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锂电池回收,具体为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同时还具有工作时间长、安全性能高、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它可作为一种优良储能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由于电池含有大量贵金属、稀有元素,不仅对水土环境有害,而且具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开发价值,所以不宜当成普通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循环资源化利用。
2、如公开号为cn220787420u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拆解破碎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物料槽;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物料槽上方的机架上,所述提升装置沿平行于物料槽的方向往复运动;物料铲,所述物料铲铰接在提升装置上,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物料铲绕铰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使物料铲与物料槽相贴合或分离;料斗,设置在所述提升装置的低位,用于放置待输送物料,通过自动上料装置,将分类后的物料输送至粉碎机入口,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3、但是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废旧锂电池摆放杂乱,无法控制破碎腔体的数量,从而产生出现因电池堆积或供应不足影响破碎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无法控制破碎腔体的数量,从而产生出现因电池堆积或供应不足影响破碎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3、为z字形的固定架,所述固
4、设置在驱动辊上的均分组件,且均分组件用于包裹第一输送带的同时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废旧电池进行均分,以使第一输送带可以均匀输送废旧电池,所述均分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相连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表面,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将第一输送带包裹,防止第一输送带上废旧电池意外爆炸产生电池飞溅的情况发生,所述第二防护罩倾斜位置的中部固定嵌入有出料框,所述出料框的一端铰接有导料框,且导料框远离出料框位置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远离导料框位置的一端铰接有用于存储废旧电池的加料仓,所述加料仓固定嵌入在第一防护罩的顶部,以使废旧电池掉落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加料仓的中部转动设有输料叶片,以使输料叶片的转动会将废旧电池输送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出料框和导料框相对应位置的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轴,且传动轴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输送带,以使第二输送带将第一输送带上被输送板输送的超过额定量的电池传输至导料框内,并在连接框中滑落至加料仓内。
5、优选的,所述出料框、导料框、连接框和加料仓的内部均相连通,所述加料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将加料仓分割成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主腔室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内壁与连接框的内部相连通,且副腔室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6、优选的,所述输料叶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加料仓的内壁,所述驱动轴位于隔板的底部,以使加料仓的主腔室和副腔室均进行下料操作,所述驱动辊和驱动轴均分别由驱动电机驱动。
7、优选的,所述加料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输料叶片的底部,所述限位板相对应副腔室位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料叶片为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形叶片构件,所述输料叶片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料板,以使加料仓内部的废旧电池经过输料叶片和输料板的输送从出料口掉落至第一输送带上。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折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以使改变固定架中部倾斜的角度,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相对面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之间以及第二防护罩折弯位置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罩,以使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随着固定架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输送板的一端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输送带一端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防护罩中部的倾斜角度相等,以使第二输送带将输送板上多余的废旧电池向导料框的内部输送。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罩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料板,且挡料板为弹性金属材料构件,以使输送板经过第一输送带的驱动将掉落在第一防护罩底部的废旧电池继续向上输送。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架相对应第一输送带表面和内壁位置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锁边,以使锁边维持第一输送带的形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背离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架,以使挡架防止第一输送带上的废旧电池从两端掉落。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底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腿,且固定架顶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支撑腿,所述可调支撑腿和固定支撑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为y型结构,且两个支撑臂相对应位置的两端均分别铰接有铰接臂,以使支撑臂和铰接臂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腿和可调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固定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一端,所述支撑框相对应可调支撑腿位置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套,且两个第一活动套相对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可调支撑腿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框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套,且两个第二活动套相对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二横杆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横杆,且驱动横杆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支撑臂和可调支撑腿之间位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框内壁的一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送带配合输送板将废旧电池输送至倾斜位置时,会使得废旧电池靠向输送板倾斜堆叠,并移动至出料框的位置,此时传动轴带动第二输送带传动,并使得第二输送带将出料框内多余的电池向导料框中输送,避免出现因电池堆积或供应不足影响破碎效果的情况发生;2、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调节可调支撑腿的长度,使得改变固定架的形状,当固定架的形状调节时,即固定架中部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会使得第一输送带上相邻两个输送板之间废旧电池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当倾斜角度变低时,这使得相连两个输送板