的还是需要分成多个步骤进行加工,而在该过程中就需要涉及到电池的转运。

2、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上料效率,一般会采用自动上料机,但并非完全的自动上料机,其可一次性的存储多个电池,随后在带有凹槽的转轮下逐个将存储空间内的电池进行逐一上料,而存储空间内的电池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添加的,因此并不能算是完全的自动上料;在该过程中,员工需要将上一工序中的电池转移至该工序中,随后将电池放入存储空间内,本方案旨在该工序中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升转运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包括载料主体;

3、所述载料主体形成有适于容置电池的容置槽,于载料主体一侧形成有于容置槽相通的出料口;在所述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上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

4、在所述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靠近出料口的一侧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卡位槽;

5、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位槽适配的第二卡位槽,所述卡板适于卡接于第一卡位槽并封闭所述出料口;

6、在所述载料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背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适于供手部握持的第一扶手;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载料主体放置于上游机构的出料处,并与其衔接,上游机构工序加工完成的电池通过载料主体上的进料口进入到载料主体的容置槽内,此时卡板卡接于载料主体上,因此电池会被存储于容置槽内;当电池装载一定数量后,工作人员双手握持两侧的第一扶手,抬起整个载料主体到下游机构的上料处,翻转载料主体一定角度并将卡板所在一侧朝下,随后抽出卡板,此时在重力作用下可一次性将容置槽内的所有电池一次性实现转运上料,无需工作人员逐一将电池放置于下游机构的上料槽处,极大的提升了上料效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电池的转运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呈斜面设置,且斜面高位远离所述出料口;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容置槽底面进行斜面处理,可令进入到容置槽内的电池具有朝向出料口移动的倾向,进而避免电池集中于进料口处影响正常的自动进料,有效保证进料的顺畅及稳定性。

10、优选的,还包括卡位件,在所述卡位件底部设有多个卡块;

11、在所述进料口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块适配的凹槽;

12、所述卡位件适于卡入所述凹槽内并封闭所述进料口;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需要进行电池转移时,工作人员可卡位件卡入进料口底部的凹槽中,卡位件上的卡块与凹槽适配,进而可实现稳定卡合,结构简单,操作快捷简便;卡位件卡合后,可降低电池中进料口处漏出的风险,进而提升转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4、优选的,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方靠近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缺槽;

15、在所述卡位件上设有与所述缺槽适配的凸块;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卡位件上的卡块卡入凹槽内的同时,卡位件上的凸块也可卡入至第一侧壁上的缺槽中,进而实现多方位卡位受力,保证卡位件与载料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优选的,在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出料口的拐角处形成有弧形导向面;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电池到达第二侧壁的拐角处时,其可对电池进行导向,引导其朝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移动;进而避免电池到达拐角处后卡位于拐角处的问题,保证进料的稳定顺畅。

19、优选的,在所述卡板上设有适于供手部握持的第二扶手;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二扶手实现卡板的抽出,第二扶手为工作人员提供一较好的施力点,进而令工作人员可更好的实现对卡板的控制。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槽设有多组,且沿所述载料主体的宽度方向分布;

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无需过多的容置空间时,工作人员可自由选择卡板的卡接位置,进而调节最终容置槽的容置空间的大小,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载料主体于卡板的配合,在重力作用下可一次性将容置槽内的所有电池一次性实现转运上料,无需工作人员逐一将电池放置于下游机构的上料槽处,极大的提升了上料效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电池的转运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料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呈斜面设置,且斜面高位远离所述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件,在所述卡位件底部设有多个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方靠近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缺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出料口的拐角处形成有弧形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板上设有适于供手部握持的第二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槽设有多组,且沿所述载料主体的宽度方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料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呈斜面设置,且斜面高位远离所述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件,在所述卡位件底部设有多个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形电池上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方靠近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杨明谭权张锐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