之间不会被第二输送带输送的废旧电池变多,即相当于向破碎机构添加进料的量,反之当倾斜角度变高时,相连两个输送板之间未被第二输送带输送的废旧电池变少,从而向破碎机构减少进料的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框(604)、导料框(605)、连接框(606)和加料仓(607)的内部均相连通,所述加料仓(60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611),且隔板(611)将加料仓(607)分割成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主腔室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内壁与连接框(606)的内部相连通,且副腔室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叶片(60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608),且驱动轴(60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加料仓(607)的内壁,所述驱动轴(608)位于隔板(611)的底部,以使加料仓(607)的主腔室和副腔室均进行下料操作,所述驱动辊(2)和驱动轴(608)均分别由驱动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仓(60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12),且限位板(612)位于输料叶片(6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折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以使改变固定架(1)中部倾斜的角度,所述固定架(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1)相对面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3),所述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之间以及第二防护罩(602)折弯位置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罩(603),以使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随着固定架(1)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616)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输送板(5)的一端与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输送带(617)一端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防护罩(602)中部的倾斜角度相等,以使第二输送带(617)将输送板(5)上多余的废旧电池向导料框(605)的内部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6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料板(615),且挡料板(615)为弹性金属材料构件,以使输送板(5)经过第一输送带(4)的驱动将掉落在第一防护罩(601)底部的废旧电池继续向上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架(1)相对应第一输送带(4)表面和内壁位置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锁边,以使锁边维持第一输送带(4)的形状,两个所述固定架(1)的背离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架(8),以使挡架(8)防止第一输送带(4)上的废旧电池从两端掉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底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腿(12),且固定架(1)顶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支撑腿(11),所述可调支撑腿(11)和固定支撑腿(1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为Y型结构,且两个支撑臂(9)相对应位置的两端均分别铰接有铰接臂(10),以使支撑臂(9)和铰接臂(10)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腿(12)和可调支撑腿(11)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14),所述支撑框(14)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固定支撑腿(12)固定连接在支撑框(14)的一端,所述支撑框(14)相对应可调支撑腿(11)位置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套(15),且两个第一活动套(15)相对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16),所述可调支撑腿(11)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杆(16)的顶部,所述支撑框(14)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套(17),且两个第二活动套(17)相对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8),所述第二横杆(1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远离第二横杆(18)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横杆(20),且驱动横杆(20)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固定连接在支撑臂(9)和可调支撑腿(11)之间位置,所述第二横杆(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框(604)、导料框(605)、连接框(606)和加料仓(607)的内部均相连通,所述加料仓(60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611),且隔板(611)将加料仓(607)分割成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主腔室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内壁与连接框(606)的内部相连通,且副腔室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副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叶片(60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608),且驱动轴(60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加料仓(607)的内壁,所述驱动轴(608)位于隔板(611)的底部,以使加料仓(607)的主腔室和副腔室均进行下料操作,所述驱动辊(2)和驱动轴(608)均分别由驱动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仓(60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12),且限位板(612)位于输料叶片(609)的底部,所述限位板(612)相对应副腔室位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613),所述输料叶片(609)为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形叶片构件,所述输料叶片(609)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料板(610),以使加料仓(607)内部的废旧电池经过输料叶片(609)和输料板(610)的输送从出料口(613)掉落至第一输送带(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折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以使改变固定架(1)中部倾斜的角度,所述固定架(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1)相对面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3),所述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之间以及第二防护罩(602)折弯位置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罩(603),以使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随着固定架(1)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旧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616)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输送板(5)的一端与第一防护罩(601)和第二防护罩(60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输送带(617)一端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防护罩(602)中部的倾斜角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锂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